宋代 :梅尧臣
张侍郎中隐堂
依韵和通判八月十五夜招翫月二章
张太素之邠幕
正仲见赠依韵和答
送河清贾主簿归任
不远水云间,悠悠溯鹢还。分亭接鸡犬,举酒对河山。
残雪依荒碛,寒烟入暝湾。昔人鸾枳叹,一并在离颜。
拟陶体三首 其三 目释
我居元首间,分并日月光。左右各照曜,盲一岂相妨。
尚恐有所翳,独见不能强。嗟尔手与足,何为欲竞伤。
捉驰自有职,勿使心悲凉。
同永叔子聪游嵩山赋十二题 其十 三醉石
相期物外游,共醉仙坛石。举手薄高穹,清风生两腋。
都忘尘世烦,笑傲聊为适。
五月五日
和韩仲文西斋閒夜有怀道损舅及予
冬日每苦短,方爱夜漏永。积云寒拥斋,徘徊延月影。
独能怀亲友,出门见参井。是时发清咏,笔若天骥骋。
效阮步兵一日复一日 其二
一日复一日,一晨复一夕。四序相盛复,三辰运光魄。
下上有常理,忧患何时易。先烂泣金燃,先焚叹薪积。
但愿远世网,焚烂不能责。麒麟出非时,未免西狩获。
鸥鸟浮洪波,心已预海客。
和颖上人南徐十咏其八夫子篆
七月十六日赴庾直有怀
重送周都官
李宣叔秘丞遗川笺及粉纸二轴
蜀人捣玉屑,楚客调金粉。制笺君有赠,草疏我无蕴。
宜书杨雄辞,莫写屈原愤。谁识此意微,曾非事摇吻。
张尧夫寺丞改葬挽词三首 其三
旧坟为润齧,新冢得山深。斩木来荒路,移松出近岑。
黄鹂啼棘上,玉女问泉音。强作挽人唱,傥知哀感心。
再和公仪龙图
依韵和张中乐寺丞见赠
送曾子固苏轼
屈宋出于楚,王马出于蜀。荀杨亦二国,自接大儒躅。
各去百数年,高下非近局。钩陈豹尾科,登俊何炳缛。
楚蜀得曾苏,超然皆绝足。父子兄弟间,光辉自联属。
古何相辽阔,今何相迩续。朝廷有巨公,讲索无遗录。
正如唐虞时,元凯同启沃。何言五百载,此论不可告。
二君从兹归,名价同惊俗。
登泰山日观峰
晨登日观峰,海水黄金熔。浴出车轮黄,随天行无踪。正视刺我目,攒集如剑锋。照曜万物兴,磨灭万物凶。草木既无命,必闻石间松。当时一避雨,安得大夫封。人而苟不遇,抱简诵六龙。
和永叔六篇其二代鸠妇言
梅尧臣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 569篇诗文
赠太子太傅王尚书挽词二首 其一
再别仲仪
野鸽
咏宋中道宅棕榈
与诸友普明院亭纳凉分题
玉汝遗橄榄
永城杜寺丞大年暮春白杏花
和昙颖师四明十题 其三 含珠林
重答和永叔
忆吴松江晚泊
哀马
送谢师厚太博通判汾州
深夏忽见柰树上犹存一颗实
云间月
石兰
依韵和永叔内翰西斋手植菊月过节始开偶书见
月下怀裴如晦宋中道
赠琴僧知白
许发运待制见过夜话
依韵奉和永叔感兴五首
次韵和酬刁景纯春雪戏意
道中谢晏相公寄酒
和韩子华桂花
早行道中相逢
别钟京
八月九日晨兴如厕有鸦啄蛆
重赋白兔
舟次朱家曲寄许下故人
感李花
李庭老许遗结丝勒帛
哭王几道职方三首 其二
犬
依韵和希深立春后祀风伯雨师毕过午桥庄
得陈天常屯田斑筇竹二枚
和昙颖师四明十题·狮子岩
依韵和孙浦二都官展墓由大明精舍而归 其二
题刘道士奉真亭
缑山子晋祠
余之亲家有女子能点酥为诗并花果麟凤等物一
和颖上人南徐十咏其四金山寺
张圣民席上听张令弹琴
永叔赠绢二十匹
和普公赋东园十题 其九 紫竹
舟上采菊
胡公疏示祖择之卢氏石诗和之
同永叔子聪游嵩山赋十二题 其五 玉女窗
运使刘察院因按历归西京拜省
新霜感
不知梦
考试毕登铨楼
斫脍怀永叔
永州守王公慥寄九岩亭记云此地疑是柳子厚所
逢曾子固
和范景仁王景彝殿中杂题三十八首并次韵 其七 夜赋
杂诗绝句十七首 其十七
留别李君君颇有归意而未遂
闻学士院试含桃荐寝庙诗拟作
蔡河阻浅
依韵和正仲赋杨兵部吴兴五题·碧澜堂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