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偈五十三首 其十七

偈五十三首 其十七

宋代 释克勤

一即一切,实际理地。一切即一,本来无物。拈起也,吒吒沙沙。

收下也,绵绵密密。三界长时独露,十方无处容身。

孤峰顶上倒行,十字街头横卧。目视云霄则且置,鱼行酒肆作么生。

诗人释克勤的古诗

偈五十三首 其五十

宋代 释克勤

一切无收摄,触处圆成。应用绝参差,莫穷形相。向千圣顶

偈五十三首 其三十九

宋代 释克勤

言言锦绣,句句珠玑。赞无上乘,显正法眼。应须未举已前荐取,文彩之外承当。

苟或未然,却请宣过。

偈五十三首 其三十二

宋代 释克勤

云腾致雨,世界索然。日照天临,乾坤廓尔。文殊台里,万菩萨纵然显现,晴是晴,雨是雨,山是山,水是水。

偈五十三首 其十四

宋代 释克勤

粥足饭足,饱柴饱水。庐陵米价高,山前麦熟未。尽乾坤刹海,都卢是个自己。

撒放眉毛眼睫间,直得放光动地。不是如来禅,亦非第一义,更说什么衲僧巴鼻。

争如撒手悬崖,去却药忌,且唱个啰啰哩。

偈五十三首 其四十五

宋代 释克勤

深深处,无物堪比伦。浅浅个,两手相分付。以一统万,穿众穴于毫端。

补短截长,握秤尺于掌内。意气不从天地得,英雄岂藉四时推。

偈五十三首 其三十五

宋代 释克勤

高峰突兀倚天门,青嶂虚閒可垛跟。折脚铛儿幸然在,不妨携去隐深云。

偈五十三首 其四十九

宋代 释克勤

突出难辨,久参未免躇蹰。信手拈来,后学那知端的。

金风扇物,玉露垂珠。雁过长空,蛩吟幽砌。一一七穿八穴,明明百匝千重。

何必棒喝交驰,方论照用。直下悬崖撒手,便有恁么人么。

见义不为非勇士,临危不变始惊群。

颂古七首 其六 麻三斤。

宋代 释克勤

钟在扣谷受响,池印月镜含僧。曾非展事投机,岂是预搔待痒。

点铁成金,举直措枉。一箭雕一双,一掴血一掌。君不见疏而不漏兮恢恢天网。

偈五十三首 其二十

宋代 释克勤

举无遗照,十方刹海目前观。正体海海,大千同一真如境。

各守本位去,山是山,水是水。互换投机去,星辰易位,佛祖潜踪。

两处绝聱讹,二边纯莫立。无可不可,悉得安居。随时应缘,凝然湛寂。

偈五十三首 其四十

宋代 释克勤

丁一卓二,本分钳锤。捏聚放开,作家受用。灰头土面处,壁立千仞。

壁立千仞处,土面灰头。自然双放双收,到处为祥为瑞。

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

偈五十三首 其四十七

宋代 释克勤

玄玄玄,太颟顸。了了了,没边表。有生有灭,特地乖张。

无去无来,转见漏逗。不起寂灭定,而现诸威仪。不舍凡夫法,而修诸胜行。

随流认得性,无喜亦无忧。

偈五十三首 其五十四

宋代 释克勤

乾茆近火,理合先燋。滴水生冰,事不相涉。

偈五十三首 其二十四

宋代 释克勤

大庾岭头,笑却成哭。崇宁门下,哭却成笑。吃泉水,贵地脉。

且要正眼流通,宗风不坠。所谓无常生死法,与我不相干。

若能如是见,不用哭苍天。

颂古七首 其四 麻谷持锡到章敬又到南泉。

宋代 释克勤

如是不是,去却药忌。拟犯封疆,全军失利。杖头突出古菱华,举世风流出当家。

偈五十三首 其二十七

宋代 释克勤

入田不拣,三千里外黑漫漫。牛头没,马头回,百亿万劫没交涉。

拈一放一,节外生枝。举古举今,无风起浪。山僧今日,一时拨断。

千峰势到岳边止,万派声归海上消。

为佛眼下火

宋代 释克勤

如来涅槃日,娑罗双树间。放出三昧火,阇维金色身。

偈五十三首 其二十一

宋代 释克勤

国无定乱之剑,四海晏清。门无白泽之图,全家吉庆。

若道有承恩力处,正是土上加泥。更或削迹吞声,亦乃持南作北。

到这里纵横十字,未免誵讹。据位投机,犹较些子。

寒山逢拾得,抚掌笑咍咍。

偈五十三首 其三十七

宋代 释克勤

门外青山泼黛,途中细雨如膏。灵云陌上桃花,处处芳菲溢目。

香严岩畔翠竹,时时撼影摇风。直得一击忘所知,一见绝疑惑。

不免尚留观听,未透声色。若能见无见之色,闻无闻之声。

拨转路头,踏翻关捩。句句越佛越祖,尘尘耀古腾今。

处处离色离名,个个斩钉截铁。心外无法,法外无心。

用王库刀,发千钧弩。壁立万仞,坐断十方。可以入大解脱门,传正法眼藏。

向尧时舜日,共乐升平。鼓腹讴歌,归家稳坐。但愿春风齐著力,一时吹入我门来。

偈五十三首 其二十八

宋代 释克勤

终日相逢无半面,刚然千里有知音。不须格外论奇特,只此全机耀古今。

倾盖如旧,白头如新。两镜相照,不隔纤尘。遍界未尝示相,毫端普现色身。

止犹谷神,动若行云。相见又无事,不来还忆君。

偈五十三首 其十三

宋代 释克勤

有句无句,超宗越格。如藤倚树,银山铁壁。及至树倒藤枯,多少人失却鼻孔。

直饶收拾得来,已是千里万里。风暖鸟声碎,日高花影重。

释克勤

释克勤

释克勤(一○六三~一一三五),字无著,号佛果,彭州崇宁(今四川郫县西北)人。俗姓骆。为南岳下十四世,五祖法演禅师法嗣。历住妙寂、六祖、昭觉等寺。徽宗政和中诏住金陵蒋山,敕补天宁、万寿。高宗建炎初,又迁金山,赐号圆悟禅师。改住云居,复领昭觉。绍兴五年卒,年七十三。赐号灵照,谥真觉禅师(《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作正觉)。事见《鸿庆居士集》卷四二《圆悟禅师传》,《嘉泰普灯录》卷一一、《五灯会元》卷一九有传。今录诗七十二首。► 65篇诗文

宋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