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示善友

示善友

宋代 释克勤

此段本来无向背,要须坚猛力行持。金刚正眼通身是,万境来侵莫管伊。

诗人释克勤的古诗

偈五十三首 其四十九

宋代 释克勤

突出难辨,久参未免躇蹰。信手拈来,后学那知端的。

金风扇物,玉露垂珠。雁过长空,蛩吟幽砌。一一七穿八穴,明明百匝千重。

何必棒喝交驰,方论照用。直下悬崖撒手,便有恁么人么。

见义不为非勇士,临危不变始惊群。

偈五十三首 其十八

宋代 释克勤

觌面见得,在圣犹亏。才涉关津,白云亏里。谛实处不思议,绵密处同真际。

把断世界,无丝毫透漏,亏仞峰头独足立。

偈五十三首 其三十三

宋代 释克勤

眨上眉毛早蹉过,塞却眼。更形言语转周遮,命取口。

尽大地都为一尘,佛眼觑不见。一大藏都为一句,海口莫能宣。

也未提得一半在,忽然踏破化城时。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偈五十三首 其四十七

宋代 释克勤

玄玄玄,太颟顸。了了了,没边表。有生有灭,特地乖张。

无去无来,转见漏逗。不起寂灭定,而现诸威仪。不舍凡夫法,而修诸胜行。

随流认得性,无喜亦无忧。

偈五十三首 其三十八

宋代 释克勤

无事处生事,无佛处现佛,无祖处示祖。且贵始末相符,头正尾正。

莫从百草巅头荐,觌面无私亘古今。

偈五十三首 其十

宋代 释克勤

一二三四五六眼,眼里瞳人吹筚觱。眼六五四三二一,石人木人眼泪出。

眼通八达,举著便知。尚在见闻,隔靴抓痒。

示善友

宋代 释克勤

此段本来无向背,要须坚猛力行持。金刚正眼通身是,万境来侵莫管伊。

偈五十三首 其五

宋代 释克勤

云居开大炉韝,不止烹佛烹祖。但有一切持来,烈焰堆中辨取。

是则当处平和,不是切宜退步。煅出金刚眼睛,直得乾坤独露。

虽然到者田地,须知向上一路。放将三圣瞎驴,踢杀大雄猛虎。

偈五十三首 其二十

宋代 释克勤

举无遗照,十方刹海目前观。正体海海,大千同一真如境。

各守本位去,山是山,水是水。互换投机去,星辰易位,佛祖潜踪。

两处绝聱讹,二边纯莫立。无可不可,悉得安居。随时应缘,凝然湛寂。

颂古七首 其五 透网金鳞以何为食。

宋代 释克勤

百草头出没,三界外遨游。从布漫天网,虚下钩鳌钩。

摇鳞振鬣撼乾坤,兀目昂头洪浪喷。棒雨点,喝雷奔,肯将争战定功勋。

偈五十三首 其二十六

宋代 释克勤

三转法轮于大千,其轮本来常清净。其切诸佛,皆恁么转。

若向下去,三乘五性,顿渐偏圆。若向上去,不唯觅下口处不得。

临济德山,目瞪口呿。

偈五十三首 其五十二

宋代 释克勤

古佛有通津,当阳亘古今。悬崖能撒手,一语直千金。

偈五十三首 其三十一

宋代 释克勤

杀人刀,活人剑。上古之风规,亦是今时之枢要。言句上作解会,泥里洗土块。

不向言句上会,方木逗圆孔。未拟议,已蹉过。正拟议,隔关山。

击石火,闪电光。搆得搆不得,未免丧身失命。苦瓠连根苦,甜瓜彻蒂甜。

偈五十三首 其三十四

宋代 释克勤

目前无异草,遍界绝遮拦。域中日月斩新,方外乾坤独露。

直得龙天释梵,动地雨花。妙德空生,目瞪口呿。行棒行喝,拈放一边。

云月溪山,放过一著。一处透,千处万处该通。一机明,千机万机圆转。

碧岩不离此处,此处不离碧岩。摄大千于毫端,融芥尘于刹海。

含花鸟过,抱子猿归。湛寂凝然,应真不借。万卉正资和气力,碧岩先发一枝香。

偈五十三首 其十七

宋代 释克勤

一即一切,实际理地。一切即一,本来无物。拈起也,吒吒沙沙。

收下也,绵绵密密。三界长时独露,十方无处容身。

孤峰顶上倒行,十字街头横卧。目视云霄则且置,鱼行酒肆作么生。

偈五十三首 其四十

宋代 释克勤

丁一卓二,本分钳锤。捏聚放开,作家受用。灰头土面处,壁立千仞。

壁立千仞处,土面灰头。自然双放双收,到处为祥为瑞。

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

偈五十三首 其二

宋代 释克勤

平旦清晨五月一,吹起少林无孔笛。十方沙界坦然平,大地山河印印出。

二祖曾不往西天,达磨曾不到梁国。大家共贺太平歌,摩诃般若波罗蜜。

颂古七首 其六 麻三斤。

宋代 释克勤

钟在扣谷受响,池印月镜含僧。曾非展事投机,岂是预搔待痒。

点铁成金,举直措枉。一箭雕一双,一掴血一掌。君不见疏而不漏兮恢恢天网。

赠思净律师

宋代 释克勤

百万斋才了正因,大缘倏举只逡巡。大将玛瑙一方石,镌作龙华百尺身。

天竺江山增秀丽,西湖风月愈清新。色声不动操能事,可是僧中英特人。

偈五十三首 其二十三

宋代 释克勤

当阳有路,祖佛共知。觌面相呈,见闻不隔。万象不能藏覆,千圣无以等阶。

活鱍鱍绝承当,净裸裸无回互。直饶棒如雨点,喝似雷奔,犹未动著向上阙棙在。

瞎却诸圣眼,哑却山僧口。日午打三更,面南看北斗。

释克勤

释克勤

释克勤(一○六三~一一三五),字无著,号佛果,彭州崇宁(今四川郫县西北)人。俗姓骆。为南岳下十四世,五祖法演禅师法嗣。历住妙寂、六祖、昭觉等寺。徽宗政和中诏住金陵蒋山,敕补天宁、万寿。高宗建炎初,又迁金山,赐号圆悟禅师。改住云居,复领昭觉。绍兴五年卒,年七十三。赐号灵照,谥真觉禅师(《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作正觉)。事见《鸿庆居士集》卷四二《圆悟禅师传》,《嘉泰普灯录》卷一一、《五灯会元》卷一九有传。今录诗七十二首。► 65篇诗文

宋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