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寄葛溪爽上人

寄葛溪爽上人

宋代 释智圆

削尽浮华念,闲居道已成。
梦幽关水石,门冷掩杉柽。
百衲禅中弊,苍髭病后生。
何人问真理,笑指葛溪声。

诗人释智圆的古诗

读元结文

宋代 释智圆

复古还淳元结文,可怜杨浚独知君。
当时自号为聱叟,立事垂言信不群。

赠赵璞

宋代 释智圆

世态任悠悠,正人无谄求。
古柏凌寒霜,皓月当高秋。
心将周孔师,日远杨墨游。
泾浊与渭清,由来自分流。

送进士万知古

宋代 释智圆

经明行修徒尔为,一名屡点春官闱。
时之不利非战罪,归山且著老莱衣。
清时贪贱诚堪耻,侏儒太饱朔方饥。
男儿会有及亲禄,安能泉石久低眉。
束书依旧西入阙,壮心潜与青云期。
秋风袅袅孤魂断,古道迢迢去马迟。
骥称其德不称力,神骏唯应伯乐知。

松下自遣

宋代 释智圆

聚气成此身,假缘暂寄世。
可怜自在性,本无烦恼系。
傍水与登山,悠然有深诣。
日在林下游,暮在林下宿。
供饮岩畔泉,充庖槛前菊。
半月一剃发,半年一洗浴。
但得恣疏懒,何曾有荣辱。
新秋雨初霁,圆月照我屋。
扶病起看月,坐久偶成曲。
人生天地间,性分各自足。
捧檄何必喜,途穷何必哭。
容彭不为长,颜杨不为促。
四者俱如梦,何为自羁束。
彼笑我太狂,我笑彼太俗。
彼我更相笑,是非无实录。
不如长默默,恬淡过昏旭。
渊鱼与林鸟,各得随所欲。
举头谁是友,风月与松竹。

题聪上人林亭

宋代 释智圆

四面远尘迹,吟过称野情。
阶闲秋菓落,池冷月华生。
倚竹蝉声断,开琴鹤梦惊。
却来还有约,未可厌逢迎。

思君子歌

宋代 释智圆

小人足谄媚,君子无猜忌。
开口揄扬皆圣贤,满腹包藏尽仁义。
修辞复古振淳风,折槛触鳞彰直气。
善世既不伐,遁世亦无闷。
自同流俗混光尘,不与常人斗分寸。
展矣斯人欲见之,一夕辗转九回思。
终日踌躇无所遇,飒飒西风木叶衰。

赠诗僧保暹师

宋代 释智圆

天文悬日月,地文丽山川。
人文粲六经,四术诗其先。
仲尼既云删,炳然列风雅。
厥旨幽且微,受之唯子夏。
邈矣千百年,时有知诗者。
卓尔保暹师,生于宋天下。
内明卜商道,外减骚人价。
凿彼淳粹源,清辞竞流泻。
放意尚幽远,立言忌妖虫。
旨哉天目集,四海争传寫。
上以裨王化,下以正人伦,
驱邪俾归正,躯浇使还淳。
天未丧斯文,清风千古振。

草堂书怀

宋代 释智圆

浮华念久绝,闲卧爱茆堂。
门外沧洲阔,闲中白日长。
庭寒频坠果,炉暖忽飘香。
寂寂无他事,谁知世路忙。

孤山闲居次韵酬会稽仁侄见寄

宋代 释智圆

山耸湖心住任缘,考槃茆舍闭深烟。
月澄秋水牵吟思,花满春岩照困眠。
触石微云闲致雨,鸣臯孤鹤静闻天。
会抛此景相寻去,渺渺沧江片席悬。

寄咸润上人

宋代 释智圆

流俗不知处,深栖趣转幽。
闲房扃翠岳,远信隔沧洲。
定起花残砌,诗成雪满楼。
相怀未能去,南北路悠悠。

寄道士

宋代 释智圆

长闻披鹤氅,城市往来频。
得道人难测,和光迹易亲。
堂闲秋擣药,坛冷夜朝真。
几忆蓬壶顶,蟠桃烂漫春。

友人元敏示以三题乃赓而和之 其三 试金石

宋代 释智圆

真伪立可辨,贞姿号试金。虽无褒贬口,似有是非心。

采取山溪远,缄藏箧笥深。矿人如未诀,终日自相寻。

寄梵天上方政侄

宋代 释智圆

一讲更无事,悠然自不群。
闲情江上月,孤迹槛前云。
径冷秋苔合,杉寒宿鸟分。
涛声旦暮近,应向出禅闻。

宿山院

宋代 释智圆

一宿无尘境,相留静话长。
秋声归古木,月色满空廊。
岚气侵衣润,溪泉漱齿凉。
终期整缾锡,来此掩闲房。

寄海慧大师

宋代 释智圆

云门卜深隐,谁复继高踪。
旧寺抛双阙,新题咏十峰。
禅开杉径月,讲候雪楼钟。
莫怪相寻晚,嵇康性本慵。

久病

宋代 释智圆

五月茆堂卧,穷秋疾未除。
乔林叶尽落,旧识分皆疏。
讲室萦蛛网,书床长蠹鱼。
医王有妙药,饮了万缘虚。

凌松

宋代 释智圆

乔枝偃盖势凌云,一植幽凌度几春。
荣落未曾同众木,孤贞长自伴闲人。
风生静夜寒声健,雪霁遥峰翠色新。
萧酒最宜禅定起,坐观行绕远埃尘。

酬正言上人

宋代 释智圆

旅雁声孤过旧林,相怀无处共论心。
眠云未负他年约,看雪难忘尽日吟。
江上信稀寒浪阔,竹边房掩夕阳深。
寂寥闲坐西窗下,空把馀情寄玉琴。

春晚言怀寄聪上人

宋代 释智圆

晚树归禽乱,翛然古院空。
清谈远君子,幽兴寄丝桐。
短发全成雪,残花半逐风。
终期结真侣,归老乱云中。

病中雨夜怀同志

宋代 释智圆

杉竹竞霪霪,天时正积阴。
背窗秋烛暗,欹枕夜堂深。
月被重云蔽,萤依湿气沉。
无憀不成寐,况复想知音。
释智圆

释智圆

释智圆(976~1022),字无外,自号中庸子,或称潜夫,俗家姓徐,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宋初天台宗山外派重要的诗文僧。他隐居西湖孤山多年而卒,后人因称其为“孤山法师”。释智圆虽为佛徒,但颇爱好儒学,喜为诗文,是唐中叶至宋初儒释道三家学说相互渗透的时代潮流下,致力于儒释相通的学 。 ► 268篇诗文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