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寄华亭虚己师

寄华亭虚己师

宋代 释智圆

懒答公卿信,高眠野同浓。
虚堂开夜月,孤枕度秋钟。
临水成新作,看云忆旧峰。
林间仍抱疾,早晚遂相逢。

诗人释智圆的古诗

述韩柳诗

宋代 释智圆

退之排释氏,子厚多能仁。
韩柳既道多,好恶安得伦。
一斥一以赞,俱令儒道伸。
柳州碑曹溪,言释还儒淳。
吏部读墨子,谓墨与儒邻。
吾知墨兼爱,此释何疏亲。
许墨则许释,明若仰穹旻。
去就亦已异,其旨由来均。
后生学韩文,于释长狺狺。
未知韩子道,先学韩子嗔。
忘本以竞末,今古空劳神。

怀子仁师

宋代 释智圆

寥寥尘迹远,禅外动闲思。
水国人归后,秋轩月白时。
鸣蛩藏坏壁,幽鸟立寒枝。
独坐谁相问,微吟镊病髭。

玛瑙坡即事

宋代 释智圆

玛瑙坡前住,清幽绝世缘。
湖澄秋夜月,山碧晚晴天。
了性方成佛,烧丹漫学仙。
会逢温伯雪,目击道还全。

寄天台守能上人

宋代 释智圆

台岭林泉胜十洲,忘机长往更无愁。
忘槃高趣何人识,招隐新题几处留。
深夜定回华顶月,经年书断海门秋。
谁知抱疾西湖上,南望云山想胜游。

友人元敏示以三题乃赓而和之 其一 挑灯杖

宋代 释智圆

裁制削青筠,纤纤状可珍。助灯虽有力,举用实由人。

破暗如无怠,资明敢顾身。窗间傥勤学,终夕愿相亲。

戏题夜合树

宋代 释智圆

明开暗合似知时,用舍行藏诫在兹。
绿叶红葩古墙畔,风光羞杀石楠枝。

湖上望月二首

宋代 释智圆

寒光皎皎映平湖,水色天形两不殊。
学道未能同冈象,也于深处见圆珠。

上方院

宋代 释智圆

禅扉开绝顶,海色映层峦。
刹影浸寥泬,钟声度渺漫,
荒苔幽径滑,冬雪暮窗寒。
吟罢慵回首,迟迟独凭栏。

题石壁山绍上人观风亭

宋代 释智圆

界江千万山,石壁惟清幽。
中有忘机人,超然乐岩丘。
创亭号观风,嘉景自成收。
群峰呈晚碧,长溪泻寒流。
视听足怡情,万事安能求。
尝言徂暑天,登时疑清秋。
云容既冷淡,松韵还飕飗。
扰扰九衢尘,谁知高静游。

病起自叙

宋代 释智圆

盗蹠死牖下,伯牛遭恶疾。报应似无徵,苍苍意难悉。

乃考竺乾教,其旨明踰日。业以三世论,事匪二生讫。

伊余本好道,执善长虑失。无端六腑病,每苦我形质。

百骸失调畅,四时少安逸。今岁夏云满,秋熟如火室。

脾疾因兹生,顿觉减寝食。无何误服药,到泻苦非一。

过客为忧惶,儿童亦战慄。吾心暗且喜,浮生从此毕。

发言嘱后学,此事汝无恤。吾年四十五,去矣非短屈。

至理无去来,妄想分凶吉。我先凿山窟,汝宜即藏密。

不用报亲朋,无学世哭泣。四时为送葬,庶物甚充给。

遗文三百卷,空言或可习。见恶如探汤,见善如不及。

湛湛无生源,深浅当自挹。嘱之语方终,忽觉病小醒。

扶几起暂坐,渐渐四体轻。又过三五日,倚杖登危亭。

俯首视群物,仰面观太清。秋山叠叠翠,夜月圆圆明。

岂意今之日,犹存危脆形。凭栏不忍归,聊适我心情。

虚幻三界中,旅泊非久停。

次韵酬梵天阇梨

宋代 释智圆

数峰残雪对闲门,世态悠悠莫可论。
静室禅馀忽相忆,划灰孤坐到黄昏。

怀中侄

宋代 释智圆

一从林下别,倏忽又经年。旧约山空在,相怀月屡圆。

郡钟宵断梦,江树晚沈烟。书札凭谁寄,波涛况渺然。

送悦上人归仙岩

宋代 释智圆

道性轻为别,荒城夕照阴。
波涛归路远,云木旧山深。
夜定依霜岛,中飡狎野禽。
禅房清景在,飞瀑映疏林。

登楼感事寄天台友人

宋代 释智圆

闲倚危栏思黯然,浮生谁共欢流年。
浮催华发生无极,心许青山去有缘。
冷谈空江澄暮色,参差归雁没寒烟。
吟馀更羡林间客,高卧深云听瀑泉。

喻卖松者

宋代 释智圆

莫嫌人不买,人亦爱苍翠。
却是岁寒根,难种尘埃地。
且归栽润底,映水成嘉致。
他年苟合拱,采取不我弃。
天子建明堂,此为栋梁备。

经照湖方干旧居

宋代 释智圆

磻溪垂钓者,终得展其才。
何事先生隐,不逢明主来。
泉声秋雨歇,月色夜云开。
对此空惆怅,吟魂早晚回。

闲咏

宋代 释智圆

造化无馀岂有私,如何庶物自参差。
群乌不涅身长黑,双鹭无愁顶亦丝。
岩桂翠浓深雪夜,井桐黄落暮秋时。
虚空世界都如幻,莫把闲心逐境思。

酬简上人见寄

宋代 释智圆

林间病卧懒逢迎,相识何人最惬情。
唯有简公闲且僻,寂寥翻被俗流轻。

寄江上僧

宋代 释智圆

江寺期终老,清香讲次焚。
月怜秋后见,潮爱夜深闻。
古木青阴合,残云静片分。
相怀未能去,来雁又成群。

怀保暹师

宋代 释智圆

高迹知何处,相怀早晚休。
苦吟空对月,闭户更禁秋。
砌隙寒虫切,林稍下叶稠。
音书杳难寄,天阔水悠悠。
释智圆

释智圆

释智圆(976~1022),字无外,自号中庸子,或称潜夫,俗家姓徐,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宋初天台宗山外派重要的诗文僧。他隐居西湖孤山多年而卒,后人因称其为“孤山法师”。释智圆虽为佛徒,但颇爱好儒学,喜为诗文,是唐中叶至宋初儒释道三家学说相互渗透的时代潮流下,致力于儒释相通的学 。 ► 268篇诗文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