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 :司马光
梅花三首
送谢都官知光化军
柳枝词十三首 其一
烟满上林春未归,三三两两雪花飞。柳条别得东皇意,映堤拂水已依依。
圣俞惠诗复以二章为谢 其一
我得圣俞诗,于身亦何有。名字托文编,佗年知不朽。
杨白华
晓景亭
送二同年使北·李公素
送王校理守琅琊
园樱伤老也 其三
悠悠汎舟,载纵载横。白日将倾,飘风载惊。嗟我老矣,发脱齿零。
胡为百忧,劳此馀生。
咏史 其三
春风三阁上,珠翠日纷纷。乐饮陶江月,清歌遏海云。
醉中失陈国,梦里入隋军。玉树庭花曲,凄凉不可闻。
秋雨新霁游水北马上偶成
送祖择这守陕
别韵一首
风日虽寒昼景长,探春远访白莲庄。岸冰犹在水先绿,柳叶未生条已黄。
老木根侵苔径窄,新梅花入酒卮香。天真不必人修饰,得趣勿嫌台馆荒。
八月十五日夜寄友人
故人音信绝,对月动相思。清露滴红叶,此怀当告谁。
秋风广陵郭,正是望涛时。
晓霁
送聂之美任鸡泽令
龙女祠后塘自生荷花数权与史诚之更相酬和
送王校理
金门倦鸣玉,千骑出东方。封略依沧海,枌榆近故乡。
秦碑苔蚀字,鄅稻日翻芒。国吏遥应识,当年丞相郎。
晚行后园见菊戏宜莆
仲庶同年兄自成都移长安以诗寄贺
司马光
司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字君实,号迂叟,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人,《宋史》,《辞海》等明确记载,世称涑水先生。生于河南省信阳市光山县。北宋史学家、文学家。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其人格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历来受人景仰。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有史学巨著《资治通鉴》、《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稽古录》、《涑水记闻》、《潜虚》等。 ► 701篇诗文
御筵送李宣徽知真定府
钓鱼有感 其一
运使虞部按行洛西诸县因游所过名山有诗百余
送贤良陈著作签书寿州判官
王书记以近诗三篇相示各摭其意以诗赓之 其二 投圣俞
奉和经略庞龙图延州南城八咏 其二 供兵硙
次韵和复古春日五绝句
谒三门禹祠
寄陜西提刑江学士
谒三门禹祠 其二
寿安杂诗十首·寿安杂诗十首·神林从二首
送宋郎中知凤翔府
和之美舟行杂诗八首 罾鱼者
陪致政开府太师留守相公致内翰燕集辄歌盛美
送魏寺丞
席君从於洛城种金橘今秋始结六实以其四献开
和陈殿丞芍药
乐轩
双井茶寄赠范景仁
同圣民过杨之美听琵琶女奴弹啄木曲亲诸公所
洛阳少年行
司徒开府韩国富公挽辞四首 其四
送酒与邵尧夫因戏之
游三门开化寺
送王待制知陕府
送张伯常同年移居郢州
宋相国公挽辞二首 其二
赠河中通判朱郎中
又绝句
杕柏寄傅钦之 其三
送向防御知陈州
寒食御筵口号二首 其一
送王伯初通判婺州
和梅圣俞咏昌言五物 怀素书
送宋郎中知凤翔瘵
送白都官归长安
和之美讽古 其二
送皇甫寺丞
又和六日四老会
二月中旬虑问过景灵宫门始见花卉呈君倚
居洛初夏作
早春戏作呈范景仁
送次道能判西京
初见白发慨然感怀
得菊并诗
友人楚孟德过余纵言及神仙余谓之无孟德谓之
司徒开府韩国富公挽辞四首 其一
和邵不疑校理蒲州十诗
送僧聪归蜀
送醴与子才
和张文裕初寒十首 其三
山中早春
梅圣俞挽歌二首
寄题洪州慈济师西轩
复古诗首句云独步复静坐辄继二章 其二 静坐
相国广平文简程公挽歌二首
送昌言舍人得告还蜀三首 其一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