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斋宿杂咏十首 其四

斋宿杂咏十首 其四

明代 薛瑄

灯花静夜结金虫,炉火其如树杪风。小阁有春应自省,此心期与万人同。

诗人薛瑄的古诗

题蒲守刘公梅竹二首 其一

明代 薛瑄

谁倾金醴醉仙娥,绰约朱颜总已酡。莫向风前吹玉笛,恐惊春梦入江波。

诸葛武侯庙十首 其五

明代 薛瑄

南阳躬稼似天民,感激元因枉顾频。初识楼桑亲帝胃,还如白水旧真人。

已从荆益开王业,几欲咸秦扫寇尘。历数虽穷遗庙在,大名长与岁时新。

舟中杂兴柬韩克和刘自牧王尚文宋广文十八首 其六

明代 薛瑄

细草微茫间渚沙,烟林杳霭暗渔家。舟行不辨东西处,但倚危樯看月华。

夜上吕梁洪

明代 薛瑄

水村夜寥寥,秋月流空白。牵舟上吕梁,逆浪涌寒雪。

愧彼役夫劳,当此滩水涩。忆我四方游,江湖饱涉越。

祗召复兹行,恩重知才劣。矢心复何如,长洪石如铁。

南京十咏 其六 凤台春晓

明代 薛瑄

金陵千尺凤凰台,台上春云向晓开。绿草雨馀淮甸合,青山崖转楚江回。

谪仙此日知何在,丽句当年未易裁。定鼎只今逢有道,九苞行复自天来。

黔阳春日杂咏六首 其二

明代 薛瑄

风起杨花满院飞,翠屏门外送清辉。蛮中好景非吾土,春燕来时客未归。

太常许卿送菜戏简十首 其三

明代 薛瑄

空堂养病似斋居,喜送东园几种蔬。吃此久无烹宰事,不须仍用远庖厨。

行台杂咏简黄宪长暨诸宪僚二十首 其一

明代 薛瑄

行台西接大明湖,细柳新荷入画图。海石风光今古意,品题殊觉少陵孤。

襄阳雪中杂咏六首 其三

明代 薛瑄

空阶密雪下无声,叶落层层盖已平。尽日戟门清似水,端居谁与论诗情。

晓登沅州北迷顶

明代 薛瑄

岚霭氤氲重,溪行咫尺迷。渐登层巘上,始觉众迷低。

远近天无际,参差树不齐。川云平似海,石磴峻如梯。

日出寒烟外,风生碧涧倪。异禽和露宿,快马度空嘶。

远目回三蜀,高怀遍五溪。归朝誇胜槩,沅水有新题。

后土祠

明代 薛瑄

一木为桥渡断溪,山风水气冷凄凄。千年古庙苍崖下,万里河流正在西。

送欧阳宪副

明代 薛瑄

凛凛谷中风,亭亭山上松。风声亦何劲,松自无改容。

竞秀固妍好,弱植徒丰茸。独于霜雪馀,卓然见高踪。

悠悠四十年,所遇多尚同。欧阳信佳士,亮节抱始终。

苍苍岁寒质,展可为国庸。适来述所职,归思何匆匆。

载歌君子篇,德期皓首崇。

答徐广文二首 其二

明代 薛瑄

众中杰出见才贤,文采英英骨气全。倾盖已知心不异,谈经雅觉道无偏。

拟陈亹亹天人策,宁羡悠悠将相权。北上有期还送别,为君沽取酒如泉。

看杨花戏作

明代 薛瑄

纷纷拂拂雪花香,旋逐回风过粉墙。坐困绿阴看未足,无端春思正悠扬。

沅州杂诗十二首 其十

明代 薛瑄

双沼荷风飐画屏,一林梅雨洗幽庭。日长心绪思家国,地远衷情念鹡鸰。

细草偏从行处绿,好山多在望中青。身兼吏隐今如此,扰扰尘劳不用争。

和张都宪咏湖亭山字韵四首 其一

明代 薛瑄

宪台佳胜占湖山,湖上新亭白昼閒。风送荷香来几席,日移竹影上阑干。

金塘水满鱼争跃,碧嶂云收鸟自还。好景无边浑负却,何时同倚画屏看。

归到有感

明代 薛瑄

连冈北下是吾庐,几载归来觅旧居。手种孙桐高院落,家传乔木上霄衢。

丧亡已是伤朋辈,凋瘵那堪甚里闾。独立秋风看秋色,欲将心事问诗书。

醉吟楼歌为刘佥宪父赋

明代 薛瑄

醉吟之楼高且雄,谁其作之醉吟翁。翁心豁落作宰同,作楼直欲凌苍空。

危梯缥缈叠撑拄,层轩洞达相开通。白云片片宿梁栋,青山隐隐当帘栊。

长夏绝超爽,灵风洒清响。秋蟾散影九万里,晓雪悬光一千丈。

四时风景佳,翁来日登赏。赏心苦未足,呼酒涤尘想。

一觞一咏自风流,兴酣万物良悠悠。傲睨五岳众山小,吞吐七泽三江秋。

有时醉倚阑干望八极,便欲排风御气仍丹丘。却思李杜文章伯,只今已作神游客。

举杯且复一招之,招之共饮楼头月。月光入口清心魂,唾珠洒作澄江雪。

澄江雪,何茫茫,瑶翻玉涌蛟龙翔。是时翁与二子相颉颃,搜括百怪神鬼藏。

陶镕万象造化忙。乃知醉吟楼,不让采石江边亭,浣花溪上庄。

纪先人旧游三首 其二

明代 薛瑄

西壑南冈景物幽,先人曾此数追游。重来不似当时兴,绿草红芳总是愁。

送李佥都经界叙播

明代 薛瑄

五月楼船发锦江,中丞斧钺靖峦邦。一天胜气随龙敕,千里长风捲绣幢。

定有奇兵擒孟获,不劳飞将斩王双。朝廷恩信更须布,苗獠行看到处降。

薛瑄

薛瑄

薛瑄(1389年8月20日—1464年7月19日),字德温,号敬轩。河津(今山西省运城市万荣县里望乡平原村人)人。明代著名思想家、理学家、文学家,河东学派的创始人,世称“薛河东”。薛瑄继曹端之后,在北方开创了“河东之学”,门徒遍及山西、河南、关陇一带,蔚为大宗。其学传至明中期,又形成以吕大钧兄弟为主的“关中之学”,其势“几与阳明中分其感”。清人视薛学为朱学传宗,称之为“明初理学之冠”,“开明代道学之基”。高攀龙认为,有明一代,学脉有二:一是南方的阳明之学,一是北方的薛瑄朱学。。其著作集有《薛文清公全集》四十六卷。 ► 585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