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春尽感兴

春尽感兴

宋代 杨万里

春事匆匆掠眼过,落花寂寂柰愁何。
故人南北音书少,野渡东西芳草多。
荀借一风争作竹,鷰分数子别成窠。
青灯白酒长亭夜,不胜孤舟兀绿波。

诗人杨万里的古诗

西园晚步二首 其一

宋代 杨万里

龙眼初如菉豆肥,荔枝已似佛螺儿。南荒北客难将息,最是残春首夏时。

桂源铺

宋代 杨万里

万山不许一溪奔,栏得溪声日夜喧。
到得前头山脚尽,堂堂溪水出前村。

读白氏长庆集

宋代 杨万里

每读乐天诗,一读一回好。
少时不知爱,知爱今已老。
初哦殊驩欣,熟味忽烦恼。
多方遣外累,半已动中抱。
事去何必追,心净不须扫。
追叹欲扫愁,自遣还自扰。
不如卷此诗,唤酒一醉倒。
狂歌謪仙词,三杯通大道。

过阊门溪

宋代 杨万里

黟祁二邑水分源,到此同流怒政奔。忽值两山盘作峡,更峨双石插为门。

中通翠浪才容线,仰看青天细似盆。滟滪瞿唐姑未问,祗经此险已销魂。

发孔镇晨炊漆桥道中纪行十首 其五

宋代 杨万里

斫地烧畬旋旋开,豆花麻荚更菘栽。荒山半寸无遗土,田父何曾一饱来。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宋代 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紫宸殿拜表贺雪二首 其一

宋代 杨万里

怪来腊日起春风,一夜琼花发禁中。大地山河银色界,九重楼观水精宫。

紫宸廊迥寒无价,文石庭乾扫不融。又喜来年书大有,谁知圣主是天公。

类试所戏,集杜句跋杜诗,呈监试谢昌国察院

宋代 杨万里

有客有客字子美,日籴太仓五升米。
锦官城西太事微,尽醉江头夜不归。
青山落日江湖白,嗜酒酣歌拓金戟。
语不惊人死不休,万草千花动凝碧。
穉子敲针作钓钩,老夫乘兴欲东流。
巡檐索共梅花笑,还如何逊在杨州。
老去诗篇浑漫与,蛱蝶飞来黄鹂往。
时文釆动人主,来如雷霆收震怒。
一夜水高数尺强,濯足洞庭望八荒。
阊阖晴开映荡荡,安得仙人九节杖。
君不见西汉杜陵老,脱身事幽讨,
下笔如有神?汝与山东李白好,
儒术於我何有哉?愿吹野水添金杯,
焉知饿死填沟岳。如何不饮令心哀,
名垂万古知何用,万牛回首丘山重。

秋圃

宋代 杨万里

何处秋深好,山林处士家。
青霜红碧树,白露紫黄花。
一熟雠频雨,朝晴祷暮霞。
连霄眠不著,犹自爱新茶。

舟过安仁五首

宋代 杨万里

初受遥山献画图,忽然卷去淡如无。
莫欺老眼犹明在,和雾和烟数得渠。

纪闻悼旧

宋代 杨万里

莫说湘南寺,令人绝痛渠。
中间绿国论,偶似绝交书。
衫短枯荷叶,墙高过笋舆。
人生须富贵,富贵竟何如。

过上湖岭望招贤江南北山

宋代 杨万里

岭下看山似伏涛,见人上岭旋争豪。
一登一陟一回顾,我脚高时他更高。

岁晚出城

宋代 杨万里

温饱能消底,奔忙自作痴。平生脚已茧,今日鬓将丝。

山刻霜馀骨,梅临水底枝。只嫌长落莫,不道许幽奇。

过真阳峡六首 其二

宋代 杨万里

莫道无人径亦穷,尚馀碧筱伴青枫。白云不是从天降,坐看生从翠崦中。

贺皇太子九月四日生辰 其四

宋代 杨万里

二圣多能似仲尼,储皇家学自庭闱。银钩已有淳熙脚,玉句仍传德寿衣。

晓过花桥入宣州界四首

宋代 杨万里

不是青山是画图,南山瘦削北敷腴。
两山名姓君知麽,一字玄晖一圣俞。

四月一日三衢阻雨二首 其二

宋代 杨万里

小诗苦雨当云笺,寄似南风一问天。漏得银河乾见底,却将什么作丰年。

朱伯勤同子文弟、幼楚侄来访,书事

宋代 杨万里

板桥再葺岸头横,茅屋新添树外明。
山势追回一溪水,波光飞到万花亭。
沉烟久冷炉犹馥,帘子闲垂脚自平。
坐看千林总黄落,只余兰蕙向人青。

雨晴得毗陵故旧书

宋代 杨万里

雀声只喜晚晴新,不管畦蔬雨未匀。日与山光弄秋色,风雨竹影扫窗尘。

多时浙右无消息,忽有书来问老人。知我近来头白尽,寒暄语外更情亲。

寄题喻叔奇国博郎中园亭二十六咏 其二十三 野塘

宋代 杨万里

雁下菰蒲报夕寒,鹭将荇藻作朝餐。野塘只许野人到,不要金张许史看。

杨万里

杨万里

杨万里(1127年10月29日-1206年6月15日),字廷秀,号诚斋。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人。南宋著名诗人、大臣,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为“中兴四大诗人”。因宋光宗曾为其亲书“诚斋”二字,故学者称其为“诚斋先生”。杨万里一生作诗两万多首,传世作品有四千二百首,被誉为一代诗宗。他创造了语言浅近明白、清新自然,富有幽默情趣的“诚斋体”。杨万里的诗歌大多描写自然景物,且以此见长。他也有不少篇章反映民间疾苦、抒发爱国感情的作品。著有《诚斋集》等。► 948篇诗文

宋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