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乐观张道士号体圆轩乞诗
明代 :周瑛
金炉火暖养丹砂,满院灵光含紫霞。野鹤不鸣春昼永,玉笙吹落碧桃花。
赠郡推郑
自将纲铁铸吴钩,一道风霜冻不流。日暮满天风雨恶,不知何处是廉州。
叠前韵别诸同官
千里各有适,一官偶同居。登舟思共济,幸脱风波馀。
南宫在何处,山川邈以纡。戒行在今朝,酌酒向前除。
欲发宁无言,为君转踌躇。教化尚蹇涩,囹圄未空虚。
所忧远且大,不但及簿书。赵国重九鼎,赖有蔺相如。
毋为蚌鹬持,以利归若渔。
送陈白沙归南海 其七
释子称入定,如蚕自吐缚。置心于昭旷,用以求真乐。
孔氏有明训,敬义须夹持。动静两无碍,此心自愉怡。
入定既云久,此心亦能守。但恐体用乖,真乐竟何有。
前感兴六首 其一
斲桐以为琴,十年置茅屋。锦囊细韬笼,龙蛇纹满腹。
城市多新声,齐竽复秦筑。古调无人弹,零落委草木。
叠前韵别诸文学
群贤依薄宦,共向山中居。共义作模范,文章特绪馀。
见我每直遂,劝我稍迂纡。忠言犹在耳,病根未全除。
春风动行旌,相视各踌躇。行远当自迩,处实其若虚。
先师有明训,安敢昧前书。君看孔铸颜,颜学亦孔如。
庄生何荒唐,杏坛讥苇渔。
经徐州戏马台
落日彭城西,过此戏马台。荒垣与败堑,历历皆蒿莱。
忆昔楚王籍,仗剑江东来。百战争中原,叱咤声若雷。
汉王揽群策,楚王轻群材。淮阴既先亡,亚父亦见猜。
譬如鹰隼飞,羽翼先剪裁。区区习马足,何以定九垓。
莫云气盖世,此气亦易衰。莫云力拔山,此力亦易摧。
汉营星月高,四面楚声哀。起饮泣帐下,毋乃徒为哉。
送丘大尹知黟县二首 其一
疋马南行去路赊,青山迤逦到官家。地图试问宽多少,剩种桑麻莫种茶。
客中逢燕
江上曾逢燕子飞,泪痕三湿远游衣。小楼此日重看燕,人在客中犹未归。
叠前韵别诸生
人间有尊爵,天下有广居。敛之在一心,此外更无馀。
纷纷名利徒,曲径自萦纡。荆棘日蔽塞,嘉谷为剪除。
坐令失道途,白首空踌躇。君看邹孟氏,七篇为详书。
体验而扩充,天理自灿如。毋徒持网罟,宦海吾其渔。
送陈白沙归南海 其三
翙翙天边凤,翱翔周八极。纷纷瓮底鸡,旋飞仅盈尺。
我欲为凤凰,毛羽苦未齐。我欲为醯鸡,瓮底不可栖。
人生各有志,岂宜自束缚。愿言从凤凰,万里翔寥廓。
后感兴六首 其三
持刀斫月明,月明何曾断。缚帚扫树影,树影依前满。
人皆恶树影,碍此月明多。树根苟不拔,其如月明何。
读昌黎集
文章百世师,每说韩昌黎。盥手读遗编,开阖无端倪。
乍观觉雄伟,春市斗晴鸡。细观转清丽,青霄吐虹霓。
嗟予蹇劣资,文思苦荒迷。樊怪匪正途,柳奇入旁蹊。
崇台百尺高,借韩以为梯。
赠陈惇贤黄门应诏北上
烟霞自分卧方壶,诏使忽从门外呼。五色石花烹炼惯,补天应不费枝梧。
题何氏双挽诗
君家先世多潜德,白发重重照秋色。荀翁曾坐膝上孙,陶母每饭堂前客。
驱车昨过通德门,朔风吹雨白日昏。屈宋九原不可作,凭谁书些招双魂。
分韵送萧进士璿赴广东纂修实录
南山有丹凤,文彩何翩翩。万里风云会,龙马相周旋。
先帝弃万方,泣涕穷遐堧。神化岂不显,所贵在摩编。
闽山接岭海,桑梓遥相联。驱车迅行迈,不辞路险艰。
丹青绘日月,意象在笔先。春秋有微义,仰看续前篇。
送陈白沙归南海 其六
人言羲皇初,其道本简易。卦爻二三画,天地露精秘。
达磨自西来,亦颇领此意。面壁坐九载,未尝立文字。
辞繁道理晦,辞毁道何寄。天地有日月,六经未可弃。
城南别墅
幽人有远韵,卜筑城南村。青山罗庭除,疏柳荫柴门。
虚堂寂无人,但闻鸟雀喧。秋晴穫禾黍,日夕收鸡豚。
农家无外萦,岁事在壶飧。感此生理蕃,其乐难具言。
我方走尘土,未能问田园。谁知隔城闉,咫尺有桃源。
视茭陂
周官叙沟洫,汉史志河渠。民命苟所关,故典曾备书。
郁郁巴罗山,汇流向东趋。揵木阏回澜,灌此桑麻区。
开建岁已久,版锸日以疏。坐令千金资,白日弃道隅。
嗟予理敝郡,万事费爬梳。虽云簿书繁,安敢轻犁锄。
父老孙孟献,切切以告予。有志事兴复,为力苦不纾。
春初农务兴,薄言驾吾车。风雨入前村,道路何崎岖。
上山履巉岩,下水涉沮洳。夤缘寻故址,飘动无嬴馀。
逸道以使民,谅民无怨吁。万锸当云集,黍稷歌与与。
仆夫谣
邵武仆夫性质野,短衫秃袖身半赭。丈二长舆在肩膊,山路长驱疾如马。
每遇高坡即大呼,一呼一上谁复顾。眼中惟见是夷行,脚底何曾有险步。
光泽西去八十里,清溪乱啮故山趾。平明受直往西行,薄暮怀直见妻子。
每日只受四十钱,受直不多心欢然。更有高堂受直者,锦衣缓带白日眠。
周瑛
(1430—1518)福建莆田人,字梁石,号翠渠。成化五年进士。任广德知州,以有善政,赐敕旌异。弘治初历四川参政、右布政使。始与陈献章友,而不以献章主静之说为然,谓学当以居敬为主,敬则心存,然后可以穷理。有《书纂》、《翠渠类稿》。
予有事平冒通判高君
题镇远何贰守东岩四咏用林见素韵 其一 南亩春耕
次石阡晓发新添韵
桐川儒学杂咏十七首 其十六 龙首峰
桐川儒学杂咏十七首
送贺克恭黄门得告归辽左二首 其一
送邓郎中成都归省
醉中题画扇四首 其二
题画龙虎 其二
题镇远何贰守东岩四咏用林见素韵 其四 寒江钓雪
题画鹤 其一
立春观抬杠有作
威州分司梦还家觉而赋此
入宣州
继闻改郡重作 其四
翠湖杂咏 其三 浴云池
挽吴下王处士二首 其一
题归来亭
临汝上老母寿
祁石阡嘲予著敝裘依韵解嘲
月夜游古意亭
题环璧亭
叠前韵自嘲
桐川儒学杂咏十七首 其十二 蟠龙窟
桐川儒学杂咏十七首 其三 朝阳岭
双流遗爱祠为孔都宪乃翁题
赠徐生二首 其二
送陈白沙归南海 其十
题孙孟献弘毅斋
黄岩谢孝子遗事七首 其二 避乱母病无医药刲股以愈母疾
送谢元吉御史赴南陵丞二首 其二
书满南归同年屠元勋邀李西涯诸公十有二人饯别分韵赋诗予得鱼字
题亡弟敬叔画菊
吊叶文庄先生
游牛首山三十韵
赠罗明仲内翰二首 其一
挽乡先辈林学士先生
和祁石阡雪后感怀
玉台除夜
醉中题画扇四首 其一
次丁凤仪见怀六首 其四
题画山水四首 其二
送濮守乃侄归省二首 其一
黄岩谢孝子遗事七首 其七 葬母庐墓十年始归
前感兴六首 其三
临汝书院成潘水部赠独脚歌次韵奉答
酬同年谈君
次丁凤仪见怀六首 其五
翠湖杂咏 其十三 宜晚亭
次丁凤仪见怀六首 其三
黄岩谢孝子遗事七首 其一 奉母避乱为军士所执以死卫母
游西塔次潘水部及伍宪副二公韵 其一
送友人朱弘裕归潼川
万竿烟雨图为广德葛清修赋
往平冒观府基呈祁石阡
演武亭小酌和石阡韵二首 其二
广德书满留别僚友
黄岩谢孝子遗事七首 其三 乱定奉母归自昌国自制小竹兜舁母取母 ...
挽陈会元先生
为宋少参题画
贵藩聘修实录府卫诸公皆出祖石阡有作次韵
送季弟敬叔还家
送陈白沙归南海 其二
送陈方伯
送谢元吉御史赴南陵丞二首 其一
黄岩谢孝子遗事七首 其五 种蔬养母每本各置箍以防不洁
送项主事
喜姻友林贵实侍御得告
横山燕集二首 其二
归舟至毗陵阻冻怀老母在官所作
辰州道中用提学沈仲律韵
寄东阳二教黄亨仲二首 其二
次韵送潘水部归金陵
宁国道中书所见七首 其二
登拟岘台读曾南丰碑次潘水部韵
哭罗一峰五首 其四
成化癸卯夏提学侍御娄君
宁国道中书所见七首 其七
暮春与诸文学掾觞于万桂山阴
送同年梅文渊分宪西蜀
游广德东山寺三首 其一
金溪车节推挽诗
宁国道中书所见七首 其五
演武亭小酌和石阡韵二首 其一
简陈太守以代面语
简斋
送孙常州入觐
成化丁未闻解郡作 其一
山亭晚坐
桐川儒学杂咏十七首 其十 万桂山房
赠陈石峰入京谒选
荅魏竹溪
重到府第有感
送陈白沙归南海 其五
竹涧书舍为林婿云从侍御题
桐川儒学杂咏十七首 其六 顾影池
题月沉西海图
喜翁冰厓擢方伯
寄东阳二教黄亨仲二首 其一
和陈公甫神乐观夜坐韵
赠罗明仲内翰二首 其二
桐川儒学杂咏十七首 其十四 松径
贵州即事
送黄君
逸老堂为谢太守题
送丁克明归常州省亲
哭罗一峰五首 其二
题画山水四首 其一
成化丁未闻解郡作 其四
题画山水四首 其四
桐川儒学杂咏十七首 其十七 龙尾冈
悯蛮方铺司
予归自贵藩与何贰守祁使君同游铁溪入溪既深见路左三山鼎立如画祁 ...
桐川儒学杂咏十七首 其八 观德亭
泉州朱都宪挽诗
挽程孝廉二首 其二
新岁枕上作
题卧羲轩
殷氏寸草心堂
送黄伯望知肇庆府
贺守备夏都阃府第成
题日出扶桑图
送方大衡还莆
挽吴下王处士二首 其二
过芗溪怀五宜翁
过嘉鱼县赠姜希广大尹二首 其二
送罗应魁内弟归永丰
翠湖杂咏 其二 玉带沟
题镇远何贰守东岩四咏用林见素韵 其三 古石堆云
送陈白沙归南海 其四
观化词
过吴草庐坟
送吕贰教
翠湖杂咏 其九 翠渠
题林仰止斋居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