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 :何绛
路尽双桥接,楼台倚岸偏。千头梅子树,几片素馨田。
石涧归潮涨,林花带露鲜。板舆时奉母,泛览薄凉天。
客中送王本直归广州 其二
桃花浪头似雪堆,艓工初从合水开。后夜月明翘首望,依稀渐见越王台。
圭峰白云词 其二
昨上峰头马鬣新,由来至孝格穹旻。试看云影离还合,何似徐郎母子亲。
广州竹枝辞 其七
送郎莫过琵琶洲,琵琶本出韩凭愁。妾自有心防触着,那知郎意在东流。
鼎湖客夜呈湛慈和尚
不梦亦不觉,山空月复清。谁能此山上,垂手月中行。
万虑已皆寂,一心安所生。何期方丈外,容听夜钟声。
仙湖客舍同野望雨望两侄赋
客斋同此夕,寒雨欲三更。白发吾衰老,青年汝弟兄。
少孤能自立,早岁负才名。叹逝伤而父,终宵寐不成。
赣州晤郑珠江简讨即送之入都 其四
朝罢金门载笔回,碧帘风静玉堂开。花砖草绿垂书带,词赋谁知太史才。
家二兄入罗浮余之循州承陈独漉珠江送别后却寄 其一
雁翅逢君已隔年,一回相忆一回怜。冰姿点污何容易,白发上头不再玄。
横塘曲为泽远弟池园作 其九
树头树底生离枝,笑杀东坡量不支。日食仅能三百颗,肚皮已不合时宜。
送白大师入山 其一
但识安心法,皇城亦厌居。青山发幽兴,白社得真如。
勿使一尘染,能令万虑虚。春来须策杖,还访尔精庐。
云半阁
老僧开竹阁,缥缈倚城西。松际日初上,窗间云渐低。
经教童子读,法说众生迷。不是高贤至,寻常懒下梯。
虎丘中秋 其四
湘帘捲罢倚秋溪,溪上女儿笑语低。忽背傍人偷自拜,夜香烧向月华西。
送孟行弟北上 其一
冬月梅花斗雪新,一枝折赠计偕人。北梅不似南梅好,灼灼先开万国春。
寿广慧上人
白发蓬松老古锥,诸方参遍也无疑。归来稳坐尖头屋,破衲萧萧识者谁。
寄张超然 其一
白鹤峰头昔别君,音书十载两无闻。知交秋仲来南海,一道君名颊尽芬。
九江再访岑金纪不遇
江路桑麻尽,微灯见夜村。独从疏雨里,重叩小柴门。
何事先生去,空留童子言。滩声与归棹,只恐太伤魂。
送迹删上人入西宁 其一
偶辞僧伴逐閒云,锡杖西飞访隐沦。莫向崧台台下过,山川如旧易伤魂。
西湖后曲 其十
谁家年少泛湖船,永夜清歌对月圆。红日渐高犹未觉,玉杯狼藉尚缠绵。
冬草
行尽天涯路,年年见汝衰。谁能摇落后,犹有雪霜姿。
寂寞何人顾,芳荣暗自期。平原一睇望,殊作塞垣思。
朝云墓十首次孙西庵先生韵 其七
满湖青草雁声春,摘尽庭兰不见君。唯对松筠听刻漏,欲书花叶寄朝云。
窗残更夜人何处,树蘸芜香鹤共闻。无复绮罗歌白日,青丝宝髻石榴裙。
赠赛娥校书 其二
自修眉黛自家矜,不是檀郎唤不应。约略舞衫添一寸,纤腰如削未曾增。
何绛
何绛,顺庆(今四川南充市北)人。徽宗宣和间进士(清康熙《顺庆府志》卷四)。► 332篇诗文
子夜曲 其三
寄张超然 其二
送沈山隐将军出镇石龙 其二
自河头入山 其七
广州元夜歌 其三
古歌 其五
任肇楚下第归冈州诗以寄之时重阳后一日 其一
琼南杂咏 其一
集南园五先生祠 其一
送梁药亭春州修志 其二
留别超上人
送任山有归冈州
送谭目衡游龙川 其二
寄白山上人 其二
寿文昌林君卫 其一
三城客舍喜任山有偕雨望侄至
白山上人新筑退居落成 其四
丙寅春三月叶端五招饮后山寿燕亭
广州竹枝辞 其一
送查德尹还浙江
感秋 其四
寿王克广
泰山无字碑
寿崔母李太君 其一
寄梁药亭太史 其三
送离大师入石洞
子夜曲 其二
送吴虎泉计偕
登叔浑侄祝山园林
月夜独坐寄谦长侄
寿月涛上人 其一
孤山吊胡烈妇墓 其一
丹霞圆音和尚惠顾香草庄三日连宵同谦长侄作诗志喜 其三
西湖后曲 其七
广州竹枝辞 其五
送胡云仲归豫章
花朝日社集西禅寺
半帆
寿崔母李太君 其三
赣州晤郑珠江简讨即送之入都 其三
寄梁药亭 其二
送江南杭简夫之肇庆 其二
赠洞玄上人 其一
寄岑金纪时客琼南 其二
送李方水掌教临皋 其四
自电白至海安 其二
古歌 其三
自河头入山 其四
送远斋和尚还翠微 其一
村居 其五
留别林君卫 其二
子夜曲 其一
寄敏上人
江上酒楼口占送肇楚归冈州
张超然蓝公漪将归八闽维舟合江同余访卫立组广文阻雨留饮斋中霁后 ...
任肇楚下第归冈州诗以寄之时重阳后一日 其二
寄张超然 其三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