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 :何绛
孤山山上吊孤忠,难听高秋半夜风。叔父山河今已改,留都虽捷亦成空。
广州竹枝辞 其七
送郎莫过琵琶洲,琵琶本出韩凭愁。妾自有心防触着,那知郎意在东流。
自河头入山 其五
千声征铎出长林,绿叶重重春渐深。不识此间行道者,鸡鸣时节尔何心。
赠洞玄上人 其一
青鞋布衲法僧装,却忆当年忝雁行。今日相逢重相笑,直须指点过当阳。
汉上寄别毛子霞
黄鹄矶边水急流,轻舠又向秣陵浮。离心托尽晴川鸟,曾入城中君听不。
送黎雨亭之惠阳时余将有琼州之行
君自出门去,循州非我同。岁残余渡海,乃在五指东。
岂作乘桴想,聊怀采药风。归来或见念,书札时相通。
送叶文弟北上 其二
黄金嫩柳玉河飞,姓字初传满帝畿。十二街中春雪霁,马蹄徐出杏花归。
寄黄海汤玄翼
垂杨巷口掩秋云,宅近沧波渔父邻。文体共推为领袖,荷花自采向头巾。
致书多向居山友,持行偏过出世人。记得月明沙路上,尚携僧伴访江津。
广州元夜歌 其六
十五儿郎满面春,槟榔嚼罢露朱唇。越罗衫袖笼瓜子,玉指分开渡与人。
寄洪庾山
郊西篱落菜花初,五柳门前君旧居。章甫朱轮都弗羡,不知深夜著何书。
赣州晤郑珠江简讨即送之入都 其三
碧柳青槐拂短篷,都门到日又秋风。君王内殿心应喜,革履听来迥不同。
赠少年李道士
手持二尺黄金简,旧有传家道德经。吉日天坛朝北斗,少年原是老人星。
寄梁药亭太史 其三
玉轸六莹琴,纱窗弹夜深。如何山水志,迸出庙廊心。
素月经银汉,閒情在翠林。几时花下路,缓步一相寻。
十八夜多异精舍与超有上人坐月
松堂钟磬罢,疏露滴秋林。好月还终夜,明灯共此心。
方穷选胜力,不觉入山深。自笑红尘里,茫茫何处寻。
广州竹枝辞 其三
妾家旧住青枫桥,日见王孙马饮潮。何事王孙别妾去,早潮仍长暮潮消。
癸未始秋得丹霞愿来大师书并惠木樨饯作此答之 其一
云月未常殊,溪山各自居。怀师不可见,独坐对窗虚。
杖履别来久,道心日以疏。不缘新雁至,安得入秋书。
送岑霍山客游江南
慷慨出庾关,了无离别颜。拂衣鞍马去,垂老更安閒。
一路莺花外,三吴指顾间。休将数点泪,洒向六朝山。
古歌 其三
手软窗关缓,窗门偶自开。风入明灯熄,心存尚未灰。
江门会葬家节生职方
间关历尽见冰操,誓死疆场敢告劳。殓日冠裳州刺史,葬时碑碣汉兵曹。
素车并是生前客,残仗犹馀阵上旄。此去厓门应未远,凄风难听夜间涛。
广州竹枝辞 其六
一亩花田倚郭边,鸟啼花发自年年。昌华冷落诸陵坏,空有香魂尚俨然。
自电白至海安 其七
千峰日落客行稀,雾捲东风欲湿衣。树下老猿当涧饮,村边黄犊带禽归。
何绛
何绛,顺庆(今四川南充市北)人。徽宗宣和间进士(清康熙《顺庆府志》卷四)。► 332篇诗文
宿冲虚观
越裳道中
送江南杭简夫之肇庆 其一
送魏之秦 其二
留别林君卫 其三
子夜曲 其二
都门病中除夕有感
点头石
送豫章梁质人入秦 其二
宿玉屏峰顶
孤山吊胡烈妇墓 其三
四出梅关
斗洞避暑伍道翼园林
寄白山上人 其一
经林德丛村居
赠赛娥校书 其三
送迹删上人入西宁 其一
送梁药亭春州修志 其二
虎丘中秋 其六
宿离患大师禅房
吴仲书寄惠墨莲歌以答之
寄容廷恂 其一
广州元夜歌 其八
寿崔母李太君 其一
赠赛娥校书 其二
寄李素公
送白大师入山 其一
十六夜任肇楚邀同新沙寓楼看月
送李方水掌教临皋 其二
横塘曲为泽远弟池园作 其七
赣州晤郑珠江简讨即送之入都 其二
泰山无字碑
珠崖杂咏 其四
西湖后曲 其五
自电白至海安 其四
都门访程周量
寄小金山敏言上人
白山上人新筑退居落成 其四
太常祖
粤台新柳 其一
古歌 其四
广州元夜歌 其三
感秋 其六
送胡大灵携其门人与幼子作客青齐 其二
寄会同广文吴惠远 其一
宿滋广上人五山精舍
绘空轩
月夜独坐寄谦长侄
寄梁药亭太史 其四
赠箕公新筑草阁
犹子中木同余旅食吴门以事先归作诗示之
寄寿李慧庵
寄丹霞圆音和尚 其二
虎丘中秋 其一
横塘曲为泽远弟池园作 其二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