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 :何绛
一从飞锡入青山,日日行吟水石间。昨向樵夫曾问信,隔溪遥见掩松关。
送魏之秦 其三
十载慕颜容,五日事离别。悲歌易水傍,心为今日须。
征马向人鸣,边风助哽咽。斯须不可留,顷刻为胡越。
何以赠远人,愿子慎交结。
送远斋和尚还翠微 其一
陆贾城边旧识君,重逢已是法王身。名山我亦行将遍,国土归来得几人。
白山上人新筑退居落成 其一
茅堂新筑寺垣西,修竹千竿绕碧溪。满径落花无过客,磬声才歇鸟声啼。
广州元夜歌 其七
堂上鸣琴百务休,美人何处不风流。家家弦诵寻常事,最是花时月满楼。
集南园五先生祠 其一
明月正当户,良朋共此时。昔人不可作,大雅鲜能追。
忽睹师中律,难观霸上儿。因君发长叹,流俗竟如斯。
送詹仙舟计偕 其一
千腋狐裘赭白骄,关门风雪正萧萧。鴐鹅天上先传信,万乘应逢廿四桥。
大通访迹删和尚 其一
一棹寻江寺,潮平风浪稀。道心孤屿上,世事隔禅扉。
幽映绿杨动,晴空白鹭飞。我来人境外,闲坐对清晖。
鼎湖客夜呈湛慈和尚
不梦亦不觉,山空月复清。谁能此山上,垂手月中行。
万虑已皆寂,一心安所生。何期方丈外,容听夜钟声。
白山上人新筑退居落成 其四
满目平田飞鹧鸪,晚风斜日好相呼。白头老衲当窗坐,眼处闻声会得无。
粤台新柳 其五
珠海西流入柳坡,年年春色最先过。虽然枝叶垂垂密,菀柳从今不用歌。
古歌 其二
闻郎客在楚,楚国有巫山。应是神女故,教郎不得还。
粤台新柳 其四
婀娜新枝舞细腰,多连山口任风飘。期君莫恃为樊圃,脆软由来是柳条。
朝云墓十首次孙西庵先生韵 其七
满湖青草雁声春,摘尽庭兰不见君。唯对松筠听刻漏,欲书花叶寄朝云。
窗残更夜人何处,树蘸芜香鹤共闻。无复绮罗歌白日,青丝宝髻石榴裙。
寄电白广文家绘阁
一官雅淡似閒僧,独坐衙斋不数楹。白石丛中开菊径,绿筠林下布楸枰。
秋声先到铜鱼响,海月垂残珠鳖明。细忆荒鸡春夜半,马头无限别离情。
象山怀古 其二
洪武年初忆谢公,书堂西筑墨池东。高皇寸土烟消尽,谁保当时一亩宫。
江上寄陶苦子 其三
区区累结束,恨恨起长思。我行尚南国,君愁当告谁。
春芳君独惜,我自捋虬髭。两意共一心,忧多复何为。
朝云墓十首次孙西庵先生韵 其八
北邙松柏锁愁烟,望尽黄茅是海边。孤垄阴风吹宿草,出云清梵欲歌筵。
微波有恨终归海,明月无情却上天。日暮乡关何处是,亦应怀抱暗凄然。
江上寄陶苦子 其二
海犀不远水,梁燕知春归。而我连枝树,万里各天涯。
寄书尚盈袖,努力尚有辞。一展不忍读,再展泪横滋。
寿羽四邹广文 其二
吾爱君才比郑虔,词章落纸如云烟。诸生侍讲环门立,雨雪都忘满院前。
寄丹霞圆音和尚 其二
尚忆河梁饯,清霜下素秋。汐来衰草外,人上夕阳舟。
既已空诸破,应无此别愁。如何行与立,惆怅不能休。
何绛
何绛,顺庆(今四川南充市北)人。徽宗宣和间进士(清康熙《顺庆府志》卷四)。► 332篇诗文
送陈太守还燕 其一
太常祖
送郑珠江太史还朝
圭峰白云词 其二
朝云墓十首次孙西庵先生韵 其三
听泽远弟弹琴
珠崖杂咏 其二
西湖后曲 其五
绘空轩
送岑圣眉北上 其一
送岑圣眉北上 其二
留别林君卫 其四
登海潮岩
自河头入山 其四
月夜独坐寄谦长侄
哀明死事都督冲汉羽公 其二
广州竹枝辞 其三
赠杨敏叔
赠箕公新筑草阁
自电白至海安 其一
家二兄入罗浮余之循州承陈独漉珠江送别后却寄 其一
粤台新柳 其六
送叶文弟北上 其二
送沈山隐将军出镇石龙 其一
寄白山上人 其一
子夜曲 其三
留别林君卫 其三
登鼎湖山
过柴桑故城有怀陶靖节先生
越裳道中
广州竹枝辞 其七
都门病中除夕有感
花朝日社集西禅寺
广州元夜歌 其六
宿滋广上人五山精舍
赠赛娥校书 其三
送李方水掌教临皋 其二
自河头入山 其六
自河头入山 其一
数载不晤黄温如相见羊城因作是诗
琼南杂咏 其三
丹霞圆音和尚惠顾香草庄三日连宵同谦长侄作诗志喜 其三
涧上访徐昭法
杨颐斋罢官归冈州诗以送之
哭林益金
送陈六一广文赍志入都
续奁 其二
重过光半大师兰若
子夜曲 其二
葛帐
珠崖杂咏 其三
哭朱三质
合江楼前走笔送刘鳌石还广州即有太原之行
寄张超然 其二
挽陈大夫
送李方水掌教临皋 其三
琼南杂咏 其一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