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 :何绛
冬月梅花斗雪新,一枝折赠计偕人。北梅不似南梅好,灼灼先开万国春。
白山大师非台落成相对坐月
虞园留片地,抔土便成台。静夜凉风起,菩提叶叶来。
虚空呈皓月,清迥绝尘埃。了自不能寐,心心觉已灰。
老榕
肿壅盘空上,滋培天地恩。不知巢凤翥,自觉像龙蟠。
盛暑炎成戢,高天白日昏。栋梁非我任,留荫在平原。
听泽远弟弹琴
月色散庭阴,当风弹玉琴。清霜来五月,馀响出层岑。
古意幸犹在,今人岂所任。雁行虽有我,敢自托知音。
自电白至海安 其四
瘴云乍起四天低,鳷鹊飘鹞无定栖。不是据鞍凭老马,纵逢沮溺路终迷。
题湘江秋霁图 其三
数间茅屋掩秋村,地回从无车马喧。自是独醒人共弃,非关日午不开门。
孤山吊胡烈妇墓 其二
身随黄壤心何烈,冢葬青山骨亦香。却恨世间公道少,不将巾帼易冠裳。
留别林君卫 其三
去去山程复水程,离魂消尽子规声。布帆虽趁南风稳,恨不同君咏月明。
寄洪庾山
郊西篱落菜花初,五柳门前君旧居。章甫朱轮都弗羡,不知深夜著何书。
赣州晤郑珠江简讨即送之入都 其三
碧柳青槐拂短篷,都门到日又秋风。君王内殿心应喜,革履听来迥不同。
送远斋和尚还翠微 其一
陆贾城边旧识君,重逢已是法王身。名山我亦行将遍,国土归来得几人。
宿锦岩东庵呈昱微上人
东岩倚石棱,松际一镫明。云带炉烟起,人争鸟道行。
片帆归夕照,疏竹曳秋声。正有林间鞠,劳师饷落英。
太常祖
一第中朝大义彰,数将封事悟明庄。河阳邸第三千里,祇为君亲去故乡。
送李方水掌教临皋 其二
四时风物似春温,俗俭人淳古道存。此地欲愁愁不得,城边尚有买愁村。
送圆和尚还丹霞
自怜闻道寡,益怅别离情。挂席又千里,秋风雁翅城。
丹霞何日到,白露满天行。虽觉溪山异,还同一月明。
寄陶握山 其一
百峰山下石塘清,草屋萧萧亦称情。只爱素心邻曲过,新将五柳种佗城。
寄张超然 其一
白鹤峰头昔别君,音书十载两无闻。知交秋仲来南海,一道君名颊尽芬。
赠洞玄上人 其二
白发门前送汝行,堪伤十载倚闾情。寒潭有月亲须悟,正好归来唤到明。
广州元夜歌 其四
雁翅城边宝月升,星桥百道彩云凭。六榕古寺香烟起,女伴相携礼塔灯。
朝云墓十首次孙西庵先生韵 其四
南方应有未招魂,去国离家见白云。自恨频年为远客,不知何地更逢君。
江鲜野草桃花饭,宝髻香娥翡翠裙。今日春光吟不见,病煎愁绪转纷纷。
汉上寄别毛子霞
黄鹄矶边水急流,轻舠又向秣陵浮。离心托尽晴川鸟,曾入城中君听不。
何绛
何绛,顺庆(今四川南充市北)人。徽宗宣和间进士(清康熙《顺庆府志》卷四)。► 332篇诗文
广州元夜歌 其七
宿华首台
送李方水掌教临皋 其四
哭朱三质
出都谣八章
江上寄陶苦子 其三
江上酒楼口占送肇楚归冈州
过知淡叔茅亭
送林芳之敬臣叔侄归冠石山
送郑珠江太史还朝
寄白山上人 其一
广州元夜歌 其二
西湖后曲 其一
挽陈大夫
广州元夜歌 其三
寿始一上人
感秋 其七
白山上人新筑退居落成 其四
秋夜独坐有怀冈州诸子
琼南杂咏 其三
过那乌
送沈山隐将军出镇石龙 其一
惠阳竹枝辞 其二
珠崖杂咏 其三
赠李少君 其一
寄陶握山 其二
古歌 其四
村居 其五
寄寿李慧庵
琼南杂咏 其四
孤山吊胡烈妇墓 其三
送白大师入山 其一
自河头入山 其七
寒树
寄电白广文家绘阁
闻泽春弟于桃溪西偏新开绿墅先拟绝句一首寄之
西湖后曲 其七
人日作客那邕与主人王问溪赋共用东坡人日韵
送谭目衡游龙川 其二
广州元夜歌 其八
广州竹枝辞 其二
珠崖杂咏 其四
送魏之秦 其三
象山怀古 其二
赠濮澹轩
寄陶握山 其三
家二兄入罗浮余之循州承陈独漉珠江送别后却寄 其一
三城客舍喜任山有偕雨望侄至
寄敏上人
独坐柬罗颢甫胡大灵 其一
横塘曲为泽远弟池园作 其五
赠杨敏叔
粤台新柳 其六
送孟行弟北上 其二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