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 :何绛
荒园涉成趣,杂花当径侵。俗尘不到处,树色入庭深。
好鸟鸣清昼,澄澜净素心。劳师三日客,难得是知音。
寿黄母郭太君
青鸟传将七月信,瑶池树色正苍苍。蓬莱清浅秋风动,金母西来见穆王。
送岑圣眉北上 其一
日上三竿门始开,野人事事久心灰。闻君万里献书去,相送河梁不忍回。
寿崔母李太君 其一
板舆佳日适閒园,半是青童半子孙。疏竹池边开桂酒,罗浮仙液本来温。
珠崖杂咏 其五
南风轻软浪头疏,艓子开时日出初。白发老翁双桨急,蜃楼边去捕飞鱼。
续奁 其一
深宵拚胆自家行,豆蔻梢头月渐生。常恐小奴竹外过,瞰人踪迹最分明。
寄白山上人 其二
菩提树下识师初,贝叶经文手自书。僧腊渐高心渐了,又携衣钵入深居。
寄梁药亭 其二
村居闻复住芙蓉,终日吟诗对岸松。欲访草堂诵新句,水云遥隔一重重。
赠美中侍者
袈裟着破尚童年,文雅风流是皎然。浮念尽销金磬外,沉香自爇寺兰边。
山云遮寺宜裁服,溪水当门好悟禅。大笑一身六千里,久同师谢世间缘。
十六夜任肇楚邀同新沙寓楼看月
皎洁珠江月,照君江上楼。閒看沙际鹤,皓皓自为俦。
远水接青汉,凉风吹素秋。当杯须尽醉,户下即东流。
横塘曲为泽远弟池园作 其五
绿水青帘小槛幽,鲭鲂白鳊数千头。坐来莫说机心事,多恐群鱼渐远游。
引镜轩黄菊盛开赋呈主人
众卉皆摇落,一枝良可思。非关雨露德,生有岁寒姿。
无意来华屋,闲情在短篱。秋英人素重,知与夕餐宜。
琼南杂咏 其三
三年频上仲宣楼,日日题诗忆旧游。归去米囊花正好,共沽村酒擘箜篌。
送豫章梁质人入秦 其二
从来豪杰言形胜,欲塞函关祇一丸。今日车书安事此,长杨秋雨渐声寒。
挽杨烈妇二章
室中之戈,其乱孔多,妾死则那。
天穷地黑,刀光水白,断送鬼魄。
广州竹枝辞 其四
虎头日出尚曈昽,艓子齐开上大通。借问狂夫何处去,锦帆都趁五更风。
自电白至海安 其七
千峰日落客行稀,雾捲东风欲湿衣。树下老猿当涧饮,村边黄犊带禽归。
送胡云仲归豫章
忆君为新婚,我是执柯人。君年方二十,我乃仅三旬。
义气干云霄,力断东海潮。冯邓小功名,郭李殊寥寥。
可怜岁月去如驶,数茎白发鬓边起。君年亦强壮,居然抱三子。
言念匡庐好,携家归故里。匡庐之瀑数千丈,空中日照虹霓似。
羡君有兄能赋诗,亦能斗酒浇块垒。河梁此日送君行,我亦扁舟向旧京。
人生豪气久当尽,谁知老骥槽中鸣。请君兄弟上匡庐,望我负剑东南征。
赠洞玄上人 其二
白发门前送汝行,堪伤十载倚闾情。寒潭有月亲须悟,正好归来唤到明。
广州元夜歌 其五
谁家年少醉春杯,两朵桃花脸上开。侧着毡鞋双足热,钟楼西畔打毬回。
潘子登以诗扇见赠赋此答之
每开纨扇诵佳章,暑月风寒夜有光。不是昔年浮海客,珠玑安得满奚囊。
何绛
何绛,顺庆(今四川南充市北)人。徽宗宣和间进士(清康熙《顺庆府志》卷四)。► 332篇诗文
寄潘亦庶兼柬金纪时同客琼州
广州元夜歌 其十
寄黄海汤玄翼
横塘曲为泽远弟池园作 其二
入罗浮住石洞作 其二
送胡大灵携其门人与幼子作客青齐 其二
吴仲书寄惠墨莲歌以答之
犹子中木同余旅食吴门以事先归作诗示之
送圆和尚还丹霞
送沈山隐将军出镇石龙 其二
珠崖杂咏 其六
老榕
自电白至海安 其六
寿始一上人
寄张超然 其三
横塘曲为泽远弟池园作 其七
集古诗附无题
送岑圣眉北上 其二
寿月涛上人 其一
朝云墓十首次孙西庵先生韵 其二
琼南杂咏 其四
斗洞避暑伍道翼园林
经林德丛村居
独坐柬罗颢甫胡大灵 其一
自河头入山 其三
送魏之秦 其二
题湘江秋霁图 其三
花朝日社集西禅寺
留别林君卫 其二
寿崔母李太君 其三
送沈山隐将军出镇石龙 其三
题湘江秋霁图 其四
广州元夜歌 其九
出宿江门寄别任肇楚
赠杨敏叔
听泽远弟弹琴
寄丹霞圆音和尚 其一
寄小金山敏言上人
寄梁药亭太史 其四
江门会葬家节生职方
送沈山隐将军出镇石龙 其一
送人归里为其先人营葬
都门访程周量
赣州晤郑珠江简讨即送之入都 其四
送离大师入天湖
广州元夜歌 其八
自河头入山 其二
感秋 其五
子夜曲 其二
留别超上人
虎丘中秋 其六
自河头入山 其八
寄陶握山 其一
寄张超然 其一
登叔浑侄祝山园林
广州竹枝辞 其三
太常祖
古歌 其三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