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 :何绛
自修眉黛自家矜,不是檀郎唤不应。约略舞衫添一寸,纤腰如削未曾增。
广州元夜歌 其三
粤秀春山锦绣文,烧香士女日纷纷。游人背指呼鸾道,千尺飞楼插白云。
访光公兰若
路尽询樵客,名山不觉深。松声幽鹤梦,竹色淡人心。
秀顶蒙霜雪,清言亘古今。问君年几许,桐子种成琴。
广州竹枝辞 其七
送郎莫过琵琶洲,琵琶本出韩凭愁。妾自有心防触着,那知郎意在东流。
赠洞玄上人 其一
青鞋布衲法僧装,却忆当年忝雁行。今日相逢重相笑,直须指点过当阳。
广州元夜歌 其八
有情夜月上栏杆,穿入疏棂欲寐难。搔首起来窗外立,狂吟不觉又更残。
送李方水掌教临皋 其二
四时风物似春温,俗俭人淳古道存。此地欲愁愁不得,城边尚有买愁村。
自电白至海安 其八
无多篱落绕柴门,又是停车一夜村。野老偶谈征战事,我闻斯语过闻猿。
赠箕公新筑草阁
缚竹编茅倚定山,柴门曾设不须关。老僧入定宵分后,空有江楼日往还。
琼南杂咏 其二
穷溟无复雁南翔,腊月家家插稻秧。椰斝静倾粘实酒,梅花白映菊花黄。
经林德丛村居
竹窗高柳锁秋烟,君在湖中第几船。亭上不劳双鹤放,扁舟人已下前川。
家二兄入罗浮余之循州承陈独漉珠江送别后却寄 其一
雁翅逢君已隔年,一回相忆一回怜。冰姿点污何容易,白发上头不再玄。
哀明死事都督冲汉羽公 其一
裹疮阵战捍危城,国破为臣敢独生。怪得珠江江上水,至今犹作怒涛声。
自河头入山 其九
丁丁伐木昼声喧,竹里人家溪上村。青箬盖头椎髻妇,乱烟驱犊上高原。
送孟行弟北上 其二
三策天人掞俊才,锦袍新映杏花开。三年省觐知应免,刚好而翁又到来。
寄李素公
一首新诗寄所思,通衢无水鲤鱼迟。诗成自愧非奇丽,未敢劳君付雪儿。
闻泽春弟于桃溪西偏新开绿墅先拟绝句一首寄之
石路斜通薜荔墙,碧桃深闭读书堂。落花满地何曾扫,尽得游人屐齿香。
送梁药亭春州修志 其二
举世谁能学,斯人怀史才。董狐不可作,知罪尚逃哉。
文献徵殷夏,微词多定哀。谁云一邑地,知费几徘徊。
送岑圣眉北上 其一
日上三竿门始开,野人事事久心灰。闻君万里献书去,相送河梁不忍回。
仙湖客舍同野望雨望两侄赋
客斋同此夕,寒雨欲三更。白发吾衰老,青年汝弟兄。
少孤能自立,早岁负才名。叹逝伤而父,终宵寐不成。
送颖斯侄孙作幕新宁
永日衙斋客况闲,题诗为我解离颜。莫嫌尺一书难达,青鸟犹能认故山。
何绛
何绛,顺庆(今四川南充市北)人。徽宗宣和间进士(清康熙《顺庆府志》卷四)。► 332篇诗文
寿雷峰家应物大师
古歌 其三
送沈山隐将军出镇石龙 其一
登海潮岩
寄寿李慧庵
赠赛娥校书 其一
送梁药亭北上 其二
自河头入山 其五
送汪十三南湘之惠州 其一
哀明死事都督冲汉羽公 其三
送岑霍山客游江南
寿黄澹轩 其一
赠赛娥校书 其二
送远斋和尚还翠微 其一
宿离患大师禅房
广州元夜歌 其六
纸刀
十四夜西湖歌
琼南 其二
涧上访徐昭法
送圆和尚还丹霞
寿王克广
自河头入山 其八
寿月涛上人 其二
三城客舍喜任山有偕雨望侄至
送白大师入山 其二
宿滋广上人石湖精舍 其一
西湖后曲 其四
哭朱三质
拖板桥访胡星卿
寄丹霞圆音和尚 其一
留别林君卫 其三
广州元夜歌 其九
粤台新柳 其五
广州竹枝辞 其六
江上酒楼口占送肇楚归冈州
寄小金山敏言上人
寄张超然 其一
赠洞玄上人 其二
朝云墓十首次孙西庵先生韵 其八
送一株上人访海丰姚明府 其一
访胡星卿 其二
同家天木黎雨亭访六圆上人
寿羽四邹广文 其二
送吴虎泉计偕
赣州晤郑珠江简讨即送之入都 其三
十八夜多异精舍与超有上人坐月
太常祖
西湖后曲 其一
绘空轩
寿黄母郭太君
寿崔母李太君 其三
送朱子成之西粤经纪张默庵后事
华山访徐昭法
留别林君卫 其二
送江南杭简夫之肇庆 其二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