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 :何绛
桃花浪头似雪堆,艓工初从合水开。后夜月明翘首望,依稀渐见越王台。
过那乌
寒林驿上晓山晴,重得经过泪已横。云物不殊生死隔,间关终念弟兄情。
曾寻石上看枫叶,共上秋桥照水明。何事岭头人伐木,丁丁皆作断肠声。
送沈山隐将军出镇石龙 其一
仙湖街口月徘徊,暂醉兰陵酒百杯。横海勋名何足异,罗浮山色帐前来。
西湖后曲 其四
忘机亭接集鸥涯,秋月秋风事事佳。世上机心忘已尽,不知何事复伤怀。
自电白至海安 其三
黄茅障里树苍苍,问禁先须自入乡。何事村中人尽道,狐狸休惮畏豺狼。
过知淡叔茅亭
结茅溪上竹林多,小径重关挂薜萝。席处野花千点落,枕边潮水二时过。
鸦雏傍母飞低草,鼷鼠当人折短荷。知汝经年犹未出,夜来清梦近如何。
云半阁
老僧开竹阁,缥缈倚城西。松际日初上,窗间云渐低。
经教童子读,法说众生迷。不是高贤至,寻常懒下梯。
子夜曲 其二
君如天上月,余似井底鱼。愿不惜馀光,中心一照余。
赠箕公新筑草阁
缚竹编茅倚定山,柴门曾设不须关。老僧入定宵分后,空有江楼日往还。
寄陶握山 其三
白鹤峰头春月明,黄塘树里子规声。夜深独自开瑶瑟,山客谁知素女情。
寄陶握山 其二
流莺千啭柳丝长,日及芳菲满路傍。料得此时陶处士,行行且嗅野花香。
白山上人新筑退居落成 其一
茅堂新筑寺垣西,修竹千竿绕碧溪。满径落花无过客,磬声才歇鸟声啼。
自河头入山 其三
几间山店石桥西,谷口风高酒幔低。鸡黍熟时行客到,当垆风俗但凭妻。
寄敏上人
一从飞锡入青山,日日行吟水石间。昨向樵夫曾问信,隔溪遥见掩松关。
重游雷峰寺
曾礼名山兴未谖,漫摇双桨入深村。梅花带雪笼轩槛,鸥鸟随流知院门。
皓月亦知亲丈室,黄金重见布祇园。幽窗又得谈三夕,耳听应难会一言。
粤台新柳 其四
婀娜新枝舞细腰,多连山口任风飘。期君莫恃为樊圃,脆软由来是柳条。
寄白山上人 其一
昔别江城何太匆,忆师常在五更钟。缄书欲寄樵西寺,寺隔春云千万重。
十八夜多异精舍与超有上人坐月
松堂钟磬罢,疏露滴秋林。好月还终夜,明灯共此心。
方穷选胜力,不觉入山深。自笑红尘里,茫茫何处寻。
广州元夜歌 其五
谁家年少醉春杯,两朵桃花脸上开。侧着毡鞋双足热,钟楼西畔打毬回。
送岑圣眉北上 其一
日上三竿门始开,野人事事久心灰。闻君万里献书去,相送河梁不忍回。
自电白至海安 其八
无多篱落绕柴门,又是停车一夜村。野老偶谈征战事,我闻斯语过闻猿。
何绛
何绛,顺庆(今四川南充市北)人。徽宗宣和间进士(清康熙《顺庆府志》卷四)。► 332篇诗文
大通访迹删和尚 其一
续奁 其二
经林德丛村居
寿雷峰家应物大师
寿黄母郭太君
自电白至海安 其四
寄张超然 其三
泰山无字碑
自河头入山 其一
寄李素公
广州元夜歌 其一
自电白至海安 其九
寄张超然 其一
家二兄入罗浮余之循州承陈独漉珠江送别后却寄 其一
送叶文弟北上 其二
冬草
石浪园 其二
广州元夜歌 其九
赠禅起上人
惠阳竹枝辞 其五
寄梁药亭太史 其四
寿月涛上人 其二
广州竹枝辞 其八
自河头入山 其四
留别超上人
引镜轩黄菊盛开赋呈主人
癸未始秋得丹霞愿来大师书并惠木樨饯作此答之 其二
寄梁药亭太史 其三
客中送王本直归广州 其二
寄张超然 其二
赠杨敏叔
送梁药亭春州修志 其二
寿王克广
送白大师入山 其二
送谭目衡游龙川 其二
广州竹枝辞 其三
送白大师入山 其一
赠洞玄上人 其一
自电白至海安 其五
寒树
饶平留别陈巩宁
琼南 其二
宿滋广上人五山精舍
送黎雨亭之惠阳时余将有琼州之行
自电白至海安 其十
癸未始秋得丹霞愿来大师书并惠木樨饯作此答之 其一
寄容廷恂 其二
子夜曲 其一
华山访徐昭法
小浮山
哀明死事都督冲汉羽公 其一
送江南杭简夫之肇庆 其一
过柴桑故城有怀陶靖节先生
寿崔母李太君 其一
犹子中木同余旅食吴门以事先归作诗示之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