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 :何绛
君如天上月,余似井底鱼。愿不惜馀光,中心一照余。
癸未始秋得丹霞愿来大师书并惠木樨饯作此答之 其一
云月未常殊,溪山各自居。怀师不可见,独坐对窗虚。
杖履别来久,道心日以疏。不缘新雁至,安得入秋书。
寄陶握山 其一
百峰山下石塘清,草屋萧萧亦称情。只爱素心邻曲过,新将五柳种佗城。
赠桃溪主人新宠 其二
或时小饮醉颜酡,一寸横波转顾多。善谑乱□□薄技,几翻因笑不成歌。
十八夜多异精舍与超有上人坐月
松堂钟磬罢,疏露滴秋林。好月还终夜,明灯共此心。
方穷选胜力,不觉入山深。自笑红尘里,茫茫何处寻。
自电白至海安 其七
千峰日落客行稀,雾捲东风欲湿衣。树下老猿当涧饮,村边黄犊带禽归。
汉上寄别毛子霞
黄鹄矶边水急流,轻舠又向秣陵浮。离心托尽晴川鸟,曾入城中君听不。
赠洞玄上人 其二
白发门前送汝行,堪伤十载倚闾情。寒潭有月亲须悟,正好归来唤到明。
送詹仙舟计偕 其一
千腋狐裘赭白骄,关门风雪正萧萧。鴐鹅天上先传信,万乘应逢廿四桥。
粤台新柳 其五
珠海西流入柳坡,年年春色最先过。虽然枝叶垂垂密,菀柳从今不用歌。
入罗浮住石洞作
清晨策高足,游我罗与浮。投身入石洞,暂息石上楼。
流览先贤迹,道德良难俦。日夕凉风至,深谷有馀秋。
自吟还自咏,兹事复何求。
西湖后曲 其二
栖禅寺口月明时,欲系扁舟限柳丝。岂是薄情离别易,亏人折尽路头枝。
集南园五先生祠 其一
明月正当户,良朋共此时。昔人不可作,大雅鲜能追。
忽睹师中律,难观霸上儿。因君发长叹,流俗竟如斯。
自河头入山 其十
绝巘层峦若上天,朝昏常共鸟争先。肩舆下阪逢虾蟹,又听潮声到海边。
同家天木黎雨亭访六圆上人
枳花树树啼春鸟,梅子青青客到来。清磬一声山屐响,白头僧把寺门开。
吴门送契如竹仙两大师归粤
真僧本无著,何事只怀归。好是梅花路,犹堪放钵衣。
一心能自了,双锡任时飞。计日还山寺,庭前雪渐霏。
过柴桑故城有怀陶靖节先生
清晨入左蠡,薄暮柴桑城。夙昔怀高风,悠然望玉京。
田园久已没,三径草纵横。蝉鸣在高树,和风送清声。
斯人不可见,山水有馀情。嗟予虽不敏,颇轻世上名。
缅维千古人,怀抱辄相倾。
经林德丛村居
竹窗高柳锁秋烟,君在湖中第几船。亭上不劳双鹤放,扁舟人已下前川。
冬草
行尽天涯路,年年见汝衰。谁能摇落后,犹有雪霜姿。
寂寞何人顾,芳荣暗自期。平原一睇望,殊作塞垣思。
朝云墓十首次孙西庵先生韵 其八
北邙松柏锁愁烟,望尽黄茅是海边。孤垄阴风吹宿草,出云清梵欲歌筵。
微波有恨终归海,明月无情却上天。日暮乡关何处是,亦应怀抱暗凄然。
横塘曲为泽远弟池园作 其四
水碧沙明静不流,蓑衣閒上木兰舟。鲈鱼钓得长盈尺,脍就银丝玉碗浮。
何绛
何绛,顺庆(今四川南充市北)人。徽宗宣和间进士(清康熙《顺庆府志》卷四)。► 332篇诗文
寄洪庾山
送孟行弟北上 其二
宿锦岩东庵呈昱微上人
斗洞避暑伍道翼园林
丹霞圆音和尚惠顾香草庄三日连宵同谦长侄作诗志喜 其三
西湖后曲 其四
送白大师入山 其一
赠赛娥校书 其二
九江再访岑金纪不遇
三城留别野望雨望两侄与任山有同赋
自电白至海安 其九
送汪十三南湘之惠州 其一
寿月涛上人 其一
云半阁
送孟行弟北上 其一
送魏之秦 其二
送沈山隐将军出镇石龙 其三
丙寅春三月叶端五招饮后山寿燕亭
送豫章梁质人入秦 其二
村居 其五
广州元夜歌 其十
宿胡大灵水斋
留别超上人
西湖后曲 其五
大通访迹删和尚 其一
送江南杭简夫之肇庆 其二
琼南杂咏 其一
古歌 其六
送郑珠江太史还朝
赣州晤郑珠江简讨即送之入都 其三
登叔浑侄祝山园林
赠赛娥校书 其一
癸未始秋得丹霞愿来大师书并惠木樨饯作此答之 其二
自电白至海安 其二
江上寄陶苦子 其三
登鼎湖山
寄懿士侄时馆罗浮之梅花村此余时在海南诗也
访光公兰若
琼南 其二
寿文昌林君卫 其一
感秋 其六
惠阳竹枝辞 其二
横塘曲为泽远弟池园作 其七
纸刀
海幢访角子和尚
宿诃林写蕉轩呈白大师
送离大师入石洞
赠禅起上人
寿王克广
赠赛娥校书 其三
任肇楚下第归冈州诗以寄之时重阳后一日 其一
哀明死事都督冲汉羽公 其一
送梁药亭北上 其二
送魏之秦 其三
点头石
自电白至海安 其八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