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 :何绛
军败群僚入海居,惟君殉难一家俘。当时多少文臣在,记得寒窗读史无。
元日黄鹤楼留别毛子霞
楚国轻阴雨欲稀,岁朝高倚鹤楼扉。城边巴水为西郭,席处江云上布衣。
春酒畏寒知渐老,旅人频叹念将归。怜君别后重过此,空有杨花旦暮飞。
惠阳竹枝辞 其四
烟霞桥出鳄湖边,一道垂杨入野田。郎骑白马来殊好,鳄怪伤人是浪传。
送吴虎泉计偕
老去但依良友乐,如君万里计偕何。文章况是惊人句,此别应知岁月多。
斗洞避暑伍道翼园林
閒园半亩倚江隈,尽日潮声相往来。石路转经花下入,柴门先见浪中开。
数行疏雨侵书幌,五月微寒入酒杯。世上炎蒸何处避,不妨潦倒醉佳醅。
自电白至海安 其四
瘴云乍起四天低,鳷鹊飘鹞无定栖。不是据鞍凭老马,纵逢沮溺路终迷。
寄寿李慧庵
黄冠高隐粤江湄,中岁功名付奕棋。筑就一楼供佛母,教成二子客儒师。
堂中宾客何曾识,箧里钱刀尽欲施。降日孟陬先正则,年年椒酒寿千卮。
广州竹枝辞 其二
月泉寺口月明时,一叠秋风一叠词。今夜思君不得见,坐看孤月上高枝。
寄陶握山 其三
白鹤峰头春月明,黄塘树里子规声。夜深独自开瑶瑟,山客谁知素女情。
续奁 其二
见欢蹋影夜窗边,暂歇琵琶不上弦。自觉语言殊不细,东姑犹喜尚痴眠。
集古诗附无题
梳洗楼前粉暗铺,思君犹似掌中珠。愁机懒织同心豆,芳沼徒看比目鱼。
喧梦却嫌莺语老,邀欢不厌柳条初。从来乐事关身少,肠断萧娘一纸书。
尺木桥
盈盈水一方,携手上河梁。荷叶齐人半,月光随板长。
隐同疏磬过,若共逝川忙。叹息如斯水,令余心事伤。
送陈六一广文赍志入都
一身万里系遗编,直北千峰驿路悬。薄海春秋从此日,微词褒贬属何年。
阙文尚喜吾犹及,言礼无徵古已然。莫怪史臣慎笔墨,忠魂偏起后人怜。
郊居 其二
独向阶前立,凉风吹素襟。花开如有约,鹤去似无心。
出海帆过港,经山雨入林。柴门长自掩,饮酒复弹琴。
寄梁药亭太史 其三
玉轸六莹琴,纱窗弹夜深。如何山水志,迸出庙廊心。
素月经银汉,閒情在翠林。几时花下路,缓步一相寻。
中散大夫祖
十载心知莽伪真,松兹一谪见纯臣。可怜廉吏廉何甚,身后衣冠尚与人。
宿滋广上人五山精舍
微风起山上,竹榻觉寒增。烟彻三生梦,心清一夜灯。
逃禅尘外客,入定月中僧。好是阶前菊,沁人香且澄。
圭峰白云词 其二
昨上峰头马鬣新,由来至孝格穹旻。试看云影离还合,何似徐郎母子亲。
挽杨烈妇二章
室中之戈,其乱孔多,妾死则那。
天穷地黑,刀光水白,断送鬼魄。
远公自石桥精舍罢讲初归作
松花久向云中食,黄叶无端逐水流。尘世是非何处尽,归来犹及小山秋。
送白大师入山 其二
问师何所适,乃在樵山阴。古寺千章木,閒云一片心。
折花惊晓蚁,出食下幽禽。日夕惟清梵,因风度远林。
何绛
何绛,顺庆(今四川南充市北)人。徽宗宣和间进士(清康熙《顺庆府志》卷四)。► 332篇诗文
朝云墓十首次孙西庵先生韵 其六
横塘曲为泽远弟池园作 其二
寿文昌林君卫 其一
诃林客夜柬任肇楚时寓珠江江上
琼南 其二
赠洞玄上人 其二
送颖斯侄孙作幕新宁
冬草
古歌 其二
闻泽春弟于桃溪西偏新开绿墅先拟绝句一首寄之
广州元夜歌 其一
送离大师入天湖
哀明死事都督冲汉羽公 其三
宿锦岩东庵呈昱微上人
访胡星卿 其二
西湖曲 其五
留别林君卫 其四
粤台新柳 其六
寄白山上人 其二
寄小金山敏言上人
自河头入山 其九
子夜曲 其一
秋夜独坐有怀冈州诸子
客中送王本直归广州 其二
自河头入山 其四
珠崖杂咏 其四
都门病中除夕有感
哀明死事都督冲汉羽公 其一
宿离患大师禅房
同家天木黎雨亭访六圆上人
寄岑金纪时客琼南 其二
出宿江门寄别任肇楚
挽陈大夫
经林德丛村居
赠杨敏叔
送沈山隐将军出镇石龙 其三
寄张超然 其一
广州元夜歌 其三
送陈太守还燕 其一
赣州晤郑珠江简讨即送之入都 其四
宿胡大灵水斋
江上寄陶苦子 其一
寿崔母李太君 其三
广州元夜歌 其九
过柴桑故城有怀陶靖节先生
粤台新柳 其四
粤台新柳 其一
寄梁药亭太史 其四
送迹删上人入西宁 其二
赠海幢慧轮大师
自河头入山 其二
感秋 其七
赠少年李道士
朝云墓十首次孙西庵先生韵 其二
自电白至海安 其九
孤山吊胡烈妇墓 其一
送江南杭简夫之肇庆 其二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