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 :何绛
十五儿郎满面春,槟榔嚼罢露朱唇。越罗衫袖笼瓜子,玉指分开渡与人。
犹子中木同余旅食吴门以事先归作诗示之
五千里外初为客,一棹还乡秋又深。诸父已伤歧路别,双亲应慰倚闾心。
登临戒慎称贤子,言语温恭是德音。归去家园长物在,梅花依旧满疏林。
诃林客夜柬任肇楚时寓珠江江上
故人江上住,相望隔城东。开阁读书夜,方予小梦通。
泽兰当水槛,秋桂起天风。何以赠君子,芬芳无乃同。
拖板桥访胡星卿
板桥东去入孤村,夹岸春云带小轩。疏竹叶边斜有路,碧桃花下正开门。
心閒久薄公卿贵,身隐仍愁姓字尊。鸡黍款留长日语,野田相送出黄昏。
登鼎湖山
晓日犹未上,笋舆行渐光。山从百丈岭,路绕九回肠。
出谷鸟争道,入溪云触裳。才闻钟磬动,吾已觉花香。
送吴虎泉计偕
老去但依良友乐,如君万里计偕何。文章况是惊人句,此别应知岁月多。
赠少年李道士
手持二尺黄金简,旧有传家道德经。吉日天坛朝北斗,少年原是老人星。
郊居 其二
独向阶前立,凉风吹素襟。花开如有约,鹤去似无心。
出海帆过港,经山雨入林。柴门长自掩,饮酒复弹琴。
广州元夜歌 其七
堂上鸣琴百务休,美人何处不风流。家家弦诵寻常事,最是花时月满楼。
寿黄澹轩 其一
人日新莺树树回,觥船交错绮筵开。梅花正傍君头白,喜得清香岁岁来。
登海潮岩
岧峣石室倚沧溟,渐上秋山兴渐增。峭壁倒悬梯两道,小窗斜见浪千层。
人踪绝处逢猴酒,鸟道通时接禹藤。最喜徵徭犹未到,杖藜閒日不妨登。
经林德丛村居
竹窗高柳锁秋烟,君在湖中第几船。亭上不劳双鹤放,扁舟人已下前川。
寄寿李慧庵
黄冠高隐粤江湄,中岁功名付奕棋。筑就一楼供佛母,教成二子客儒师。
堂中宾客何曾识,箧里钱刀尽欲施。降日孟陬先正则,年年椒酒寿千卮。
赠桃溪主人新宠 其一
粉朱赤白不容加,洛浦分明上晓霞。薄发千条长委地,何人不共惜名花。
寿广慧上人
白发蓬松老古锥,诸方参遍也无疑。归来稳坐尖头屋,破衲萧萧识者谁。
闻泽春弟于桃溪西偏新开绿墅先拟绝句一首寄之
石路斜通薜荔墙,碧桃深闭读书堂。落花满地何曾扫,尽得游人屐齿香。
寄梁药亭太史 其四
供奉常开馆,频徵绝妙词。应刘才盖代,元白少逢时。
选伎吹匏管,清歌出柳丝。从容觞政下,惟爱漏声迟。
送陈六一广文赍志入都
一身万里系遗编,直北千峰驿路悬。薄海春秋从此日,微词褒贬属何年。
阙文尚喜吾犹及,言礼无徵古已然。莫怪史臣慎笔墨,忠魂偏起后人怜。
任肇楚下第归冈州诗以寄之时重阳后一日 其一
众芳摇落西风里,霜叶如花斗艳时。遥忆故交明月夜,等闲吹笛拟桓伊。
琼南杂咏 其四
杏花桃萼领春风,一片朝霞照眼红。却忆小山丛桂长,年年空自笑山翁。
寄敏上人
一从飞锡入青山,日日行吟水石间。昨向樵夫曾问信,隔溪遥见掩松关。
何绛
何绛,顺庆(今四川南充市北)人。徽宗宣和间进士(清康熙《顺庆府志》卷四)。► 332篇诗文
送岑霍山客游江南
自河头入山 其十
涧上访徐昭法
送魏之秦 其二
送白大师入山 其二
同家天木黎雨亭访六圆上人
珠崖杂咏 其三
惠阳竹枝辞 其二
潘子登以诗扇见赠赋此答之
朝云墓十首次孙西庵先生韵 其四
寄白山上人 其二
重游雷峰寺
寄会同广文吴惠远 其一
寄梁药亭太史 其三
任肇楚下第归冈州诗以寄之时重阳后一日 其二
广州元夜歌 其四
朝云墓十首次孙西庵先生韵 其一
远公自石桥精舍罢讲初归作
冬草
赠杨敏叔
越裳道中
哭黄同五
出宿江门寄别任肇楚
白山上人新筑退居落成 其四
朝云墓十首次孙西庵先生韵 其十
赣州晤郑珠江简讨即送之入都 其二
题湘江秋霁图 其三
朝云墓十首次孙西庵先生韵 其二
寿羽四邹广文 其二
送豫章梁质人入秦 其二
感秋 其八
自河头入山 其九
象山怀古 其二
送胡云仲归豫章
自电白至海安 其六
留别林君卫 其四
留别超上人
寄岑金纪时客琼南 其二
送孟行弟北上 其二
寄丹霞圆音和尚 其一
云半阁
珠崖杂咏 其四
送叶文弟北上 其二
集古诗附无题
送林芳之敬臣叔侄归冠石山
送迹删上人入西宁 其二
子夜曲 其一
月夜独坐寄谦长侄
君马黄为载生二叔祖生日
丹霞圆音和尚惠顾香草庄三日连宵同谦长侄作诗志喜 其三
宿华首台
赠赛娥校书 其三
题湘江秋霁图 其一
独坐柬罗颢甫胡大灵 其一
西湖曲 其五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