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 :何绛
区区累结束,恨恨起长思。我行尚南国,君愁当告谁。
春芳君独惜,我自捋虬髭。两意共一心,忧多复何为。
自河头入山 其六
野棠花谢水无声,旧殿荒凉禾黍生。故老尚能遮道语,鹃啼无夜不三更。
送离大师入石洞
罗浮高万丈,缥缈在东方。云雪藏精舍,天人待法王。
饥餐林下菌,闲梦瀑边床。别去何消息,梅花闻处香。
送林芳之敬臣叔侄归冠石山
二阮还山去,予将渡海时。舟车虽异路,怀抱尚如斯。
吾道久为客,他人安得知。路难君莫叹,险极渐成夷。
留别超上人
石路沿溪杂鸟群,枫林过尽岭头分。三秋有客来红叶,一夕同师从白云。
山果暗从霜里落,兽香静向月中焚。无端又下严城去,清梵疏钟渐不闻。
寄懿士侄时馆罗浮之梅花村此余时在海南诗也
远游殊未返,閒坐向秋山。得汝罗浮信,开余岛屿颜。
明珰摇酒市,绿醑酌花间。莫恋佳人意,经宵尚不还。
登叔浑侄祝山园林
山桥通断岸,树杪见高台。松子当窗落,渔歌渡海来。
烟霞藏洞壑,云物净氛埃。虽去嬴秦远,桃花未可栽。
访胡星卿 其二
茅屋虽不广,乃有琴与书。相别十馀载,今来正夏初。
令言畅我怀,竹风吹我裾。酌我以旨酒,荐以盘中鱼。
君歌我载和,我歌愧不如。但求声相应,岂必锱与铢。
广州元夜歌 其一
穗石春明古洞开,绛花千树布香街。绿舆来往穿花市,半揭珠帘露绣鞋。
白山上人新筑退居落成 其四
满目平田飞鹧鸪,晚风斜日好相呼。白头老衲当窗坐,眼处闻声会得无。
子夜曲 其一
仰首望郎至,低头苦相思。安得为桐叶,与子生不离。
挽杨烈妇二章
室中之戈,其乱孔多,妾死则那。
天穷地黑,刀光水白,断送鬼魄。
送陈六一广文赍志入都
一身万里系遗编,直北千峰驿路悬。薄海春秋从此日,微词褒贬属何年。
阙文尚喜吾犹及,言礼无徵古已然。莫怪史臣慎笔墨,忠魂偏起后人怜。
惠阳竹枝辞 其二
侬家住在西湖边,暮暮朝朝得见莲。恨杀昨宵无赖雨,水深寻藕总无缘。
寄丹霞圆音和尚 其二
尚忆河梁饯,清霜下素秋。汐来衰草外,人上夕阳舟。
既已空诸破,应无此别愁。如何行与立,惆怅不能休。
花朝日社集西禅寺
一从兵革后,大雅久云衰。声气如今日,风流宛在兹。
泠泠春夜涧,濯濯柳初枝。何以裁诗句,清新倘似之。
送颖斯侄孙作幕新宁
永日衙斋客况闲,题诗为我解离颜。莫嫌尺一书难达,青鸟犹能认故山。
感秋 其四
千载良谋何太劳,夕阳城下水滔滔。古来难得刘弘度,十六王头授佩刀。
过那乌
寒林驿上晓山晴,重得经过泪已横。云物不殊生死隔,间关终念弟兄情。
曾寻石上看枫叶,共上秋桥照水明。何事岭头人伐木,丁丁皆作断肠声。
郊居 其二
独向阶前立,凉风吹素襟。花开如有约,鹤去似无心。
出海帆过港,经山雨入林。柴门长自掩,饮酒复弹琴。
云半阁
老僧开竹阁,缥缈倚城西。松际日初上,窗间云渐低。
经教童子读,法说众生迷。不是高贤至,寻常懒下梯。
何绛
何绛,顺庆(今四川南充市北)人。徽宗宣和间进士(清康熙《顺庆府志》卷四)。► 332篇诗文
粤台新柳 其一
珠崖杂咏 其三
孤山吊胡烈妇墓 其二
送沈山隐将军出镇石龙 其二
寄容廷恂 其二
自电白至海安 其八
饶平留别陈巩宁
赠桃溪主人新宠 其一
哀明死事都督冲汉羽公 其三
西湖曲 其五
广州竹枝辞 其五
自河头入山 其二
宿锦岩东庵呈昱微上人
宿冲虚观
登海潮岩
竹榻
送岑霍山客游江南
送吴虎泉计偕
题湘江秋霁图 其三
自河头入山 其五
自河头入山 其九
送岑圣眉北上 其二
送谭目衡游龙川 其二
赠赛娥校书 其三
集古诗附无题
犹子中木同余旅食吴门以事先归作诗示之
朝云墓十首次孙西庵先生韵 其三
冬草
西湖后曲 其四
太常祖
自电白至海安 其一
自河头入山 其四
寿黄母郭太君
珠崖杂咏 其五
自电白至海安 其十
宿离患大师禅房
古歌 其三
癸未始秋得丹霞愿来大师书并惠木樨饯作此答之 其一
丹霞圆音和尚惠顾香草庄三日连宵同谦长侄作诗志喜 其三
寄陶握山 其三
寿始一上人
送孟行弟北上 其二
哀明死事都督冲汉羽公 其二
十四夜西湖歌
淀心亭
登鼎湖山
续奁 其二
寿王克广
古歌 其二
送一株上人访海丰姚明府 其一
四出梅关
送白大师入山 其一
鼎湖客夜呈湛慈和尚
子夜曲 其二
古歌 其六
涧上访徐昭法
寿文昌林君卫 其一
听泽远弟弹琴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