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 :何绛
见欢蹋影夜窗边,暂歇琵琶不上弦。自觉语言殊不细,东姑犹喜尚痴眠。
赠赛娥校书 其二
自修眉黛自家矜,不是檀郎唤不应。约略舞衫添一寸,纤腰如削未曾增。
送岑圣眉北上 其一
日上三竿门始开,野人事事久心灰。闻君万里献书去,相送河梁不忍回。
惠阳竹枝辞 其一
惠阳城南浪似雷,惠阳城东江水来。嘱郎莫学双江水,一合千年去不回。
白山上人新筑退居落成 其四
满目平田飞鹧鸪,晚风斜日好相呼。白头老衲当窗坐,眼处闻声会得无。
潘子登以诗扇见赠赋此答之
每开纨扇诵佳章,暑月风寒夜有光。不是昔年浮海客,珠玑安得满奚囊。
将归北田家蒲涧携酒同诸子云峰饯别
万树苍松下,一筵萧寺边。晚风吹不断,离思满青天。
鲁酒勿云薄,醇醪有众贤。明朝挂帆去,独诵宠行篇。
泰山无字碑
秦帝东封出奉符,天孙碑碣倚云孤。当年尚未经坑火,此日如何一字无。
送沈山隐将军出镇石龙 其一
仙湖街口月徘徊,暂醉兰陵酒百杯。横海勋名何足异,罗浮山色帐前来。
孤山吊胡烈妇墓 其二
身随黄壤心何烈,冢葬青山骨亦香。却恨世间公道少,不将巾帼易冠裳。
十六夜任肇楚邀同新沙寓楼看月
皎洁珠江月,照君江上楼。閒看沙际鹤,皓皓自为俦。
远水接青汉,凉风吹素秋。当杯须尽醉,户下即东流。
赠桃溪主人新宠 其二
或时小饮醉颜酡,一寸横波转顾多。善谑乱□□薄技,几翻因笑不成歌。
留别林君卫 其二
连宵风雨尚联床,乍听荒鸡便束装。他夜梦魂还到此,故人门巷最难忘。
越裳道中
路转斜阳入翠微,轻车只与鸟争飞。春风共看王孙草,南北游人总未归。
访光公兰若
路尽询樵客,名山不觉深。松声幽鹤梦,竹色淡人心。
秀顶蒙霜雪,清言亘古今。问君年几许,桐子种成琴。
自电白至海安 其六
渐入深林瘴渐多,闻声始觉有人过。高天久矣人难问,蓁莽何劳更作罗。
送林芳之敬臣叔侄归冠石山
二阮还山去,予将渡海时。舟车虽异路,怀抱尚如斯。
吾道久为客,他人安得知。路难君莫叹,险极渐成夷。
西湖后曲 其四
忘机亭接集鸥涯,秋月秋风事事佳。世上机心忘已尽,不知何事复伤怀。
寒树
空山冬气合,孤干欲如何。响处不惊梦,霜声到地多。
往来禽寂寂,高下月峨峨。独立那堪对,洞庭怀暮波。
广州竹枝辞 其七
送郎莫过琵琶洲,琵琶本出韩凭愁。妾自有心防触着,那知郎意在东流。
江上寄陶苦子 其二
海犀不远水,梁燕知春归。而我连枝树,万里各天涯。
寄书尚盈袖,努力尚有辞。一展不忍读,再展泪横滋。
何绛
何绛,顺庆(今四川南充市北)人。徽宗宣和间进士(清康熙《顺庆府志》卷四)。► 332篇诗文
留别林君卫 其三
寿王克广
送黎雨亭之惠阳时余将有琼州之行
拖板桥访胡星卿
送任山有归冈州
子夜曲 其一
寄白山上人 其二
虎丘中秋 其一
引镜轩黄菊盛开赋呈主人
白山上人新筑退居落成 其一
题湘江秋霁图 其三
西湖后曲 其七
纸刀
饶平留别陈巩宁
朝云墓十首次孙西庵先生韵 其三
宿滋广上人五山精舍
登叔浑侄祝山园林
送孟行弟北上 其二
送迹删上人入西宁 其二
送圆和尚还丹霞
淀心亭
广州竹枝辞 其四
丹霞圆音和尚惠顾香草庄三日连宵同谦长侄作诗志喜 其三
广州元夜歌 其二
赠洞玄上人 其二
家二兄入罗浮余之循州承陈独漉珠江送别后却寄 其一
宿诃林写蕉轩呈白大师
广州元夜歌 其十
寄会同广文吴惠远 其一
吴门送契如竹仙两大师归粤
赠少年李道士
赠濮澹轩
感秋 其七
哀明死事都督冲汉羽公 其一
粤台新柳 其四
涧上访徐昭法
感秋 其四
惠阳竹枝辞 其三
虎丘中秋 其六
自河头入山 其一
癸未始秋得丹霞愿来大师书并惠木樨饯作此答之 其一
哭朱三质
九江再访岑金纪不遇
君马黄为载生二叔祖生日
送离大师入石洞
题湘江秋霁图 其一
中散大夫祖
孤山吊胡烈妇墓 其一
远公自石桥精舍罢讲初归作
数载不晤黄温如相见羊城因作是诗
葛帐
送吴虎泉计偕
寄敏上人
送谭目衡游龙川 其二
石浪园 其二
自河头入山 其二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