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 :何绛
梳洗楼前粉暗铺,思君犹似掌中珠。愁机懒织同心豆,芳沼徒看比目鱼。
喧梦却嫌莺语老,邀欢不厌柳条初。从来乐事关身少,肠断萧娘一纸书。
寿月涛上人 其二
蒲团定后夜风清,钟磬不鸣江月鸣。百八念珠齐放下,本来无灭亦无生。
寿崔母李太君 其三
阿母层楼傍水汀,由来仙媛乐沧溟。试言震泽包山妇,或住湘江或洞庭。
访光公兰若
路尽询樵客,名山不觉深。松声幽鹤梦,竹色淡人心。
秀顶蒙霜雪,清言亘古今。问君年几许,桐子种成琴。
涧上访徐昭法
君子居涧上,萧条罕人迹。闭户三十载,亲旧多閒隔。
咏歌怀古人,笔墨聊自适。我从远方来,叩门访幽寂。
主人感旧游,招邀入方宅。殷勤慰久离,开尊坐孤石。
酒尽复弹琴,弦悲声更迫。秋霜忽满堂,凄风动门席。
主宾相顾盼,但为长啧啧。
广州元夜歌 其四
雁翅城边宝月升,星桥百道彩云凭。六榕古寺香烟起,女伴相携礼塔灯。
送一株上人访海丰姚明府 其一
两岸青山啼鹧鸪,船头白发僧跏趺。凭谁借得云林笔,一抹春江老衲图。
都门病中除夕有感
疏钟急雪暗相和,漏尽其如不寐何。老至渐知贫境乐,病来方惜壮年过。
空斋入夜镫光减,寒梦还家岁晏多。寂寞床头唯药草,半冬憔悴帝城阿。
西湖后曲 其七
孤山山上吊孤忠,难听高秋半夜风。叔父山河今已改,留都虽捷亦成空。
珠崖杂咏 其五
南风轻软浪头疏,艓子开时日出初。白发老翁双桨急,蜃楼边去捕飞鱼。
江门会葬家节生职方
间关历尽见冰操,誓死疆场敢告劳。殓日冠裳州刺史,葬时碑碣汉兵曹。
素车并是生前客,残仗犹馀阵上旄。此去厓门应未远,凄风难听夜间涛。
赠李少君 其一
香车曾记入门时,萼绿梅花始上枝。薄发千条初覆额,为郎搦管写乌丝。
哭黄同五
寒风淅淅素帷开,生死交情心重催。二老白头犹反服,三孤黄口歉成哀。
哺乌尚歉生前愿,鵩鸟何期岁尽来。知汝夜台悲痛绝,且含红泪奠三杯。
广州竹枝辞 其七
送郎莫过琵琶洲,琵琶本出韩凭愁。妾自有心防触着,那知郎意在东流。
寿王克广
英雄豪杰自天生,座上兵书拥百城。家本琅琊为旧族,筵开玳瑁按新声。
全才文武推冰玉,盛世科名属弟兄。欲伴赤松犹有待,留侯当日已功成。
赠桃溪主人新宠 其二
或时小饮醉颜酡,一寸横波转顾多。善谑乱□□薄技,几翻因笑不成歌。
惠阳竹枝辞 其一
惠阳城南浪似雷,惠阳城东江水来。嘱郎莫学双江水,一合千年去不回。
赠赛娥校书 其三
风流子美不寻常,老大犹怜黄四娘。江橘垂垂如赤日,味浓偏在饱风霜。
宿华首台
山楼依竹半,静夜更相宜。客梦正甜处,溪流无已时。
此心何所似,兹意与谁知。钟磬忽然动,窗云片片移。
送离大师入石洞
罗浮高万丈,缥缈在东方。云雪藏精舍,天人待法王。
饥餐林下菌,闲梦瀑边床。别去何消息,梅花闻处香。
寄张超然 其三
相逢閒忆旅金阊,白发惭余老楚狂。得意雁书应莫惜,北田路不过衡阳。
何绛
何绛,顺庆(今四川南充市北)人。徽宗宣和间进士(清康熙《顺庆府志》卷四)。► 332篇诗文
续奁 其一
自电白至海安 其四
琼南杂咏 其四
三城客舍喜任山有偕雨望侄至
送胡大灵携其门人与幼子作客青齐 其二
古歌 其六
冬草
西湖后曲 其五
寄丹霞圆音和尚 其一
宿离患大师禅房
广州元夜歌 其七
子夜曲 其二
广州竹枝辞 其六
太常祖
送李方水掌教临皋 其四
惠阳竹枝辞 其五
江上寄陶苦子 其三
寄岑金纪时客琼南 其二
古歌 其三
过知淡叔茅亭
寄李素公
广州元夜歌 其八
寄张超然 其一
感秋 其五
古歌 其五
丹霞圆音和尚惠顾香草庄三日连宵同谦长侄作诗志喜 其三
自电白至海安 其九
留别林君卫 其二
集古诗附无题
淀心亭
象山怀古 其二
感秋 其六
吴门送契如竹仙两大师归粤
送陈六一广文赍志入都
横塘曲为泽远弟池园作 其四
哭林益金
朝云墓十首次孙西庵先生韵 其一
寿广慧上人
广州元夜歌 其十
十八夜多异精舍与超有上人坐月
杨颐斋罢官归冈州诗以送之
寿黄澹轩 其一
西湖后曲 其二
寄白山上人 其一
珠崖杂咏 其六
珠崖杂咏 其四
琼南 其二
感秋 其七
入粤始祖
过那乌
惠阳竹枝辞 其四
犹子中木同余旅食吴门以事先归作诗示之
潘子登以诗扇见赠赋此答之
广州元夜歌 其三
琼南杂咏 其三
花朝日社集西禅寺
朝云墓十首次孙西庵先生韵 其八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