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 :何绛
丁丁伐木昼声喧,竹里人家溪上村。青箬盖头椎髻妇,乱烟驱犊上高原。
犹子中木同余旅食吴门以事先归作诗示之
五千里外初为客,一棹还乡秋又深。诸父已伤歧路别,双亲应慰倚闾心。
登临戒慎称贤子,言语温恭是德音。归去家园长物在,梅花依旧满疏林。
汉上寄别毛子霞
黄鹄矶边水急流,轻舠又向秣陵浮。离心托尽晴川鸟,曾入城中君听不。
送郑珠江太史还朝
榆树今朝见,秋风满海涯。故人贤太史,倚棹入京华。
江上一杯酒,盘中七月瓜。离筵殊朴略,谅我是田家。
子夜曲 其三
清江何所有,红豆生其涯。形影虽在迩,朝夕两相思。
广州元夜歌 其三
粤秀春山锦绣文,烧香士女日纷纷。游人背指呼鸾道,千尺飞楼插白云。
拖板桥访胡星卿
板桥东去入孤村,夹岸春云带小轩。疏竹叶边斜有路,碧桃花下正开门。
心閒久薄公卿贵,身隐仍愁姓字尊。鸡黍款留长日语,野田相送出黄昏。
珠崖杂咏 其二
箬笠青裙一八姩,丹唇墨齿尽堪怜。外人不谙蛮言语,祇见槟榔满口边。
寿黄母郭太君
青鸟传将七月信,瑶池树色正苍苍。蓬莱清浅秋风动,金母西来见穆王。
虎丘中秋 其六
白公堤上月徘徊,海涌峰前众乐催。不尽游人谁复识,吹箫或有市中来。
哭林益金
可怜白发泪如冰,生死交情却少能。载酒习家前夜友,舆尸萧寺远山僧。
阴风一路飘行穗,萤火三更杂殓灯。闻说管弦犹未散,高台独汝不重登。
自电白至海安 其二
春云过处行犹湿,岭树晴时看更多。最惜长官排卤簿,往来无数奈忙何。
送迹删上人入西宁 其一
偶辞僧伴逐閒云,锡杖西飞访隐沦。莫向崧台台下过,山川如旧易伤魂。
题湘江秋霁图 其一
湘山重叠倚天开,湘水悠悠去不回。一自屈平吟泽畔,千年无复有人来。
客中送王本直归广州 其二
桃花浪头似雪堆,艓工初从合水开。后夜月明翘首望,依稀渐见越王台。
寿始一上人
重过花甲日,仙处下生乡。七步周行已,三镫不住光。
松花当午食,柏子供秋香。不是云门棒,宗风那阐扬。
寄李素公
一首新诗寄所思,通衢无水鲤鱼迟。诗成自愧非奇丽,未敢劳君付雪儿。
集古诗附无题
梳洗楼前粉暗铺,思君犹似掌中珠。愁机懒织同心豆,芳沼徒看比目鱼。
喧梦却嫌莺语老,邀欢不厌柳条初。从来乐事关身少,肠断萧娘一纸书。
送岑圣眉北上 其一
日上三竿门始开,野人事事久心灰。闻君万里献书去,相送河梁不忍回。
横塘曲为泽远弟池园作 其四
水碧沙明静不流,蓑衣閒上木兰舟。鲈鱼钓得长盈尺,脍就银丝玉碗浮。
广州元夜歌 其九
少妇闺中学画眉,春山楼外淡相窥。不知底事关眉角,恰似山回叠浪时。
何绛
何绛,顺庆(今四川南充市北)人。徽宗宣和间进士(清康熙《顺庆府志》卷四)。► 332篇诗文
宿离患大师禅房
横塘曲为泽远弟池园作 其十
朝云墓十首次孙西庵先生韵 其六
赠桃溪主人新宠 其一
太常祖
广州元夜歌 其四
广州竹枝辞 其六
自电白至海安 其七
广州元夜歌 其六
三城留别野望雨望两侄与任山有同赋
送林芳之敬臣叔侄归冠石山
涧上访徐昭法
惠阳竹枝辞 其四
朝云墓十首次孙西庵先生韵 其七
送李方水掌教临皋 其三
题湘江秋霁图 其三
送陈太守还燕 其一
自河头入山 其三
秋夜独坐有怀冈州诸子
寄梁药亭 其二
大通访迹删和尚 其一
仙湖客舍同野望雨望两侄赋
送查德尹还浙江
赠美中侍者
惠阳竹枝辞 其一
寄白山上人 其二
琼南杂咏 其三
送胡云仲归豫章
三城客舍喜任山有偕雨望侄至
留别林君卫 其三
惠阳竹枝辞 其三
赠箕公新筑草阁
送白大师入山 其二
点头石
朝云墓十首次孙西庵先生韵 其二
独坐柬罗颢甫胡大灵 其一
广州元夜歌 其十
琼南 其二
感秋 其六
斗洞避暑伍道翼园林
朝云墓十首次孙西庵先生韵 其三
中散大夫祖
寿月涛上人 其二
寄梁药亭太史 其四
人日作客那邕与主人王问溪赋共用东坡人日韵
寄潘亦庶兼柬金纪时同客琼州
朝云墓十首次孙西庵先生韵 其八
寄陶握山 其一
江门会葬家节生职方
寄丹霞圆音和尚 其一
送沈山隐将军出镇石龙 其二
冬草
西湖后曲 其七
寿雷峰家应物大师
广州元夜歌 其一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