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 :何绛
世代去如驶,昨日又今日。昂昂七尺躯,知非不化物。
车马狭道旁,功名终不实。二氏良玄幻,君亲两相失。
先师有遗训,勉之可入室。徒然事糟粕,无乃太粗率。
东邻氏诞子,美哉圣贤质。
送江南杭简夫之肇庆 其二
羚羊峡口烂柯山,仙子棋枰尚未残。近日岁时容易厌,倘逢弹局不妨看。
横塘曲为泽远弟池园作 其二
风静寒塘月上时,画船箫鼓绕疏篱。轻帆祇逐花香去,不觉惊飞双鹭鸶。
西湖后曲 其十
谁家年少泛湖船,永夜清歌对月圆。红日渐高犹未觉,玉杯狼藉尚缠绵。
虎丘中秋 其七
千人石上可怜秋,曾得君王永夜游。最喜碧桐三五树,不栽宫里省生愁。
寿雷峰家应物大师
衲衣千片把苍藤,苦行中脩最上乘。血汗任劳三十载,朝昏常饭半千僧。
心非水月同清静,境到仇雠绝爱憎。閒日每于松下坐,笑看山色一层层。
自电白至海安 其十
双溪直下水迢迢,又逐东风过小桥。见有雁飞犹未海,望无山处渐闻潮。
同家天木黎雨亭访六圆上人
枳花树树啼春鸟,梅子青青客到来。清磬一声山屐响,白头僧把寺门开。
自电白至海安 其二
春云过处行犹湿,岭树晴时看更多。最惜长官排卤簿,往来无数奈忙何。
经林德丛村居
竹窗高柳锁秋烟,君在湖中第几船。亭上不劳双鹤放,扁舟人已下前川。
留别林君卫 其三
去去山程复水程,离魂消尽子规声。布帆虽趁南风稳,恨不同君咏月明。
朝云墓十首次孙西庵先生韵 其二
此生多是厌羁离,欲语潸然便泪垂。触石晴云凝翠鬓,带风杨柳浪娥眉。
鱼吹细浪摇歌扇,蝶恋馀香舞好枝。自别钱塘山水后,愁添益恨绕天涯。
珠崖杂咏 其一
一春黄菊满东篱,岂是高天别有私。错被鹧鸪频懊恼,原来佳物不逢时。
犹子中木同余旅食吴门以事先归作诗示之
五千里外初为客,一棹还乡秋又深。诸父已伤歧路别,双亲应慰倚闾心。
登临戒慎称贤子,言语温恭是德音。归去家园长物在,梅花依旧满疏林。
寄小金山敏言上人
百里灵洲水拍天,小金一点望如船。纸窗竹屋清阴下,中有高僧最少年。
朝云墓十首次孙西庵先生韵 其一
自今歧路各西东,事与浮云失故踪。已觉逝川伤别念,更来清镜促愁容。
星霜渐见侵华发,火影应难到洞宫。最是不堪回首处,隔江吹篴月明中。
赠桃溪主人新宠 其一
粉朱赤白不容加,洛浦分明上晓霞。薄发千条长委地,何人不共惜名花。
粤台新柳 其六
春花开遍叶初齐,十里阴中走马蹄。霸上棘门何足道,试将一箭射长堤。
虎丘中秋 其六
白公堤上月徘徊,海涌峰前众乐催。不尽游人谁复识,吹箫或有市中来。
挽杨烈妇二章
室中之戈,其乱孔多,妾死则那。
天穷地黑,刀光水白,断送鬼魄。
朝云墓十首次孙西庵先生韵 其十
重到云居独悄然,中宵多梦昼多眠。千丛野竹连湘浦,半夜江风知杜鹃。
独鹤不知何处舞,明珠无数亦羞圆。当时惊觉高唐梦,红袖香消一十年。
何绛
何绛,顺庆(今四川南充市北)人。徽宗宣和间进士(清康熙《顺庆府志》卷四)。► 332篇诗文
出宿江门寄别任肇楚
登海潮岩
数载不晤黄温如相见羊城因作是诗
惠阳竹枝辞 其一
宿滋广上人石湖精舍 其一
送李方水掌教临皋 其四
自电白至海安 其一
饶平留别陈巩宁
广州竹枝辞 其一
月夜独坐寄谦长侄
横塘曲为泽远弟池园作 其五
自河头入山 其二
送汪十三南湘之惠州 其一
寿月涛上人 其二
越裳道中
寄寿李慧庵
哭朱三质
白山上人新筑退居落成 其一
吴仲书寄惠墨莲歌以答之
送沈山隐将军出镇石龙 其一
送陈太守还燕 其一
赠杨敏叔
朝云墓十首次孙西庵先生韵 其三
送岑霍山客游江南
江上酒楼口占送肇楚归冈州
送叶文弟北上 其二
广州元夜歌 其三
送胡大灵携其门人与幼子作客青齐 其二
丹霞圆音和尚惠顾香草庄三日连宵同谦长侄作诗志喜 其三
赠禅起上人
寿月涛上人 其一
孤山吊胡烈妇墓 其一
登鼎湖山
送梁药亭北上 其二
广州元夜歌 其七
任肇楚下第归冈州诗以寄之时重阳后一日 其二
老榕
粤台新柳 其四
送白大师入山 其一
秋夜独坐有怀冈州诸子
寿文昌林君卫 其二
古歌 其六
四出梅关
闻泽春弟于桃溪西偏新开绿墅先拟绝句一首寄之
寿崔母李太君 其三
江门会葬家节生职方
广州元夜歌 其九
送一株上人访海丰姚明府 其一
西湖后曲 其七
斗洞避暑伍道翼园林
送离大师入天湖
寄洪庾山
寄电白广文家绘阁
送离大师入石洞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