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 :何绛
湘山重叠倚天开,湘水悠悠去不回。一自屈平吟泽畔,千年无复有人来。
寄寿李慧庵
黄冠高隐粤江湄,中岁功名付奕棋。筑就一楼供佛母,教成二子客儒师。
堂中宾客何曾识,箧里钱刀尽欲施。降日孟陬先正则,年年椒酒寿千卮。
广州元夜歌 其三
粤秀春山锦绣文,烧香士女日纷纷。游人背指呼鸾道,千尺飞楼插白云。
珠崖杂咏 其五
南风轻软浪头疏,艓子开时日出初。白发老翁双桨急,蜃楼边去捕飞鱼。
西畴春望 其二
寥寥天地外,知己岂无人。对此閒田里,殊惭怀土身。
农夫分五谷,鸟语乱三春。俯仰诚难问,年华空复新。
朝云墓十首次孙西庵先生韵 其四
南方应有未招魂,去国离家见白云。自恨频年为远客,不知何地更逢君。
江鲜野草桃花饭,宝髻香娥翡翠裙。今日春光吟不见,病煎愁绪转纷纷。
西湖曲 其一
龙游山下桃花庄,鸡犬桑麻自一方。地似避秦人稍异,村中忙煞为官粮。
寄张超然 其三
相逢閒忆旅金阊,白发惭余老楚狂。得意雁书应莫惜,北田路不过衡阳。
琼南杂咏 其三
三年频上仲宣楼,日日题诗忆旧游。归去米囊花正好,共沽村酒擘箜篌。
寄洪庾山
郊西篱落菜花初,五柳门前君旧居。章甫朱轮都弗羡,不知深夜著何书。
寿雷峰家应物大师
衲衣千片把苍藤,苦行中脩最上乘。血汗任劳三十载,朝昏常饭半千僧。
心非水月同清静,境到仇雠绝爱憎。閒日每于松下坐,笑看山色一层层。
元日黄鹤楼留别毛子霞
楚国轻阴雨欲稀,岁朝高倚鹤楼扉。城边巴水为西郭,席处江云上布衣。
春酒畏寒知渐老,旅人频叹念将归。怜君别后重过此,空有杨花旦暮飞。
送迹删上人入西宁 其二
道为吾道非吾道,山是他山莫认真。若种桃花遮洞口,又来尘世避秦人。
赠杨敏叔
白发千条倚道旁,频将肝胆与人尝。田园散尽寻常事,一剑当门夜夜光。
过柴桑故城有怀陶靖节先生
清晨入左蠡,薄暮柴桑城。夙昔怀高风,悠然望玉京。
田园久已没,三径草纵横。蝉鸣在高树,和风送清声。
斯人不可见,山水有馀情。嗟予虽不敏,颇轻世上名。
缅维千古人,怀抱辄相倾。
江上寄陶苦子 其二
海犀不远水,梁燕知春归。而我连枝树,万里各天涯。
寄书尚盈袖,努力尚有辞。一展不忍读,再展泪横滋。
郊居 其二
独向阶前立,凉风吹素襟。花开如有约,鹤去似无心。
出海帆过港,经山雨入林。柴门长自掩,饮酒复弹琴。
登鼎湖山
晓日犹未上,笋舆行渐光。山从百丈岭,路绕九回肠。
出谷鸟争道,入溪云触裳。才闻钟磬动,吾已觉花香。
宿胡大灵水斋
永夜何曾寐,寒灯共此情。语难随漏尽,心易向君倾。
古道今时少,斯人薄俗轻。由来称俊杰,不倚侠流名。
送岑圣眉北上 其二
满天风雪一行人,赋别谁能有老亲。怪得临岐重惆怅,杏花开在隔年春。
寄丹霞圆音和尚 其一
青山西北望,迢遰百重云。知尔安禅处,松风夜夜闻。
月明诸嶂合,泉响数溪分。便欲谢城郭,相随鹿豕群。
何绛
何绛,顺庆(今四川南充市北)人。徽宗宣和间进士(清康熙《顺庆府志》卷四)。► 332篇诗文
送圆和尚还丹霞
粤台新柳 其四
绘空轩
十四夜西湖歌
广州竹枝辞 其四
杨颐斋罢官归冈州诗以送之
江门会葬家节生职方
送林芳之敬臣叔侄归冠石山
送白大师入山 其一
送梁药亭北上 其二
惠阳竹枝辞 其一
寿崔母李太君 其三
都门访程周量
西湖后曲 其十
任肇楚下第归冈州诗以寄之时重阳后一日 其三
过那乌
寄会同广文吴惠远 其一
寄岑金纪时客琼南 其二
送郑珠江太史还朝
寿文昌林君卫 其一
送梁药亭春州修志 其二
送黎雨亭之惠阳时余将有琼州之行
半帆
粤台新柳 其一
赣州晤郑珠江简讨即送之入都 其二
题湘江秋霁图 其四
虎丘中秋 其六
寄李素公
寿崔母李太君 其一
送查德尹还浙江
惠阳竹枝辞 其四
自河头入山 其五
任肇楚下第归冈州诗以寄之时重阳后一日 其二
赠箕公新筑草阁
送岑圣眉北上 其一
出宿江门寄别任肇楚
赠少年李道士
寿广慧上人
数载不晤黄温如相见羊城因作是诗
自电白至海安 其七
合江楼前走笔送刘鳌石还广州即有太原之行
西湖后曲 其四
登海潮岩
象山怀古 其二
自河头入山 其八
西湖曲 其五
哭朱三质
挽陈大夫
引镜轩黄菊盛开赋呈主人
入粤始祖
广州竹枝辞 其三
淀心亭
老榕
孤山吊胡烈妇墓 其三
诃林客夜柬任肇楚时寓珠江江上
自河头入山 其九
自河头入山 其七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