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 :何绛
青雀南来赴紫宸,管弦风细两河闻。虔州渐与吉州近,江上依然五色云。
宿滋广上人五山精舍
微风起山上,竹榻觉寒增。烟彻三生梦,心清一夜灯。
逃禅尘外客,入定月中僧。好是阶前菊,沁人香且澄。
访胡星卿 其二
茅屋虽不广,乃有琴与书。相别十馀载,今来正夏初。
令言畅我怀,竹风吹我裾。酌我以旨酒,荐以盘中鱼。
君歌我载和,我歌愧不如。但求声相应,岂必锱与铢。
子夜曲 其二
君如天上月,余似井底鱼。愿不惜馀光,中心一照余。
寄梁药亭太史 其四
供奉常开馆,频徵绝妙词。应刘才盖代,元白少逢时。
选伎吹匏管,清歌出柳丝。从容觞政下,惟爱漏声迟。
犹子中木同余旅食吴门以事先归作诗示之
五千里外初为客,一棹还乡秋又深。诸父已伤歧路别,双亲应慰倚闾心。
登临戒慎称贤子,言语温恭是德音。归去家园长物在,梅花依旧满疏林。
十八夜多异精舍与超有上人坐月
松堂钟磬罢,疏露滴秋林。好月还终夜,明灯共此心。
方穷选胜力,不觉入山深。自笑红尘里,茫茫何处寻。
寄黄海汤玄翼
垂杨巷口掩秋云,宅近沧波渔父邻。文体共推为领袖,荷花自采向头巾。
致书多向居山友,持行偏过出世人。记得月明沙路上,尚携僧伴访江津。
古歌 其三
手软窗关缓,窗门偶自开。风入明灯熄,心存尚未灰。
送远斋和尚还翠微 其一
陆贾城边旧识君,重逢已是法王身。名山我亦行将遍,国土归来得几人。
寿文昌林君卫 其二
奇甸西看是十洲,仙人来往几时休。閒从石上观鱼井,鱼我相忘对白头。
鼎湖客夜呈湛慈和尚
不梦亦不觉,山空月复清。谁能此山上,垂手月中行。
万虑已皆寂,一心安所生。何期方丈外,容听夜钟声。
留别超上人
石路沿溪杂鸟群,枫林过尽岭头分。三秋有客来红叶,一夕同师从白云。
山果暗从霜里落,兽香静向月中焚。无端又下严城去,清梵疏钟渐不闻。
经林德丛村居
竹窗高柳锁秋烟,君在湖中第几船。亭上不劳双鹤放,扁舟人已下前川。
寄敏上人
一从飞锡入青山,日日行吟水石间。昨向樵夫曾问信,隔溪遥见掩松关。
送胡大灵携其门人与幼子作客青齐 其二
从我岂惟门弟子,车中共载有佳儿。知过阙里趋庭处,小子才当学礼诗。
朝云墓十首次孙西庵先生韵 其七
满湖青草雁声春,摘尽庭兰不见君。唯对松筠听刻漏,欲书花叶寄朝云。
窗残更夜人何处,树蘸芜香鹤共闻。无复绮罗歌白日,青丝宝髻石榴裙。
老榕
肿壅盘空上,滋培天地恩。不知巢凤翥,自觉像龙蟠。
盛暑炎成戢,高天白日昏。栋梁非我任,留荫在平原。
自河头入山 其五
千声征铎出长林,绿叶重重春渐深。不识此间行道者,鸡鸣时节尔何心。
赠杨敏叔
白发千条倚道旁,频将肝胆与人尝。田园散尽寻常事,一剑当门夜夜光。
赣州晤郑珠江简讨即送之入都 其三
碧柳青槐拂短篷,都门到日又秋风。君王内殿心应喜,革履听来迥不同。
何绛
何绛,顺庆(今四川南充市北)人。徽宗宣和间进士(清康熙《顺庆府志》卷四)。► 332篇诗文
横塘曲为泽远弟池园作 其九
集南园五先生祠 其一
古歌 其一
将归北田家蒲涧携酒同诸子云峰饯别
广州竹枝辞 其二
挽杨烈妇二章
琼南杂咏 其二
象山怀古 其二
珠崖杂咏 其一
江门会葬家节生职方
江上寄陶苦子 其三
独坐柬罗颢甫胡大灵 其二
客中送王本直归广州 其二
拖板桥访胡星卿
涧上访徐昭法
同家天木黎雨亭访六圆上人
集古诗附无题
登海潮岩
续奁 其一
哀明死事都督冲汉羽公 其二
寿黄母郭太君
入粤始祖
送一株上人访海丰姚明府 其一
赠洞玄上人 其二
送江南杭简夫之肇庆 其二
闻泽春弟于桃溪西偏新开绿墅先拟绝句一首寄之
广州元夜歌 其四
村居 其五
赠赛娥校书 其二
送孟行弟北上 其一
纸刀
宿滋广上人石湖精舍 其一
西湖后曲 其四
古歌 其二
人日作客那邕与主人王问溪赋共用东坡人日韵
粤台新柳 其一
古歌 其五
自电白至海安 其一
送詹仙舟计偕 其一
淀心亭
横塘曲为泽远弟池园作 其五
寿月涛上人 其二
自电白至海安 其三
登叔浑侄祝山园林
送叶文弟北上 其二
自电白至海安 其四
送人归里为其先人营葬
寄懿士侄时馆罗浮之梅花村此余时在海南诗也
泰山无字碑
惠阳竹枝辞 其一
石浪园 其二
广州竹枝辞 其五
自河头入山 其二
寄电白广文家绘阁
琼南杂咏 其一
引镜轩黄菊盛开赋呈主人
珠崖杂咏 其三
寄梁药亭 其二
西湖曲 其一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