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 :何绛
此生多是厌羁离,欲语潸然便泪垂。触石晴云凝翠鬓,带风杨柳浪娥眉。
鱼吹细浪摇歌扇,蝶恋馀香舞好枝。自别钱塘山水后,愁添益恨绕天涯。
送圆和尚还丹霞
自怜闻道寡,益怅别离情。挂席又千里,秋风雁翅城。
丹霞何日到,白露满天行。虽觉溪山异,还同一月明。
淀心亭
小亭斜向水,石路绕回廊。鹤过溪桥静,门空菡萏香。
钟声清滞虑,草色引微凉。自到林中住,诸缘欲渐忘。
题湘江秋霁图 其一
湘山重叠倚天开,湘水悠悠去不回。一自屈平吟泽畔,千年无复有人来。
哭林益金
可怜白发泪如冰,生死交情却少能。载酒习家前夜友,舆尸萧寺远山僧。
阴风一路飘行穗,萤火三更杂殓灯。闻说管弦犹未散,高台独汝不重登。
粤台新柳 其五
珠海西流入柳坡,年年春色最先过。虽然枝叶垂垂密,菀柳从今不用歌。
送郑珠江太史还朝
榆树今朝见,秋风满海涯。故人贤太史,倚棹入京华。
江上一杯酒,盘中七月瓜。离筵殊朴略,谅我是田家。
送汪十三南湘之惠州 其一
三日东江是惠州,片帆随雁过罗浮。怜君今夜不得睡,独自高吟水驿头。
横塘曲为泽远弟池园作 其四
水碧沙明静不流,蓑衣閒上木兰舟。鲈鱼钓得长盈尺,脍就银丝玉碗浮。
任肇楚下第归冈州诗以寄之时重阳后一日 其三
黄菊花开满砌间,未妨杯酒醉离颜。閒心羡尔溪山好,又得三年放白鹇。
古歌 其一
自郎千里去,终日愁杀我。夜燃红蜡烛,泪血暗中堕。
赠桃溪主人新宠 其一
粉朱赤白不容加,洛浦分明上晓霞。薄发千条长委地,何人不共惜名花。
十六夜任肇楚邀同新沙寓楼看月
皎洁珠江月,照君江上楼。閒看沙际鹤,皓皓自为俦。
远水接青汉,凉风吹素秋。当杯须尽醉,户下即东流。
过柴桑故城有怀陶靖节先生
清晨入左蠡,薄暮柴桑城。夙昔怀高风,悠然望玉京。
田园久已没,三径草纵横。蝉鸣在高树,和风送清声。
斯人不可见,山水有馀情。嗟予虽不敏,颇轻世上名。
缅维千古人,怀抱辄相倾。
横塘曲为泽远弟池园作 其九
树头树底生离枝,笑杀东坡量不支。日食仅能三百颗,肚皮已不合时宜。
横塘曲为泽远弟池园作 其二
风静寒塘月上时,画船箫鼓绕疏篱。轻帆祇逐花香去,不觉惊飞双鹭鸶。
自河头入山 其四
新雨连朝水灌畦,薄田千亩及时犁。农夫就饷林间妇,笑指声声布谷啼。
集南园五先生祠 其一
明月正当户,良朋共此时。昔人不可作,大雅鲜能追。
忽睹师中律,难观霸上儿。因君发长叹,流俗竟如斯。
三城留别野望雨望两侄与任山有同赋
饮酒莫辞醉,别离方在兹。晓风吹岸叶,散落珠江湄。
我客未旬日,子留尚几时。相迟谢矰缴,颉顽淩天翨。
赠海幢慧轮大师
江楼入道者,徙倚肆閒情。露结新秋树,风高海气清。
倾心持苦行,至性自多生。切莫黄梅去,归难庾岭行。
琼南杂咏 其三
三年频上仲宣楼,日日题诗忆旧游。归去米囊花正好,共沽村酒擘箜篌。
何绛
何绛,顺庆(今四川南充市北)人。徽宗宣和间进士(清康熙《顺庆府志》卷四)。► 332篇诗文
送江南杭简夫之肇庆 其二
三城客舍喜任山有偕雨望侄至
寿黄母郭太君
西湖后曲 其二
琼南 其二
哀明死事都督冲汉羽公 其三
寄小金山敏言上人
自河头入山 其二
西湖后曲 其十
入粤始祖
汉上寄别毛子霞
自河头入山 其七
题湘江秋霁图 其三
送岑圣眉北上 其一
送林芳之敬臣叔侄归冠石山
点头石
小浮山
寿文昌林君卫 其一
白山大师非台落成相对坐月
寄电白广文家绘阁
白山上人新筑退居落成 其四
粤台新柳 其六
越裳道中
珠崖杂咏 其二
自河头入山 其九
送白大师入山 其二
广州竹枝辞 其一
寄李素公
赠濮澹轩
诃林客夜柬任肇楚时寓珠江江上
广州竹枝辞 其六
家二兄入罗浮余之循州承陈独漉珠江送别后却寄 其一
江上寄陶苦子 其一
尺木桥
宿胡大灵水斋
惠阳竹枝辞 其三
哀明死事都督冲汉羽公 其二
送白大师入山 其一
珠崖杂咏 其三
赠美中侍者
中散大夫祖
重过光半大师兰若
挽陈大夫
丙寅春三月叶端五招饮后山寿燕亭
月夜独坐寄谦长侄
村居 其五
吴门送契如竹仙两大师归粤
朝云墓十首次孙西庵先生韵 其四
寄陶握山 其二
寄寿李慧庵
朝云墓十首次孙西庵先生韵 其一
留别超上人
广州竹枝辞 其四
寄岑金纪时客琼南 其二
朝云墓十首次孙西庵先生韵 其六
广州元夜歌 其四
寄丹霞圆音和尚 其一
宿玉屏峰顶
秋夜独坐有怀冈州诸子
赠洞玄上人 其二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