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 :何绛
獦獠幡非动,生公石点头。一时捏怪者,流毒在千秋。
粤台新柳 其六
春花开遍叶初齐,十里阴中走马蹄。霸上棘门何足道,试将一箭射长堤。
送魏之秦 其二
燕地多悲风,雨雪密如织。相逢五日夕,言语无休息。
嬿婉互相慰,中多忧与戚。我寒与我衣,我饥与我食。
志岂在温饱,感君心所识。
太常祖
一第中朝大义彰,数将封事悟明庄。河阳邸第三千里,祇为君亲去故乡。
珠崖杂咏 其四
花梨树底结重阴,野鹿千头榛莽深。木客刳将沉水去,猩猩群坐语幽林。
登叔浑侄祝山园林
山桥通断岸,树杪见高台。松子当窗落,渔歌渡海来。
烟霞藏洞壑,云物净氛埃。虽去嬴秦远,桃花未可栽。
引镜轩黄菊盛开赋呈主人
众卉皆摇落,一枝良可思。非关雨露德,生有岁寒姿。
无意来华屋,闲情在短篱。秋英人素重,知与夕餐宜。
西湖后曲 其二
栖禅寺口月明时,欲系扁舟限柳丝。岂是薄情离别易,亏人折尽路头枝。
人日作客那邕与主人王问溪赋共用东坡人日韵
几间茅屋楝花村,鹤发先生教子孙。一代书成犹秘枕,三竿日出始开门。
莺啼晓树窗中见,自写新诗石上翻。我亦行吟憔悴者,逢人偏厌说开元。
自电白至海安 其一
诸溪滂湃众峰巍,牧竖歌声出翠微。绝壁有花皆倒出,深山无鸟不低飞。
任肇楚下第归冈州诗以寄之时重阳后一日 其一
众芳摇落西风里,霜叶如花斗艳时。遥忆故交明月夜,等闲吹笛拟桓伊。
自电白至海安 其四
瘴云乍起四天低,鳷鹊飘鹞无定栖。不是据鞍凭老马,纵逢沮溺路终迷。
横塘曲为泽远弟池园作 其九
树头树底生离枝,笑杀东坡量不支。日食仅能三百颗,肚皮已不合时宜。
送任山有归冈州
弹琴送归客,草草不成音。相见虽非远,终伤离别心。
鸟鸣朝树里,人立去帆阴。何以为今夕,閒庭月正深。
送白大师入山 其一
但识安心法,皇城亦厌居。青山发幽兴,白社得真如。
勿使一尘染,能令万虑虚。春来须策杖,还访尔精庐。
孤山吊胡烈妇墓 其二
身随黄壤心何烈,冢葬青山骨亦香。却恨世间公道少,不将巾帼易冠裳。
广州元夜歌 其五
谁家年少醉春杯,两朵桃花脸上开。侧着毡鞋双足热,钟楼西畔打毬回。
鼎湖客夜呈湛慈和尚
不梦亦不觉,山空月复清。谁能此山上,垂手月中行。
万虑已皆寂,一心安所生。何期方丈外,容听夜钟声。
西湖后曲 其五
元戎小队朔方音,船上吹笳到夜深。遮莫游龙山下过,恐伤司马旧雄心。
琼南杂咏 其一
海阔天空鸟不飞,远书难得到柴扉。可怜一梦忘艰阻,如此波涛夜夜归。
寿王克广
英雄豪杰自天生,座上兵书拥百城。家本琅琊为旧族,筵开玳瑁按新声。
全才文武推冰玉,盛世科名属弟兄。欲伴赤松犹有待,留侯当日已功成。
何绛
何绛,顺庆(今四川南充市北)人。徽宗宣和间进士(清康熙《顺庆府志》卷四)。► 332篇诗文
哭林益金
寄白山上人 其二
自河头入山 其二
虎丘中秋 其一
越裳道中
广州竹枝辞 其三
广州元夜歌 其八
元日黄鹤楼留别毛子霞
同家天木黎雨亭访六圆上人
访高望公村舍 其二
大通访迹删和尚 其一
吴仲书寄惠墨莲歌以答之
感秋 其八
宿华首台
送林芳之敬臣叔侄归冠石山
送黎雨亭之惠阳时余将有琼州之行
老榕
送李方水掌教临皋 其三
广州元夜歌 其六
寄寿李慧庵
哭朱三质
古歌 其五
送陈六一广文赍志入都
村居 其五
宿锦岩东庵呈昱微上人
惠阳竹枝辞 其四
哀明死事都督冲汉羽公 其三
广州竹枝辞 其一
横塘曲为泽远弟池园作 其十
续奁 其二
家二兄入罗浮余之循州承陈独漉珠江送别后却寄 其一
半帆
朝云墓十首次孙西庵先生韵 其二
寿羽四邹广文 其二
送岑圣眉北上 其二
江门会葬家节生职方
哀明死事都督冲汉羽公 其一
数载不晤黄温如相见羊城因作是诗
斗洞避暑伍道翼园林
寿广慧上人
寄梁药亭 其二
自河头入山 其四
留别林君卫 其四
虎丘中秋 其六
横塘曲为泽远弟池园作 其四
江上寄陶苦子 其一
客中送王本直归广州 其二
赠海幢慧轮大师
宿离患大师禅房
粤台新柳 其四
朝云墓十首次孙西庵先生韵 其七
珠崖杂咏 其二
自电白至海安 其十
赠桃溪主人新宠 其一
江上寄陶苦子 其二
广州元夜歌 其九
赠赛娥校书 其二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