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 :何绛
结爱为兄弟,恩情共骨肉。抗心同白水,明信炳如烛。
欢娱未有时,邈若参商宿。行客非岁月,相见岂能卜。
赣州晤郑珠江简讨即送之入都 其二
青雀南来赴紫宸,管弦风细两河闻。虔州渐与吉州近,江上依然五色云。
自河头入山 其九
丁丁伐木昼声喧,竹里人家溪上村。青箬盖头椎髻妇,乱烟驱犊上高原。
泰山无字碑
秦帝东封出奉符,天孙碑碣倚云孤。当年尚未经坑火,此日如何一字无。
自电白至海安 其九
竹床木枕暂将公,几盏村醪睡正融。生恨小窗深夜雨,赚人春梦不能终。
西湖后曲 其七
孤山山上吊孤忠,难听高秋半夜风。叔父山河今已改,留都虽捷亦成空。
寿黄母郭太君
青鸟传将七月信,瑶池树色正苍苍。蓬莱清浅秋风动,金母西来见穆王。
九江再访岑金纪不遇
江路桑麻尽,微灯见夜村。独从疏雨里,重叩小柴门。
何事先生去,空留童子言。滩声与归棹,只恐太伤魂。
哀明死事都督冲汉羽公 其一
裹疮阵战捍危城,国破为臣敢独生。怪得珠江江上水,至今犹作怒涛声。
珠崖杂咏 其五
南风轻软浪头疏,艓子开时日出初。白发老翁双桨急,蜃楼边去捕飞鱼。
送孟行弟北上 其一
冬月梅花斗雪新,一枝折赠计偕人。北梅不似南梅好,灼灼先开万国春。
寄潘亦庶兼柬金纪时同客琼州
小袖罗衣白玉钩,桄榔夹道好淹留。归来但得盈车果,莫遣张郎学浪游。
送人归里为其先人营葬
君今渡海还,椰实满秋山。野店红鱼饭,溪桥白竹间。
星霜侵客梦,风木感愁颜。去去休惆怅,人生自此閒。
赠美中侍者
袈裟着破尚童年,文雅风流是皎然。浮念尽销金磬外,沉香自爇寺兰边。
山云遮寺宜裁服,溪水当门好悟禅。大笑一身六千里,久同师谢世间缘。
寿月涛上人 其二
蒲团定后夜风清,钟磬不鸣江月鸣。百八念珠齐放下,本来无灭亦无生。
寄白山上人 其二
菩提树下识师初,贝叶经文手自书。僧腊渐高心渐了,又携衣钵入深居。
广州元夜歌 其七
堂上鸣琴百务休,美人何处不风流。家家弦诵寻常事,最是花时月满楼。
赠桃溪主人新宠 其二
或时小饮醉颜酡,一寸横波转顾多。善谑乱□□薄技,几翻因笑不成歌。
朝云墓十首次孙西庵先生韵 其二
此生多是厌羁离,欲语潸然便泪垂。触石晴云凝翠鬓,带风杨柳浪娥眉。
鱼吹细浪摇歌扇,蝶恋馀香舞好枝。自别钱塘山水后,愁添益恨绕天涯。
广州元夜歌 其三
粤秀春山锦绣文,烧香士女日纷纷。游人背指呼鸾道,千尺飞楼插白云。
虎丘中秋 其四
湘帘捲罢倚秋溪,溪上女儿笑语低。忽背傍人偷自拜,夜香烧向月华西。
何绛
何绛,顺庆(今四川南充市北)人。徽宗宣和间进士(清康熙《顺庆府志》卷四)。► 332篇诗文
广州竹枝辞 其八
送梁药亭北上 其二
村居 其五
横塘曲为泽远弟池园作 其五
独坐柬罗颢甫胡大灵 其一
虎丘中秋 其七
广州竹枝辞 其三
题湘江秋霁图 其四
留别林君卫 其二
寄梁药亭太史 其三
感秋 其八
广州元夜歌 其八
赣州晤郑珠江简讨即送之入都 其四
自电白至海安 其一
送孟行弟北上 其二
月夜独坐寄谦长侄
点头石
寿黄澹轩 其一
花朝日社集西禅寺
鼎湖客夜呈湛慈和尚
送沈山隐将军出镇石龙 其三
送离大师入石洞
送魏之秦 其三
送离大师入天湖
寄容廷恂 其二
寄梁药亭太史 其四
广州元夜歌 其九
粤台新柳 其五
自电白至海安 其七
寄黄海汤玄翼
琼南杂咏 其一
宿滋广上人五山精舍
寄丹霞圆音和尚 其一
元日黄鹤楼留别毛子霞
琼南杂咏 其四
粤台新柳 其一
广州元夜歌 其六
赣州晤郑珠江简讨即送之入都 其三
赠洞玄上人 其二
都门病中除夕有感
送魏之秦 其二
寄白山上人 其一
续奁 其二
粤台新柳 其四
寄会同广文吴惠远 其一
赠箕公新筑草阁
斗洞避暑伍道翼园林
郊居 其二
赠洞玄上人 其一
自河头入山 其四
送任山有归冈州
珠崖杂咏 其六
重游雷峰寺
集古诗附无题
送叶文弟北上 其一
送林芳之敬臣叔侄归冠石山
赠濮澹轩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