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 :何绛
河干从别后,两度隔秋霜。不是怜聋俗,音书谁寄将。
如何琼玖赠,忽觉木樨香。自匪承当者,空惭负晦堂。
子夜曲 其一
仰首望郎至,低头苦相思。安得为桐叶,与子生不离。
哭黄同五
寒风淅淅素帷开,生死交情心重催。二老白头犹反服,三孤黄口歉成哀。
哺乌尚歉生前愿,鵩鸟何期岁尽来。知汝夜台悲痛绝,且含红泪奠三杯。
送朱子成之西粤经纪张默庵后事
共是哀良友,惭君义独高。九泉期不负,万里莫辞劳。
无地招魂返,留棺待女号。遥知逆旅夜,双泪落青袍。
自河头入山 其四
新雨连朝水灌畦,薄田千亩及时犁。农夫就饷林间妇,笑指声声布谷啼。
子夜曲 其三
清江何所有,红豆生其涯。形影虽在迩,朝夕两相思。
寄答冈州顾迂客明府
廿载姑苏曾作客,每怀风雅忆同游。兰桡泊处香溪柳,桂树开时然屧秋。
马齿居然成野叟,猪肝焉敢累贤侯。或时罢钓沧江晚,閒看鸬鹚与白鸥。
寄白山上人 其二
菩提树下识师初,贝叶经文手自书。僧腊渐高心渐了,又携衣钵入深居。
寄白山上人 其一
昔别江城何太匆,忆师常在五更钟。缄书欲寄樵西寺,寺隔春云千万重。
寿黄澹轩 其一
人日新莺树树回,觥船交错绮筵开。梅花正傍君头白,喜得清香岁岁来。
珠崖杂咏 其五
南风轻软浪头疏,艓子开时日出初。白发老翁双桨急,蜃楼边去捕飞鱼。
寄容廷恂 其二
欲泛扁舟访斐园,青山重叠带烟村。蒹葭秋水苍苍外,所谓伊人定倚门。
寄洪庾山
郊西篱落菜花初,五柳门前君旧居。章甫朱轮都弗羡,不知深夜著何书。
赠赛娥校书 其一
湖头别汝四年前,湖柳依依送客船。今日相逢余老大,红颜争似柳含烟。
珠崖杂咏 其六
海燕层崖结素房,安居未就饱人肠。覆巢小事君休讶,弱肉人间尽食强。
西湖曲 其五
试上山头奠桂浆,朝云艳骨有馀香。宋朝陵墓皆零落,嫁得文人胜帝王。
入罗浮住石洞作 其二
微风动林木,细雨飘然至。秋尽气还佳,萧萧入我寐。
揽衣念前哲,明时上封事。骸骨归山阿,学术承洙泗。
悠悠百年内,俎豆存真意。圣贤久不作,斯文恐将坠。
嗟予老未闻,徒然负此志。
寿月涛上人 其二
蒲团定后夜风清,钟磬不鸣江月鸣。百八念珠齐放下,本来无灭亦无生。
虎丘中秋 其四
湘帘捲罢倚秋溪,溪上女儿笑语低。忽背傍人偷自拜,夜香烧向月华西。
粤台新柳 其四
婀娜新枝舞细腰,多连山口任风飘。期君莫恃为樊圃,脆软由来是柳条。
广州元夜歌 其三
粤秀春山锦绣文,烧香士女日纷纷。游人背指呼鸾道,千尺飞楼插白云。
何绛
何绛,顺庆(今四川南充市北)人。徽宗宣和间进士(清康熙《顺庆府志》卷四)。► 332篇诗文
送远斋和尚还翠微 其一
广州竹枝辞 其二
送一株上人访海丰姚明府 其一
自电白至海安 其三
石浪园 其二
自河头入山 其六
送李方水掌教临皋 其二
送岑霍山客游江南
广州竹枝辞 其一
赠赛娥校书 其三
留别林君卫 其二
数载不晤黄温如相见羊城因作是诗
自电白至海安 其九
自河头入山 其八
西畴春望 其二
过知淡叔茅亭
秋夜独坐有怀冈州诸子
淀心亭
广州元夜歌 其七
花朝日社集西禅寺
四出梅关
江上寄陶苦子 其三
虎丘中秋 其一
朝云墓十首次孙西庵先生韵 其二
送陈六一广文赍志入都
送李方水掌教临皋 其三
寄梁药亭太史 其三
将归北田家蒲涧携酒同诸子云峰饯别
登鼎湖山
寄陶握山 其一
江上寄陶苦子 其一
题湘江秋霁图 其四
送詹仙舟计偕 其一
杨颐斋罢官归冈州诗以送之
点头石
十六夜任肇楚邀同新沙寓楼看月
独坐柬罗颢甫胡大灵 其一
送谭目衡游龙川 其二
寄容廷恂 其一
西湖后曲 其一
粤台新柳 其六
赠杨敏叔
寿雷峰家应物大师
惠阳竹枝辞 其五
朝云墓十首次孙西庵先生韵 其四
宿胡大灵水斋
自河头入山 其一
送魏之秦 其二
寄电白广文家绘阁
西湖后曲 其二
珠崖杂咏 其一
村居 其五
送叶文弟北上 其一
太常祖
惠阳竹枝辞 其三
越裳道中
赠洞玄上人 其二
访胡星卿 其二
宿离患大师禅房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