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 :何绛
蒲团定后夜风清,钟磬不鸣江月鸣。百八念珠齐放下,本来无灭亦无生。
广州元夜歌 其二
永夜花丛百戏张,家家儿女为春忙。相过更约相携去,城里新开内教场。
汉上寄别毛子霞
黄鹄矶边水急流,轻舠又向秣陵浮。离心托尽晴川鸟,曾入城中君听不。
送人归里为其先人营葬
君今渡海还,椰实满秋山。野店红鱼饭,溪桥白竹间。
星霜侵客梦,风木感愁颜。去去休惆怅,人生自此閒。
郊居 其二
独向阶前立,凉风吹素襟。花开如有约,鹤去似无心。
出海帆过港,经山雨入林。柴门长自掩,饮酒复弹琴。
寄电白广文家绘阁
一官雅淡似閒僧,独坐衙斋不数楹。白石丛中开菊径,绿筠林下布楸枰。
秋声先到铜鱼响,海月垂残珠鳖明。细忆荒鸡春夜半,马头无限别离情。
宿胡大灵水斋
永夜何曾寐,寒灯共此情。语难随漏尽,心易向君倾。
古道今时少,斯人薄俗轻。由来称俊杰,不倚侠流名。
赣州晤郑珠江简讨即送之入都 其二
青雀南来赴紫宸,管弦风细两河闻。虔州渐与吉州近,江上依然五色云。
广州竹枝辞 其三
妾家旧住青枫桥,日见王孙马饮潮。何事王孙别妾去,早潮仍长暮潮消。
广州竹枝辞 其四
虎头日出尚曈昽,艓子齐开上大通。借问狂夫何处去,锦帆都趁五更风。
子夜曲 其二
君如天上月,余似井底鱼。愿不惜馀光,中心一照余。
子夜曲 其三
清江何所有,红豆生其涯。形影虽在迩,朝夕两相思。
广州竹枝辞 其五
坡山渡口春草齐,番山谢豹山中啼。可怜一夜潇潇雨,犹向东风忆蜀西。
寿月涛上人 其一
千针一衲白头僧,久坐山中少送迎。六十年前师记否,明星灿烂独周行。
送圆和尚还丹霞
自怜闻道寡,益怅别离情。挂席又千里,秋风雁翅城。
丹霞何日到,白露满天行。虽觉溪山异,还同一月明。
粤台新柳 其一
雨雪纷纷冰满潭,越台新柳已毵毵。非因杜宇天津唤,天气如何亦自南。
出宿江门寄别任肇楚
船头明月光,客子心烦伤。月上潮初起,篙师刺船忙。
琼南杂咏 其一
海阔天空鸟不飞,远书难得到柴扉。可怜一梦忘艰阻,如此波涛夜夜归。
送离大师入天湖
云水何无定,行时即住机。千山当雪霁,一丈到柴扉。
落叶不闻响,凄风难入衣。深知高坐处,松竹亦光辉。
寄洪庾山
郊西篱落菜花初,五柳门前君旧居。章甫朱轮都弗羡,不知深夜著何书。
寄黄海汤玄翼
垂杨巷口掩秋云,宅近沧波渔父邻。文体共推为领袖,荷花自采向头巾。
致书多向居山友,持行偏过出世人。记得月明沙路上,尚携僧伴访江津。
何绛
何绛,顺庆(今四川南充市北)人。徽宗宣和间进士(清康熙《顺庆府志》卷四)。► 332篇诗文
江上寄陶苦子 其三
寿雷峰家应物大师
自河头入山 其六
寄陶握山 其三
圭峰白云词 其二
朝云墓十首次孙西庵先生韵 其三
宿锦岩东庵呈昱微上人
寄白山上人 其二
送朱子成之西粤经纪张默庵后事
送魏之秦 其三
数载不晤黄温如相见羊城因作是诗
西湖后曲 其十
过那乌
都门访程周量
送梁药亭春州修志 其二
四出梅关
中散大夫祖
赠箕公新筑草阁
西湖后曲 其二
任肇楚下第归冈州诗以寄之时重阳后一日 其二
宿华首台
经林德丛村居
送江南杭简夫之肇庆 其二
广州元夜歌 其三
寄丹霞圆音和尚 其一
寄李素公
朝云墓十首次孙西庵先生韵 其四
送迹删上人入西宁 其二
淀心亭
自电白至海安 其四
象山怀古 其二
广州竹枝辞 其八
西湖后曲 其七
惠阳竹枝辞 其五
寿崔母李太君 其三
江上酒楼口占送肇楚归冈州
西湖曲 其一
纸刀
题湘江秋霁图 其三
寄懿士侄时馆罗浮之梅花村此余时在海南诗也
家二兄入罗浮余之循州承陈独漉珠江送别后却寄 其一
张超然蓝公漪将归八闽维舟合江同余访卫立组广文阻雨留饮斋中霁后 ...
孤山吊胡烈妇墓 其三
朝云墓十首次孙西庵先生韵 其十
赠赛娥校书 其一
将归北田家蒲涧携酒同诸子云峰饯别
感秋 其七
送陈太守还燕 其一
十六夜任肇楚邀同新沙寓楼看月
送李方水掌教临皋 其三
寄容廷恂 其二
朝云墓十首次孙西庵先生韵 其一
寄张超然 其二
入粤始祖
送沈山隐将军出镇石龙 其一
送胡大灵携其门人与幼子作客青齐 其二
大通访迹删和尚 其一
寄张超然 其一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