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 :何绛
白发漫扶筇,秋山访法王。残红霜后叶,斜日寺西廊。
不见松枝偃,空闻柏子香。谁行心处路,吾自泛归航。
赠赛娥校书 其二
自修眉黛自家矜,不是檀郎唤不应。约略舞衫添一寸,纤腰如削未曾增。
出宿江门寄别任肇楚
船头明月光,客子心烦伤。月上潮初起,篙师刺船忙。
琼南 其二
奇甸周千里,山川自一方。金沙如日赤,铁树与人长。
石有麋潜影,楠多鸟寄香。不因诸物产,长吏更循良。
送汪十三南湘之惠州 其一
三日东江是惠州,片帆随雁过罗浮。怜君今夜不得睡,独自高吟水驿头。
都门病中除夕有感
疏钟急雪暗相和,漏尽其如不寐何。老至渐知贫境乐,病来方惜壮年过。
空斋入夜镫光减,寒梦还家岁晏多。寂寞床头唯药草,半冬憔悴帝城阿。
寿始一上人
重过花甲日,仙处下生乡。七步周行已,三镫不住光。
松花当午食,柏子供秋香。不是云门棒,宗风那阐扬。
琼南杂咏 其四
杏花桃萼领春风,一片朝霞照眼红。却忆小山丛桂长,年年空自笑山翁。
寄岑金纪时客琼南 其二
花梨树底醉颜酡,嚼罢槟榔发浩歌。虽是六时惊巨浪,人间何处不风波。
纸刀
自是无长物,微躯日日新。敢云悲薄命,常得近文人。
用舍凭斯世,裁成赖此身。年年烽火报,喜不事风尘。
西湖后曲 其一
木鹅城下是菱溪,溪水东流不贮泥。好趁明月齐打桨,苏公堤过又甘堤。
送一株上人访海丰姚明府 其一
两岸青山啼鹧鸪,船头白发僧跏趺。凭谁借得云林笔,一抹春江老衲图。
自电白至海安 其六
渐入深林瘴渐多,闻声始觉有人过。高天久矣人难问,蓁莽何劳更作罗。
宿华首台
山楼依竹半,静夜更相宜。客梦正甜处,溪流无已时。
此心何所似,兹意与谁知。钟磬忽然动,窗云片片移。
送白大师入山 其一
但识安心法,皇城亦厌居。青山发幽兴,白社得真如。
勿使一尘染,能令万虑虚。春来须策杖,还访尔精庐。
宿冲虚观
古坛秋尽菊花新,落木千章绕四邻。葛令丹台犹未改,白家音乐已难陈。
天鸡夜半争啼日,仙犬年多不吠人。却忆昨宵闻颇异,空中一曲随梁尘。
送江南杭简夫之肇庆 其一
两岸风吹入峡船,崧台明月正娟娟。端州太守怜才甚,江阁应多赋大篇。
送远斋和尚还翠微 其一
陆贾城边旧识君,重逢已是法王身。名山我亦行将遍,国土归来得几人。
送魏之秦 其二
燕地多悲风,雨雪密如织。相逢五日夕,言语无休息。
嬿婉互相慰,中多忧与戚。我寒与我衣,我饥与我食。
志岂在温饱,感君心所识。
家二兄入罗浮余之循州承陈独漉珠江送别后却寄 其一
雁翅逢君已隔年,一回相忆一回怜。冰姿点污何容易,白发上头不再玄。
淀心亭
小亭斜向水,石路绕回廊。鹤过溪桥静,门空菡萏香。
钟声清滞虑,草色引微凉。自到林中住,诸缘欲渐忘。
何绛
何绛,顺庆(今四川南充市北)人。徽宗宣和间进士(清康熙《顺庆府志》卷四)。► 332篇诗文
惠阳竹枝辞 其四
哭黄同五
送魏之秦 其三
西湖曲 其一
自电白至海安 其八
闻泽春弟于桃溪西偏新开绿墅先拟绝句一首寄之
客中送王本直归广州 其二
广州元夜歌 其九
广州元夜歌 其一
横塘曲为泽远弟池园作 其五
横塘曲为泽远弟池园作 其二
广州竹枝辞 其一
寄梁药亭太史 其三
郊居 其二
送江南杭简夫之肇庆 其二
惠阳竹枝辞 其二
古歌 其五
赠少年李道士
犹子中木同余旅食吴门以事先归作诗示之
白山上人新筑退居落成 其一
白山上人新筑退居落成 其四
自电白至海安 其七
涧上访徐昭法
送叶文弟北上 其一
寿文昌林君卫 其一
寄潘亦庶兼柬金纪时同客琼州
广州竹枝辞 其三
听泽远弟弹琴
寄丹霞圆音和尚 其一
赠赛娥校书 其三
寿月涛上人 其二
引镜轩黄菊盛开赋呈主人
十八夜多异精舍与超有上人坐月
赠杨敏叔
广州元夜歌 其四
寄陶握山 其一
珠崖杂咏 其二
惠阳竹枝辞 其五
子夜曲 其一
中散大夫祖
汉上寄别毛子霞
留别林君卫 其三
赠桃溪主人新宠 其二
杨颐斋罢官归冈州诗以送之
送沈山隐将军出镇石龙 其一
赣州晤郑珠江简讨即送之入都 其四
虎丘中秋 其六
送朱子成之西粤经纪张默庵后事
寿黄澹轩 其一
赠桃溪主人新宠 其一
留别超上人
寄寿李慧庵
感秋 其八
寄懿士侄时馆罗浮之梅花村此余时在海南诗也
过柴桑故城有怀陶靖节先生
宿滋广上人石湖精舍 其一
斗洞避暑伍道翼园林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