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 :何绛
小袖罗衣白玉钩,桄榔夹道好淹留。归来但得盈车果,莫遣张郎学浪游。
独坐柬罗颢甫胡大灵 其一
世代去如驶,昨日又今日。昂昂七尺躯,知非不化物。
车马狭道旁,功名终不实。二氏良玄幻,君亲两相失。
先师有遗训,勉之可入室。徒然事糟粕,无乃太粗率。
东邻氏诞子,美哉圣贤质。
同家天木黎雨亭访六圆上人
枳花树树啼春鸟,梅子青青客到来。清磬一声山屐响,白头僧把寺门开。
赠箕公新筑草阁
缚竹编茅倚定山,柴门曾设不须关。老僧入定宵分后,空有江楼日往还。
鼎湖客夜呈湛慈和尚
不梦亦不觉,山空月复清。谁能此山上,垂手月中行。
万虑已皆寂,一心安所生。何期方丈外,容听夜钟声。
子夜曲 其三
清江何所有,红豆生其涯。形影虽在迩,朝夕两相思。
送朱子成之西粤经纪张默庵后事
共是哀良友,惭君义独高。九泉期不负,万里莫辞劳。
无地招魂返,留棺待女号。遥知逆旅夜,双泪落青袍。
广州竹枝辞 其二
月泉寺口月明时,一叠秋风一叠词。今夜思君不得见,坐看孤月上高枝。
送沈山隐将军出镇石龙 其二
一军暂出尉佗城,晓日东江组练明。天子只今方北顾,炎州瘴疠付君清。
元日黄鹤楼留别毛子霞
楚国轻阴雨欲稀,岁朝高倚鹤楼扉。城边巴水为西郭,席处江云上布衣。
春酒畏寒知渐老,旅人频叹念将归。怜君别后重过此,空有杨花旦暮飞。
广州元夜歌 其十
铁砚磨穿不惮劳,桃花浪里钓金鳌。只因整顿衣冠去,不怕龙门万丈高。
饶平留别陈巩宁
山城一月绪如丝,杯酒临行强共持。却指林中霜叶别,相逢应在着花时。
广州元夜歌 其六
十五儿郎满面春,槟榔嚼罢露朱唇。越罗衫袖笼瓜子,玉指分开渡与人。
登海潮岩
岧峣石室倚沧溟,渐上秋山兴渐增。峭壁倒悬梯两道,小窗斜见浪千层。
人踪绝处逢猴酒,鸟道通时接禹藤。最喜徵徭犹未到,杖藜閒日不妨登。
寄梁药亭太史 其三
玉轸六莹琴,纱窗弹夜深。如何山水志,迸出庙廊心。
素月经银汉,閒情在翠林。几时花下路,缓步一相寻。
送汪十三南湘之惠州 其一
三日东江是惠州,片帆随雁过罗浮。怜君今夜不得睡,独自高吟水驿头。
孤山吊胡烈妇墓 其二
身随黄壤心何烈,冢葬青山骨亦香。却恨世间公道少,不将巾帼易冠裳。
广州竹枝辞 其八
河南十五采菱女,相约踏歌踏早潮。木兰为楫沙棠桨,日出东方烟雾消。
广州竹枝辞 其四
虎头日出尚曈昽,艓子齐开上大通。借问狂夫何处去,锦帆都趁五更风。
送豫章梁质人入秦 其二
从来豪杰言形胜,欲塞函关祇一丸。今日车书安事此,长杨秋雨渐声寒。
古歌 其四
奈何湿遍襟,愁中不自悟。本是涕泗流,却怪夜间雾。
何绛
何绛,顺庆(今四川南充市北)人。徽宗宣和间进士(清康熙《顺庆府志》卷四)。► 332篇诗文
送詹仙舟计偕 其一
自电白至海安 其六
粤台新柳 其四
哭林益金
宿锦岩东庵呈昱微上人
宿华首台
寄小金山敏言上人
送岑圣眉北上 其一
秋夜独坐有怀冈州诸子
寿黄母郭太君
虎丘中秋 其七
诃林客夜柬任肇楚时寓珠江江上
续奁 其二
送郑珠江太史还朝
送孟行弟北上 其一
十八夜多异精舍与超有上人坐月
送胡大灵携其门人与幼子作客青齐 其二
癸未始秋得丹霞愿来大师书并惠木樨饯作此答之 其一
朝云墓十首次孙西庵先生韵 其七
珠崖杂咏 其六
丹霞圆音和尚惠顾香草庄三日连宵同谦长侄作诗志喜 其三
广州元夜歌 其二
江上寄陶苦子 其一
寄潘亦庶兼柬金纪时同客琼州
送离大师入石洞
客中送王本直归广州 其二
闻泽春弟于桃溪西偏新开绿墅先拟绝句一首寄之
横塘曲为泽远弟池园作 其九
仙湖客舍同野望雨望两侄赋
横塘曲为泽远弟池园作 其五
广州竹枝辞 其五
寿羽四邹广文 其二
续奁 其一
都门访程周量
自电白至海安 其四
张超然蓝公漪将归八闽维舟合江同余访卫立组广文阻雨留饮斋中霁后 ...
哭朱三质
宿离患大师禅房
朝云墓十首次孙西庵先生韵 其四
孤山吊胡烈妇墓 其三
任肇楚下第归冈州诗以寄之时重阳后一日 其二
朝云墓十首次孙西庵先生韵 其一
汉上寄别毛子霞
自河头入山 其五
寄黄海汤玄翼
赠禅起上人
自电白至海安 其九
登叔浑侄祝山园林
听泽远弟弹琴
送陈六一广文赍志入都
寄白山上人 其二
送梁药亭春州修志 其二
江上寄陶苦子 其三
癸未始秋得丹霞愿来大师书并惠木樨饯作此答之 其二
西湖后曲 其四
白山上人新筑退居落成 其四
横塘曲为泽远弟池园作 其二
子夜曲 其二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