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 :李攀龙
自怜十指镮,玉壶不离手。女儿行无赖,故劝郎君酒。
与子与游灵隐寺吴马诸公同赋
片雨挂龙涔,清风啸虎林。海浮西域至,江插洞天深。
小岭将遥集,名山岂陆沈。地灵闻水乐,岫隐见云心。
金粟寒应结,香炉回自阴。藤萝褰窈窕,台殿倚萧森。
石笋高遥笔,莲花净盍簪。何须怀谢客,俱解越中吟。
答寄殿卿
平台春兴日堪乘,公子相邀赛信陵。那得更逢寒食下,高斋独供伏牛僧。
灵隐寺同吴马二公作
武林台殿敞诸天,建自咸和第几年。才到上方双涧合,飞来何处一峰悬。
梵音动杂江潮转,灯影长含海日传。所以龙宫称绝胜,骊珠交映使君前。
王中丞破敌辽阳凯歌四章 其三
再领楼船护海滨,三持节钺扫边尘。怪来长得君王宠,自是麒麟阁上人。
得徐使君所贻王敬美见赠答寄 其四
弱冠文章满帝城,偶因家难负平生。中原莫恨论交少,海内今无骠骑名。
杂兴 其七
翩翩西北风,萧萧枯桑林。登高使人望,秋气悲我心。
丛台蔓寒草,易水清且深。当时燕赵士,慷慨有遗音。
铙歌 其十八 石流
石流津以梁。无敢曳水,君安所薄,秋风汤汤。东飞者鹄,北游者河。
中有冥冥之白沙,远道之人谓之何。兰以有香君不知,愿言怀之遗所思。
送金台郑参戎 其一
征南幕府百蛮遥,拟勒功名宠圣朝。此日汉家铜柱在,何如海上赤城标。
前溪歌 其五
春容故易老,红粉岂常鲜。郎归定何日,憔悴复谁怜。
怜亦异当年。
送右史之京 其三
一片燕山紫气中,汉家城阙蓟门东。即今天子招贤地,非复当年碣石宫。
送吴人陆之箕
客有登台赋远游,蓟门金尽坐高秋。总怜岐路无知己,不向风尘为白头。
木落毗陵看过雁,月明张翰倚扁舟。未将簪绂论多病,草色姑苏到自愁。
于郡城送明卿之江西 其三
长安二月绾垂杨,为尔踟蹰五骕骦。今日故人投辖地,况逢山色满邢襄。
送殷正甫内翰之京 其八
紫禁清秋五夜闲,金茎玉树少人间。不知帝遣神仙吏,更直蓬莱第几山。
咏古 其十
文驷陈大庭,膰肉宿所脩。群婢一以盛,君子乃见咻。
孰谓彼妇口,于中可优游。蟪蛄遂盈耳,凤兮当何求。
斧柯不在手,龟山郁绸缪。翱翔七十国,交辙奸诸侯。
狄水衍其波,罔济非无舟。驾言从吾好,还辕息我陬。
初春 其四
蓟北看春色,羁情坐郁然。官犹胶柱在,名岂滥竽传。
汩没终何事,文章自有权。薄游多难后,知己众人前。
疏拙容高枕,风云让着鞭。客嘲安用解,执戟至今怜。
铙歌 其十七 远如期
远如期,宜四海。皇帝日月所置,有甘露三载。单于自归大佳以万人,稽首陛下北藩臣。
左右贤王奉国珍,谒者令引之乡殿陈。橐佗拉沓,就羽蒙戎。
酪酒乃是阏氏之所饮,駃騠生自余吾中。将进酒,顾其豪,挠以留犁径路刀。
何用赐之,黄金犀毗,赤绨锦袍。扶伏沮泽,曾不知天子神灵。
从今以往,但居光禄塞下不愿归庭。
荅龚茂才
中原相望两漫漫,傲吏重弹柱漫冠。不尽青云东岳气,飞来白雪大江寒。
人今雨别千年事,君自风流二仲看。若问严陵滩上月,小清河北照渔竿。
阁夜示茂秦 其三
病起看时事,归心不可裁。著书官欲罢,问字客还来。
月出樽堪满,霜清角自哀。相怜成白首,明日阻三台。
送殷正甫内翰之京 其六
十载风流侍从臣,归来依旧帝城春。金华殿里谈经客,半是同时献赋人。
送陆从事赴辽阳
御苑东风吹客过,共看芳草有过珂。西山晴雪鸿边尽,北海春云马上多。
地险时窥玄菟郡,天骄夜遁白狼河。知君幕下参高画,诸将何时议止戈。
李攀龙
李攀龙(1514—1570)字于鳞,号沧溟,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20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 ► 589篇诗文
寄谢茂秦 其一
广阳山道中
题徐子与门生汪惟一竹邱图
寄怀元美
古诗后十九首 其十四
和题郭山人五岳游囊杂录 其三 衲
哭子相 其三
答赠沈孟学 其四
神弦歌三首 其一 宿阿曲
闻子与欲诣问诗以代柬 其一
和子与过访平原道中值雪二首时按察楚中 其二
寄茂秦
送新喻李明府伯承
酬郭子坤感怀 其四
送元美 其二
燕歌行 其二
酬郭子坤感怀 其三
桃花岭
陇上歌
送罗大参之任山西 其一
留子与署中
挽王中丞 其三
五子诗 其五 梁公实
赋得金谷园障子
岁杪放歌
寄怀蒲圻魏使君 其一
卢城送子与
送许史得弟字
戏东张茂才
汝宁徐使君 其七
劳别子与 其一
送右史之京 其一
录别 其六
送元美 其一
人日同元美子与公实集子相宅得寒字
酬许使君读鄙诗见赠 其二
三洲歌 其一
登黄榆马陵诸山是太行绝顶处 其一
和题郭山人五岳游囊杂录 其四 瓢
冬日 其三
郡斋同元美赋得桥字
渡滹沱
山斋牡丹 其二
送林章之郎中谳狱南海
哭子相 其一
同皇甫缮部寒夜城南咏月
怀元美
石城曲 其二
答右史秋怀见寄 其一
杨山人 其四
录别 其十一
东村同殿卿送子坤赴选 其一
答元美问余近事 其二
寄慰元美 其一
前溪歌 其七
莫愁乐 其一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