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 :李攀龙
谢客江湖已十秋,浮云华发共悠悠。闻君忽忆阳春调,浊酒还开白雪楼。
留别子与子相明卿元美 其二
使君千骑自东方,回首春云五凤凰。此日主恩曾不浅,还容长孺卧淮阳。
送右史之京 其三
一片燕山紫气中,汉家城阙蓟门东。即今天子招贤地,非复当年碣石宫。
题申职方五岳图
谁将五拳石,错落余之堂。坐看素璧缠云雾,安得群峰挂屋梁。
更愁深林暝难入,岚影明灭侵衣裳。左眄欲生沧海日,右临少昊凝清霜。
扫练白沙走朔漠,回毫紫盖垂炎荒。须臾二室崚嶒出,杳然置我烟霞傍。
不闻吹笙控飞鹤,浮丘子晋俱冥茫。良工拓笔天为开,长风西逐层阴来。
中庭无人数移席,巅厓乍堕松杉摧。眼前突兀太古色,九州惨淡如浮埃。
宓牺神农未诞降,元气始判洪濛哉。大江浩浩黄河流,巨野相望悬莫秋。
异代犹探秦汉策,真形或结金银楼。凭轩忽惊去千里,青鞋竹杖胡在此。
复疑窈窕迷归路,何当税驾聊徙倚。捲帘逾添空翠寒,张镫更爱夕阳紫。
邢襄小吏困时名,知君雅意怜泥滓。
初春元美席上赠茂秦得关字
凤城杨柳又堪攀,谢朓西园未拟还。客久高吟生白发,春来归梦满青山。
明时抱病风尘下,短褐论交天地间。闻道鹿门妻子在,祗今词赋且燕关。
观猎 其一
胡鹰掣旋北风回,草尽平原使马开。臂上角弓如却月,当场意气射生来。
李柱史蜀扇
明月团圆掌上开,清风犹自洒西台。谁将一片峨眉雪,濯锦江寒万里来。
古诗后十九首 其十六
迢迢月既望,白露被庭中。越女露前音,燕服罗清宫。
交游自远方,文彩复无双。驾言出广陵,将以适曲江。
聊慄此何气,揽观不可穷。帷车蔽日下,万马悲回风。
水力率已至,神物难为容。秉意属南山,浩荡惟所从。
上客变其度,陈唱谁与同。极命以成章,娱乐良未终。
前溪歌 其六
谁能采黄葛,逍遥独桑头。黄葛断还生,春风不可留。
烂漫使侬愁。
懊侬歌 其三
夙昔幽闺性,冶游持自惑。旦夕三千里,不复作颜色。
谢中丞枉驾见过兼惠营草堂赀 其三
结屋临湖八九椽,白云秋色共萧然。若言长者无车辙,何得中丞乞俸钱。
答殿卿代寄正甫
凌云赋出罢朝天,今日恩深汉帝年。寄语故人杨得意,白头堪作病相怜。
杂兴 其九
逍遥临蓬池,言陟梁王台。还顾望大河,洪波渺悠哉。
飞雪蔽中原,北风千里来。驰驱名利途,无骏不驽骀。
精卫自微鸟,东海生尘埃。
古诗后十九首 其十
眄眄织女星,当机理纨素。牵牛能几许,常为投杼误。
纨素欲遗谁,终日西北顾。负轭复何时,轩车岁云暮。
揽衣即河汉,踯躅不得度。
公燕诗九首 其六 伟长
高台郁峨峨,其下临清池。黄鹄比翼游,淫鱼戏涟漪。
微风起水裔,朱华纷陆离。绮罗既生色,笑歌不自治。
旨酒但相属,羽觞随波移。人生寄一世,岁月忽如驰。
岂忘诵君恩,贱躯未可知。
四时子夜歌 其六
荧荧斜月辉,累累清露垂。中宵不还卧,徘徊独为谁。
送金台郑参戎 其一
征南幕府百蛮遥,拟勒功名宠圣朝。此日汉家铜柱在,何如海上赤城标。
神弦歌三首 其三 圣郎曲
梧桐何翼翼,凤凰何将将。左坐青溪姑,右坐白石郎。
姑自翳瑶草,郎自命椒浆。
寄茂秦
谁惜虞卿老去贫,平原食客一时新。怀中白璧如明月,何处还投按剑人。
岁杪得元美兄弟书却寄 其二
病起逢春上酒卮,江南江北正相思。中原谩说先朝事,五子风流自一时。
黄淡思歌 其二
胡马代州出,还骑出代州。黄金装马勒,青丝络马头。
李攀龙
李攀龙(1514—1570)字于鳞,号沧溟,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20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 ► 589篇诗文
和许史秋日玉函观 其一
寄谢许左史刊倡和集
山房书壁 其二
送殷正甫内翰之京 其四
三洲歌 其一
琅琊王歌 其五
题候涛山观音寺寺徙自落迦
乌夜啼 其一
白石郎曲 其一
送殷正甫内翰之京 其一
席上鼓饮歌送元美 其一
和题郭山人五岳游囊杂录 其三 衲
王中丞破敌辽阳凯歌四章 其三
瑶池谣
录别 其九
送元美 其二
许殿卿郭子坤见枉林园 其二
送都转运刘使君还万安有序 其二
四时子夜歌 其四
秋日东村偶题 其一
秋夜白雪楼赠周公瑕
答殿卿九日见怀 其一
灌甫东陂宴
三洲歌 其三
哭公实 其五
简许殿卿
古诗后十九首 其九
哭子相 其三
与三君登楼
重送许永宁 其一
四时子夜歌 其三
古诗后十九首 其十四
估客乐 其二
酬郭子坤感怀 其三
襄阳蹋铜蹄 其三
将至梁园寄殿卿
铙歌 其十八 石流
录别 其十
铙歌 其九 将进酒
寄吴明卿 其四
集张使君别业
上朱大司空 其一
古诗后十九首 其四
与刘宪使过子与大佛寺
古诗后十九首 其十五
和许长史筝伎篇
咏古 其十五
代建安从军公燕诗并引 其九 代阮元瑜
铙歌 其二 思悲翁
琅琊王歌 其一
答赠沈孟学 其二
送殷正甫内翰之京 其八
企喻歌 其二
五子诗 其三 宗子相
湖就姑曲
王中丞破敌辽阳凯歌四章 其二
荅赠王给事
长相思·秋风清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