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 :李攀龙
三十三峰淦水阴,中藏玉笥白云深。自从归去神仙尉,秋草茫茫不可寻。
题潘廷尉留馀堂
前朝知政四留馀,廷尉为堂取自书。潘令官衔犹散骑,于公门第早容车。
法星傍斗悬高座,佳气如云护直庐。海内称平逢此日,主恩先已未应虚。
岁杪得元美兄弟书却寄 其一
北风吹雪雪毵毵,雪里开缄酒半酣。但说王家兄弟好,自应春色满江南。
陇上歌
陇上壮士乘䯀骢,带桑鞬服挟秦弓。七尺大刀搏白虹,丈八蛇矛盘怒风。
战始三交失大刀,且荡且走亡其曹。弃我䯀骢岩中逃,为我谓乌为客豪。
陇上之水流潺潺,壮士一去不复还。
杂兴 其九
逍遥临蓬池,言陟梁王台。还顾望大河,洪波渺悠哉。
飞雪蔽中原,北风千里来。驰驱名利途,无骏不驽骀。
精卫自微鸟,东海生尘埃。
送祠部莫郎中贵州提学
蓟门一相送,杨柳未堪攀。亦是柳章地,宁虚供奉班。
西南天欲尽,羌笮日多艰。鼓棹过三楚,传经到百蛮。
春云蒸赤水,秋雨瘴青山。早就中和颂,诸生忆汉关。
乌生
黄口四五雀,罗坐秦氏桂树间。啄啄树上蠹,母子相哺自言安。
唶我。三河不知为谁家,有轻薄少年。臂坐一鹞子,鹞子小小如人拳。
出入雀东西,一纵即中两黄口。毛羽摧颓,魂魄飞上沧浪天。
鹞子下来还少年。阿母生黄口时,乃在高堂欂栌间。
唶我人民安知雀乳处,窈窕紫深宫中,安从通。白兔乃在平原大泽中,罗者尚复得脯腊之。
唶我猛虎斑斑南山间,射工尚复得枕藉之。明珠乃在合浦深渊中,后宫尚得剖以缀其襦。
唶我人民生各有寿命,何须尚复计会贤愚。
九月八日东村送元美
浊酒枯鱼自不贫,黄花况复席边新。明朝纵及龙山会,那得长逢落帽人。
古诗后十九首 其十五
处世苦无见,孤生非所忧。高言生同心,千载一相求。
穷贱解胶漆,弃置衰交游。昔我同门友,上书哀王侯。
明月皎夜光,踯躅不得投。
送右史之京 其二
曾游上国和阳春,华发重来一曲新。身自楚臣谁不识,兰台宾客更无人。
酬殿卿长史夏日过饮 其四
美酒新开琥珀光,还堪潦倒故人傍。已拚十日平原饮,怪尔能飞五月霜。
人日同元美子与公实集子相宅得寒字
年华开此晏,春色又长安。得日人相劳,披云客共欢。
贴屏皆綵胜,佐酒尚辛盘。北雁先花发,西山过雪看。
文章投璧尽,心事断金寒。不但萧朱辈,论交自古难。
仲鸣蒲桃
万颗蒲桃照玉盘,西施乳滴露华寒。故人更比相如渴,不向金茎夜夜看。
神弦歌三首 其一 宿阿曲
天门詄荡荡,地户郁沈沈。真官下云中,窈窕从苏林。
涌泉庵
锦阳川上女僧家,红树萧萧白日斜。弟子如云人不见,可怜秋老玉莲花。
懊侬歌 其一
五丝合欢被,还得五丝缝。侬为懊恼曲,还持懊恼侬。
荅右史问山中与谁把苦
依然浊酒竹林傍,那道穷途便不狂。白眼生平君自见,可能容易入山阳。
建安体 其二
北风正徘徊,繁霜以霏霏。经过至朔方,惆怅我武威。
白骨何籍籍,铠甲贯疮痍。猛兽蹲高冈,狐兔失故蹊。
伐薪缺斧斨,饮冰胶马蹄。远行多苦寒,中路渴与饥。
是时一介志,悠悠谁当知。
琅琊王歌 其六
孤儿当门泣,门外霜皓皓。今年许裁襦,兄但视其嫂。
五日和许傅湖亭宴集 其二
青樽临北渚,一为故人开。此事成今昔,浮云自往来。
花间携枕簟,镜里出楼台。忽就投湘赋,深知贾谊才。
秋日 其三
倦游非一日,乘兴复三秦。多病难为客,浮名喜中人。
未堪沈案牍,何以走风尘。祖帐东门外,贤哉一老臣。
李攀龙
李攀龙(1514—1570)字于鳞,号沧溟,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20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 ► 589篇诗文
和聂仪部明妃曲 其二
阁夜示茂秦 其一
谢中丞枉驾见过兼惠营草堂赀 其三
观猎 其一
和题郭山人五岳游囊杂录 其三 衲
寄吴明卿 其二
送刘户部督饷湖广 其五
登邢台
荅王敬美广川道中见怀
寄吴明卿 其十
录别
汝宁徐使君 其九
明下童曲 其二
寄茂秦
送新喻李明府伯承
碣石篇 其三
集元美宅送汝思吴峻伯袁履善三比部
铙歌 其一 朱鹭
大阅兵海上 其三
和子与留别 其一
酬许右史九日小山见赠 其三
此儿行重寄明卿
袭克懋托疾不肯入试赋赠
荅龚茂才
早春寄吴使君 其四
荅元美
赋得何仲默
录别 其一
送徐汝思 其一
和子与过访平原道中值雪二首时按察楚中 其一
上朱大司空 其一
谢中丞枉驾见过兼惠营草堂赀 其一
和荅殿卿冬日招饮田间 其二
杂兴 其十
送历城李明府入计
送皇甫别驾往开州
莫愁乐 其二
登黄榆马陵诸山是太行绝顶处 其一
琅琊王歌 其四
和右史悼儿篇 其一
重送许永宁 其二
铙歌 其六 战城南
寄殿卿 其二
代香山寺老僧答
留别子与子相明卿元美 其一
汝宁徐使君 其六
秋夜白雪楼同许右史袭茂才分韵 其一
酬李东昌写寄白雪楼图
赠殿卿
答赠沈孟学 其二
王中丞破敌辽阳凯歌四章 其三
赋得雁池送许右史游梁分奈字
重别魏使君 其三
石城曲 其二
酬殿卿长史夏日过饮 其二
张明府见惠榴柿 其二
王明君吟
寄谢茂秦 其二
夏日张茂才见枉林园 其二
酬郭子坤感怀 其三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