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 :李攀龙
蓟门秋色梦中偏,二子乘舟下广川。食客未应常在赵,酒人谁复并游燕。
心知老骥元千里,目送归鸿自一天。已分蓬高能兴尽,垆头春酒却堪怜。
桃花岭
一度桃花岭,烟霞处处新。纵迷源上路,犹似武陵人。
寄顺甫
江汉秋风万里生,浮云不见鄂王城。于今楚调无人和,忆尔还高白雪情。
送殷正甫内翰之京 其八
紫禁清秋五夜闲,金茎玉树少人间。不知帝遣神仙吏,更直蓬莱第几山。
寄吴明卿 其三
高斋只尺小蒙城,三载逍遥傲吏情。不是春风常入梦,谁知蝴蝶等功名。
寄元美 其三
渔阳春欲尽,汉使未堪愁。边郡多豪侠,风尘一壮游。
浮云寒大漠,白日澹幽州。莫更观辽海,萧条正北流。
答殿卿九日见怀 其二
白发萧萧映酒垂,他乡秋色更堪悲。不知此日登高处,折得茱萸插向谁。
和殿卿咏梅篇
忽报探梅句,深知水部贤。空梁知汉月,寒色动江天。
影落青樽里,花生彩笔前。新妆萦素练,白雪洒繁弦。
南国书堪寄,春风病独怜。更惭清思减,不及兔园篇。
咏古 其一
帝作大唐歌,八伯奏卿云。钟石兴麓野,人声一以论。
日月发光华,烂然星具陈。沈璧十二渚,岱宗乃于禋。
是时辟四门,穆穆咸所宾。
酬郭子坤感怀 其三
何来双鬓雪,五月镜中寒。便欲烦君镊,萧萧不可看。
和右史悼儿篇 其一
赋罢人传绝妙辞,争如细柳乱轻丝。那知此日千行泪,并拂秋风洒雁池。
初春 其四
蓟北看春色,羁情坐郁然。官犹胶柱在,名岂滥竽传。
汩没终何事,文章自有权。薄游多难后,知己众人前。
疏拙容高枕,风云让着鞭。客嘲安用解,执戟至今怜。
乌栖曲 其四
江南女儿蹋蹀歌,阳春窈窕出绮罗。黄金辔头紫骝马,长安少年事游冶。
白纻舞歌 其三
春日荏苒花落英,吴姬起舞媚前楹。回身顿趾迅且轻,纤尘暗暧不及生。
投袂一转激楚成,徘徊复进为新声。二八敛手停鸣筝,中曲再变豪竹惊。
如矜若怨意未明,馀姿逸态犹纵横。妙技绝世色倾城,谁能顾盻感人情。
送右史之京 其六
万国称藩拱至尊,一时词客出王门。但教日奉西园宴,莫道应刘不是恩。
赠元美兄弟
唯帝飨金石,拊髀封疆臣。二子越枕戈,避雠栖海滨。
及时列冤状,含意遂俱申。乃望渔阳戍,北风飘沙尘。
若见姑蔑旗,阴雨施威神。吴门有丘陇,旧与要离邻。
陈尸赫中寝,国命委荆榛。楚王黜费氏,棠君纪人伦。
何如上公服,宠光襚所亲。愿无废前劳,报恩致其身。
送金台郑参戎 其一
征南幕府百蛮遥,拟勒功名宠圣朝。此日汉家铜柱在,何如海上赤城标。
汝宁徐使君 其九
三河名郡郁如林,治行看君结主深。但使便宜长得请,守臣无意赐黄金。
答许右史 其二
王门隐者身坎坷,老曳长裾裾婀娜。自言能料一生事,及至干时计常左。
从它惨淡复为谁,即得新诗题向我。雨雪蓬蒿共三径,春色俜伶馀药裹。
浊醪但熟贫亦足,微官才罢病辄妥。胸中㙼块故须浇,乘兴往往无不可。
白眼生成薄禄相,青山合就渔樵夥。赵壹疾邪众所摈,邹阳暗投才应坐。
羡尔悠悠世上情,回头数子殊么么。
酬殿卿长史夏日过饮 其四
美酒新开琥珀光,还堪潦倒故人傍。已拚十日平原饮,怪尔能飞五月霜。
琅琊王歌 其五
主人但置酒,烹肥击其鲜。男儿好还乡,不愿持一钱。
李攀龙
李攀龙(1514—1570)字于鳞,号沧溟,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20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 ► 589篇诗文
咏古 其十五
汝宁徐使君 其六
初抵浙中感遇一首呈马丈
赠郑将军之铜江 其三
和许史秋日玉函观 其一
郡斋同元美赋
录别 其五
挽王中丞(八首选二)
石城曲 其一
送都转运刘使君还万安有序 其二
山斋牡丹 其一
荅赠王给事
秋夜白雪楼同许右史袭茂才分韵 其一
与三君登楼
秋日寄怀元美兼呈吴徐二使君
秋日东村偶题 其一
前溪歌 其六
乌夜啼 其二
寄元美 其五
湖就姑曲
重送许永宁 其一
寄元美 其四
送刘户部督饷湖广 其五
古意寄德甫 其三
高光州孤山精舍
送皇甫别驾往开州
杂兴 其十一
酬许右史九日小山见赠 其四
秋日东村偶题 其二
送李明府入奏
冬日 其一
许殿卿郭子坤见枉林园 其一
谢中丞枉驾见过兼惠营草堂赀 其三
铙歌 其十六 临高台
得徐使君所贻王敬美见赠答寄 其三
殿卿示乐府序小诗报
初度日子与过署中同赋
寄茂秦
寄题离薋园 其二
和题郭山人五岳游囊杂录 其五 锄
公燕诗九首 其三 子建
和子与过访平原道中值雪二首时按察楚中 其二
瑶池谣
挽王中丞 其六
代建安从军公燕诗并引 其八 代应德琏
杂兴 其八
重寄元美 其二
寄元美 其六
秋日 其三
卢城送子与
送子相归广陵 其三
张明府见惠榴柿 其二
地驱乐歌
咏古 其三
寄元美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