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 :李攀龙
萧条鹦鹉赋初成,偃蹇当年一祢生。屈指中原馀子尽,非君谁见孔融名。
见火齐镫问是右史持入梁
火齐春镫七采装,谁投明月向梁王。也知照乘珠犹在,不是先容不敢张。
建安体 其二
北风正徘徊,繁霜以霏霏。经过至朔方,惆怅我武威。
白骨何籍籍,铠甲贯疮痍。猛兽蹲高冈,狐兔失故蹊。
伐薪缺斧斨,饮冰胶马蹄。远行多苦寒,中路渴与饥。
是时一介志,悠悠谁当知。
录别 其三
北风著枯林,浮云苦多阴。红颜日就衰,他乡日就深。
别离起中夜,对酒不能斟。丝竹含妙伎,佳人怀好音。
眄睐适君意,慷慨动君心。罢曲一俛仰,变为游子吟。
念当事行役,泪下难自禁。
酬李东昌写寄白雪楼图
诗名东郡沈隐侯,那复擅奇顾侯头。江湖槃薄有能事,画我山中白雪楼。
推毫已经海色至,无乃兼驱蛟蜃游。须臾百里岱阴合,咫尺疑闻清河流。
华不注山得非雨,平陵以西胡独秋。松风似欲卷绡起,良久看云失去留。
丹青快意痴如此,丘壑过人老即休。使君实解郢中调,为尔深知宋玉愁。
雪后忆元美
雪后千门月色开,故人遥忆子猷回。饶他已尽山阴兴,半夜还须载酒来。
送子相归广陵 其六
广陵秋色雨中开,系马青枫江上台。落日千帆低不度,惊涛一片雪山来。
送林章之郎中谳狱南海
旧识于公传,新知陆贾才。汉章双凤下,越郡五羊开。
旌节看山驻,楼船截海来。长安天北望,使者日南回。
讼府蒲堪挂,刑书竹可裁。明珠满合浦,应照不然灰。
和许长史玉函宫携妓 其一
玉函宫里列红颜,美酒清尊醉不还。春色自应天上好,那嗔长史出人间。
席上鼓饮歌送元美 其一
翩翩白马度秋风,共醉胡姬酒肆中。舞剑吹笳歌出塞,送君朝发蓟门东。
襄阳蹋铜蹄 其一
白马蹋铜蹄,着地铜蹄鸣。往来大堤上,出入襄阳城。
企喻歌 其二
放马大泽中,马饱勿复驱。宁断壮士肉,不断骏马刍。
送殷正甫内翰之京 其十
东观风流著作郎,满朝谁不羡恩光。赋成清思如秋水,一片霜毫洒玉堂。
登黄榆马陵诸山是太行绝顶处 其一
太行山色倚㠝岏,绝顶清秋万里看。地坼黄河趋碣石,天回紫塞抱长安。
悲风大壑飞流折,白日千厓落木寒。向夕振衣来朔雨,关门萧瑟罢凭栏。
秋日寄怀元美兼呈吴徐二使君
十载江湖白露寒,因君万里忆寒安。故人相向中原老,秋色何如画省看。
邵武功名非不佞,汝阳经术雅能官。即今垂作漂零客,可道音书日转难。
挽王中丞 其六
莫道江南梦里遥,白杨明日便萧萧。门人尽爱伤春句,不拟招魂与大招。
子夜歌 其八
始欲识侬时,白头誓相怜。一日三唐突,持底解千年。
为周真阳题芭蕉仕女图戏呈吴明卿使君
春尽芭蕉未著花,玉兰双倚丽人斜。何如南郡从游日,一面红妆出绛纱。
长相思·秋风清
秋风清,秋月明。叶叶梧桐槛外声。难教归梦成。砌蛩鸣,树鸟惊。塞雁行行天际横。偏伤旅客情。
赠元美兄弟
唯帝飨金石,拊髀封疆臣。二子越枕戈,避雠栖海滨。
及时列冤状,含意遂俱申。乃望渔阳戍,北风飘沙尘。
若见姑蔑旗,阴雨施威神。吴门有丘陇,旧与要离邻。
陈尸赫中寝,国命委荆榛。楚王黜费氏,棠君纪人伦。
何如上公服,宠光襚所亲。愿无废前劳,报恩致其身。
五日与殿卿游北渚 其一
青樽画舫㟙湖滨,风俗遥传楚逐臣。潦倒只今君自见,那能长作独醒人。
李攀龙
李攀龙(1514—1570)字于鳞,号沧溟,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20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 ► 589篇诗文
东村同殿卿送子坤赴选 其一
五子诗 其二 吴明卿
送右史之京 其二
赋得狼居胥山送李侍御
杂兴 其十
铙歌 其十八 石流
蹛林歌
铙歌 其十一 芳树
送子相归广陵 其五
题徐子与门生汪惟一竹邱图
秋日 其二
灌甫东陂宴
燕歌行 其一
送右史之京 其三
送许史得弟字
与三君登楼
秋前夜过昆山寄仲蔚时元美兄弟俱就徵车
东陂同许殿卿陆南道函灌甫兄弟赋
周象贤明府明卿门人属感明卿放逐因赠明府
和吴太常南楼烟雨之作
三洲歌 其二
挽王中丞 其四
秋日 其一
团扇郎
杂兴 其七
许殿卿郭子坤见枉林园 其一
九月同殿卿登南山 其三
送都转运刘使君还万安有序 其一
谢中丞枉驾见过兼惠营草堂赀 其二
桃花岭
山中简许郭 其二
送罗大参之任山西 其二
铙歌 其十六 临高台
阁夜示茂秦 其四
赵州道中
子夜歌 其十
挽王中丞 其三
紫骝马歌 其三
送子相归广陵 其三
殿卿别业 其二
初春 其四
答右史于都城见卖牡丹者因忆故园之作 其二
寄许殿卿 其一
咏古 其三
琅琊王歌 其一
酬许右史九日小山见赠 其一
莫愁乐 其四
荅龚茂才
戏东张茂才
重送许永宁 其一
送靳颍州子鲁
乌栖曲 其四
和题郭山人五岳游囊杂录 其四 瓢
襄阳蹋铜蹄 其三
石城曲 其一
送莱芜萧簿
重别魏使君 其二
赠子与
录别 其五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