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 :李攀龙
把袂今何夕,高斋雨雪清。诗才君矍铄,酒兴我从横。
同病无交态,相依岂世情。春来徵渤海,陈对引王生。
集张使君别业
清河迅寒流,金舆杳空翠。秋气舆高原,苍然西北至。
返照散疏林,萧条烟景异。零落复佳期,茅茨况幽致。
握手平生人,笑谈出往事。旧游数子尽,风流吾党备。
千金抵白发,一醉满君意。
挽王中丞 其六
莫道江南梦里遥,白杨明日便萧萧。门人尽爱伤春句,不拟招魂与大招。
琅琊王歌 其六
孤儿当门泣,门外霜皓皓。今年许裁襦,兄但视其嫂。
殿卿乞酒作此寄报 其一
遥传锦札雁池来,问我看春醉几回。消渴未能常傍酒,乞君携客上平台。
秋日 其四
还乡明日事,可奈簿书劳。弃置看同病,风尘避二毛。
酒如泾水浊,枕对华山高。不是清秋色,何人见反骚。
山斋牡丹 其三
青山缭绕树横斜,中有柴桑令尹家。白发几回能载酒,春风何处不看花。
公燕诗九首 其五 孔璋
羁客心无娱,閒居日悠悠。驾言侍高会,公子招我游。
凯风飘怫郁,素晖荡清流。中庭焕绮树,芳蕤自沉浮。
登台远顾望,高下见原畴。肃肃山谷悲,黯黯阴气收。
篇章时间作,羽觞不及投。逍遥何以立,功名为相求。
寄题况吉甫药湖别业在荷山下
湖上高斋万木齐,白云长在楚天西。落霞一散烧丹火,秋水遥通濯锦溪。
伏枕自来诗不废,扁舟谁为酒同携。南峰尽作莲花色,曾是王乔隐遁栖。
白石郎曲 其一
郎之徕,何纷员。车以清风马以云。前有明姑后道君。
许殿卿郭子坤见枉林园 其二
佳客即良夜,此会安可期。结发为兄弟,晤言今在兹。
层台挺浮云,河汉宛其垂。积阴濯列宿,三五正参差。
前山殿影乱,雨势坐已移。皎月出平陵,徘徊当照谁。
清光澄暑气,飒若撤长帷。潦水明树间,流飙澹华榱。
零露响空林,蟪蛄以鸣悲。世路良独难,斗酒多所宜。
达人忌荣名,千载同一时。
琅琊王歌 其二
炎天五六月,挈枕逐阴凉。絺服不掩体,唤女汲寒浆。
青州志成薛生重枉报别将诣元美作此为赠
于越诸生稷下来,梧宫重起读书台。薛君世业推经学,齐客家传让史才。
北海风流天上座,云门秋色镜中开。菰芦更有人相问,为道登龙御李回。
寄吴明卿 其三
高斋只尺小蒙城,三载逍遥傲吏情。不是春风常入梦,谁知蝴蝶等功名。
咏古 其三
江水一何沛,薄大趣归处。朝周过故墟,宫室生禾黍。
伤彼西山士,采薇自相茹。千载睹逸诗,斯人乃高举。
碣石篇 其二
凉秋九月,塞外草衰。白日萧条,北风苦悲。边声四起,胡马成群。
爝火如星,列障如云。钱镈既置,修我戈矛。裹粮坐甲,唯敌是求。
铙歌 其十六 临高台
临高台,望江水,江水之流以千里。黄鹄知得高蜚止,愿遗香草美人子。
关弓问鹄从何来,我主万年亦诚哉。禾黍不获鹄何食,遨游四海安终极。
劳别子与 其一
武林山对海门开,不枉登临酒一杯。十载故人零落尽,有谁还为度江来。
咏古 其九
驾言九皋泽,揽彼渐水台。罘罳蔽荆岑,绝流曲池隈。
婉彼三楚士,谏猎纡其才。大雨忽盈河,疾风西北来。
洪潦起滔天,陨雹激以雷。商梁正绥立,仆夫行告哀。
孤虚无妄设,荧惑谅为灾。帝德眷荒淫,欲去此徘徊。
莫愁乐 其一
何来诸少年,石城迎莫愁。莫愁石城西,门前江水流。
录别 其六
四海一黄鹄,千里命其俦。悲风厉胡马,踯躅鸣相求。
何况同袍友,从此远行游。离别无慷慨,去去且复留。
白日没边城,回首望中州。浮云西北飞,河汉东南流。
视夜常苦早,寒冬正悠悠。明月烛罗帏,严霜切绸缪。
俛仰已自喻,谁能不怀忧。
李攀龙
李攀龙(1514—1570)字于鳞,号沧溟,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20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 ► 589篇诗文
五日与殿卿游北渚 其二
寄吴明卿 其二
寄元美 其三
元美起家按察河南寄促之官
四时子夜歌 其六
大阅兵海上 其三
乌夜啼 其一
神弦歌三首 其二 道君曲
幽州马客吟歌 其四
古诗后十九首 其十四
录别 其九
录别 其七
琅琊王歌 其四
得徐使君所贻王敬美见赠答寄 其三
怀元美
送潘令之邯郸 其一
过严陵
与刘宪使过子与大佛寺
长歌行 其二
答右史秋怀见寄 其二
赠元美兄弟
碣石篇 其四
荅寄用晦王孙 其一
寄吴明卿 其六
酬许右史九日小山见赠 其一
求志园
发长安
萧萧篇哭孙 其一
涌泉庵
赋得狼居胥山送李侍御
蹛林歌
东陂同许殿卿陆南道函灌甫兄弟赋
送吴人陆之箕
广阳山道中
寄慰元美 其二
古意寄德甫 其三
渡滹沱
殿卿示乐府序小诗报
和右史悼儿篇 其一
前溪歌 其六
送吴郎中谳狱江西 其三
闻雁得元美兄弟书却寄
寄谢茂秦 其一
为魏使君送黄生归楚
哭陶侍御
怀子相
代建安从军公燕诗并引 其二 代明帝
题申职方五岳图
留别子与子相明卿元美 其一
录别
重送许永宁 其一
重寄元美 其一
山斋牡丹 其二
代建安从军公燕诗并引 其三 代曹子建
汪员外移水部时城京师汪为植
于白雪楼送龚生入贡
重别魏使君 其二
寄伯承
席上鼓饮歌送元美 其一
罗敷曲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