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 :李攀龙
愿因斗酒会,发欢桃花容。蹉跎自不饮,双杯持劝侬。
别元美 其一
北风吹雁雁群呼,泗水西流白日徂。不见浮云千里色,知它何处是姑苏。
得徐使君所贻王敬美见赠答寄 其四
弱冠文章满帝城,偶因家难负平生。中原莫恨论交少,海内今无骠骑名。
莫愁乐 其二
莫愁善西曲,曲曲变新声。含意娇不发,春风感人情。
寄题离薋园 其二
兰生有幽性,零露峻其姿。含芳在空谷,清风来御之。
孤根亦何伤,众草故难为。萎绝同粪壤,中情君岂知。
愿言置怀袖,延伫及良时。荃茅一以化,奈此菉与施。
四时子夜歌 其四
婉伸华簟上,不下葳蕤钥。郎君已自前,罗衣那及著。
留别子与子相明卿元美 其二
使君千骑自东方,回首春云五凤凰。此日主恩曾不浅,还容长孺卧淮阳。
劳别子与 其二
马卿元自汉词宗,天子同时叹不逢。总为故人邀贵客,故将车马过临邛。
代建安从军公燕诗并引 其九 代阮元瑜
高城苦多阴,秋日殊复悲。边声日暮起,但见浮云飞。
霜气劲且繁,河汉寒无晖。三星何踯躅,皎月正徘徊。
流飙西北至,征马鸣相依。自知从君乐,谁能常不归。
咏古 其九
驾言九皋泽,揽彼渐水台。罘罳蔽荆岑,绝流曲池隈。
婉彼三楚士,谏猎纡其才。大雨忽盈河,疾风西北来。
洪潦起滔天,陨雹激以雷。商梁正绥立,仆夫行告哀。
孤虚无妄设,荧惑谅为灾。帝德眷荒淫,欲去此徘徊。
挽王中丞 其三
旌旗海上似云屯,大将登坛国士恩。白马只今成过隙,千秋匹练曳吴门。
哭陶侍御
伏柱称仙吏,弹冠即诤臣。逢时随八彦,揽辔属东巡。
抗疏惟安汉,危言屡借秦。宠光回造化,正色上星辰。
梦已摧高翼,灾非批逆鳞。孤台遥向夜,五柳黯伤春。
白鹤还来客,青骢岂避人。朝廷存折槛,道路指埋轮。
击隼才何健,神羊气不驯。分阴空自惜,浮世转难陈。
风裁登车罢,霜华挂剑新。群乌哀就老,列柏采为薪。
郁郁匡君意,飘飘出使身。庐山彭泽外,落日九江滨。
幽州马客吟歌 其四
南山固言高,上有北流泉。女儿固言好,须得郎自怜。
送潘令之邯郸 其二
为政风流不下堂,漳河春色动宫墙。遥知茂宰鸣琴曲,弹作罗敷陌上桑。
得徐使君所贻王敬美见赠答寄 其三
十载论文画省开,君家二妙日趋陪。那因见和池塘句,始羡风流小谢才。
酬许右史九日小山见赠 其三
十载衔杯望白云,天涯此日叹离群。重来秋色生双鬓,更折茱萸插向君。
酬右史题扇见赠
䊵扇新题寄远篇,才开箧笥已篇怜。清风忽自兰台至,明月还从邺下悬。
佳客满堂疏翰墨,美人千里共婵娟。何因怀袖含香署,再使君恩出入偏。
杂兴 其十
古今一旦暮,俯仰成兴衰。不见桑榆云,千里相蔽亏。
黄金苦易尽,红颜安可为。如何膏粱士,拂拭使人悲。
酬郭子坤感怀 其三
何来双鬓雪,五月镜中寒。便欲烦君镊,萧萧不可看。
毛封君
公家安在蓟门城,出入渔阳结城行。经学并驱韩太傅,辞华脱颖赵先生。
丈人不作雄边老,令子还高秉宪名。此日衣冠看甚伟,也知黄绮负馀情。
哭公实 其一
逝矣梁公实,清时隐汉关。扁舟浮大海,健笔志名山。
岂悟风流尽,犹言洗沐还。文章憎白发,服食误红颜。
禅草来天上,玄经出世间。纵为华表鹤,羽翮已难攀。
李攀龙
李攀龙(1514—1570)字于鳞,号沧溟,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20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 ► 589篇诗文
萧萧篇哭孙 其二
燕歌行 其二
琅琊王歌 其四
人日同元美子与公实集子相宅得寒字
为周真阳题芭蕉仕女图戏呈吴明卿使君
琅琊王歌 其三
四时子夜歌 其二
与三君登楼
和马侍御赋得飞来双白鹤
杂兴 其十一
春日自戏
和右史悼儿篇 其一
明下童曲 其一
烟霞岭
冬日 其三
送罗大参之任山西 其二
送潘令之邯郸 其一
赠子与
寄赠元美四首 其四 螺杯
录别 其二
寄元美 其五
公燕诗九首 其五 孔璋
寄元美 其七
五日和许傅湖亭宴集 其二
乌栖曲 其二
送都转运刘使君还万安有序 其一
塞上曲四首送元美 其三
采葛妇歌
送子相归广陵 其二
和聂仪部明妃曲
塞上曲送元美
荅谢生盘山诗
灵隐寺同吴马二公作
郡斋同元美赋
估客乐 其二
杂兴 其七
关门雪望
送许史得弟字
汝宁徐使君 其五
寄元美 其三
阁夜示茂秦 其一
古诗后十九首 其十四
答元美问余近事 其二
铙歌 其一 朱鹭
杨山人 其一
赋得雁池送许右史游梁分奈字
雪后忆元美
和梁宪使过密咏天仙宫白松 其二
秋日东村偶题 其二
前溪歌 其六
广齐讴行
寄元美 其六
古诗后十九首 其十九
过严陵
东村同殿卿送子坤赴选 其二
送吴郎中谳狱江西 其三
建安体 其一
四时子夜歌 其三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