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 :梅尧臣
依韵和张应之见赠
得陈天常屯田双筇竹二枚
和宋中道喜至次用其韵
真州东园
杂诗绝句十七首 其五
茸茸剪熟丝,雨染燕脂晕。满树敛黄昏,槿花无此分。
依韵武平忆玉晨观
答韩三子华韩五持国韩六玉汝见赠述诗
有睹十一月七日
阻风寄刁安国
同永叔子聪游嵩山赋十二题 其三 二室道
度岭失群山,千峰出天际。方欣左右看,屡改萦回势。
胜事谁与同,芬然有兰蕙。
月晕
昨於发运马御史求海味马已归阙吴正仲忽分饷
诸韩来会别
赴刁景纯招作将进酒呈同会
日光如镕金,涌上沧海流。一沧复一沧,铸出万古愁。
大炉石破碎,世事安得休。明月只照夜,时时如屈钩。
常娥与玉兔,捣药何所瘳。大患不自治,更被虾蟆偷。
我思天地间,二物最取尤。措置尚若此,细故曷用忧。
著书欲传道,未必如孔丘。当时及后代,见薄彼耽周。
功名信难立,德行徒自脩。劳劳于我生,蒂挂同赘疣。
不如听邻笛,就其举杯瓯。笛不烦教养,酒不烦取求。
从今醉至春,从夏醉至秋。勿禁鸡㹠鱼,间荐鹑雁鸠。
况多南方物,咸腥美咽喉。计较无以过,试共阮籍谋。
醉和范景仁赋子华东轩树次其韵
云中发江宁浦至采
依韵和载阳登广福寺阁
观王介夫蒙亭记因记
吾年将五十,尚未暇读易。一闻蒙亭说,乃见适所适。
维时明进退,岂不在泉石。野服制升越,山庖盛鸡蹠。
床头龙唇琴,案上科斗籍。风物稍佳时,把酒会三益。
况以兄为郎,仕也人岂迫。垂之爱之深,自匪逢时客。
和欧阳永叔啼鸟十八韵
过永庆院
梅尧臣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 569篇诗文
舟中闻蛩
送可教僧归越
寄永兴招诗夏太尉
拟王维偶然作
依韵和刘原甫舍人扬州五题 蒙谷
拟张九龄咏燕
冬日送暹上人
与二弟过溪至广教兰若
夜听邻家唱
杜和州寄新醅吴正仲云家有海鲜约予携往就酌
送方进士游庐山
和永叔六篇 其六 啼鸟
禽言四首 其二 提壶
悼亡三首
杂言送王无咎及第後授江都尉先归建昌
和范景仁王景彝殿中杂题三十八首并次韵 其十八 赐酒
又平律一首
正仲见赠依韵和答
答中上人卷
和赵员外良佐赵韩王故宅
至第四铺二首
万表臣报山傍
赠陈孝子庸
题姑苏邵氏园居
登乾明院碧藓亭
依韵和太祝同诸君游园湖见寄
将行赛昭亭祠喜雨
和正仲再和罢饮
谢鹇和公仪
次韵答黄介夫七十韵
杂言送王无咎及第后授江都尉先归建昌
送臧尉
陈真卿将有秋试条倏见访不日告行送於北门歌
再别仲仪
次韵和再拜
志来上人寄示酴醾花并压砖茶有感
问洛上王宰访商山青竹鞭
依韵和永叔内翰西斋手植菊月过节始开偶书见
汴之水三
与正仲屯田游广教寺
韩玉汝遗油
送施縡秀才下第
游园晚归马上希深命赋
依韵和晏相公
和潘叔治题刘道士房画薛稷六鹤图六首 其五 警露
李庭老许遗结丝勒帛
淮雨
潘歙州怪予遂行与黄君同路黄先游浙矣依韵酬
留别李君锡学士
元忠示胡人下程图
与诸友普明院亭纳凉分题
禽言四首 其三 山鸟
依韵自和送诗寄潘歛州
再寄歙州潘伯恭
登泰山日观峰
暝
闻宣叔挺之围棋
游水帘岩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