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与正仲屯田游广教寺

与正仲屯田游广教寺

宋代 梅尧臣

春滩尚可涉,不惜溅衣裾。
古寺入深树,野泉鸣暗渠。
酒杯参茗具,山蕨间盘蔬。
落日还城郭,人方带月锄。

诗人梅尧臣的古诗

依韵和张应之见赠

宋代 梅尧臣

京洛多游好,相与岁月深,
虽同执一龠,吹曲各异音。
自微众音响,安感万物心。
我穷子来唁,慷慨发长吟。

得陈天常屯田双筇竹二枚

宋代 梅尧臣

客初西蜀来,遗我双筇竹。
上有红泪双,断非湘娥哭。
尝闻帝魂哀,嚎血滴草木。
春露洒更鲜,殷痕侵粉绿。
截为扶衰杖,万里出浴谷。
今来入我手,君勤意有嘱。
区区四十年,重趼生两足。
冠丱三男子,且与诗书读。
翁虽文章穷,尚以字遮目。
忍弃不以教,携归事樵牧。
故兹九节赠,用助老追逐。
杨朱非为岐,贾谊非为鵩。
及其悲恸时,岂不沾盈掬。
挥之傥著物,无迹染林麓。
因持此竹纹,勿叹前人独。

和宋中道喜至次用其韵

宋代 梅尧臣

予从江南来,见子东浦榛。
问子何不东,子兄游洛濒。
子素乐文字,而复养慈亲。
去年始升朝,差差陪缙绅。
今也与吾肩,行立笑语频。
未经鬓发改,喜预班缀新。
思如曩时会,浩饮不计巡。
往谒持约史,文辞媿彬彬。
谓将一乘粟,欲敌千箱囷。
然而泽中蛇,时得龙一鳞。
况复周孔教,幸逢舜欠淳。
慎勿惊怪奇,怪奇世多摈。
吾惭辽东豕,未见西狩麟。
汨汨尘泥间,曷辨玉与珉。
昨来忽有知,所索非所循。
使焉转磨衡,安得目不眴。
诚闻苑囿美,难遣麋鹿驯。
自惟体衰苶,宁堪事艰辛。
宜收蹭蹬迹,却返江湖滨。
浸胫水活活,漫滩石磷磷。
垂钓红鬐登,举袂白羽振。
以此全吾性,胡能往问津。
非同子少年,柯叶正蓁蓁。

真州东园

宋代 梅尧臣

国赋有常计,计者岂不贤。
日夜疲精神,自鉴膏火前。
新春力有余,锄荒东相偏。
垒土以起榭,掘沼以秧莲。
竹柏为冬荣,桃李为春妍。
役使吴楚艘,来泊常流连。
下江忘其险,入漕忘其邅。
许公作此意,吾亦见其权。
不独利於己,愿书棠树篇。

杂诗绝句十七首 其五

宋代 梅尧臣

茸茸剪熟丝,雨染燕脂晕。满树敛黄昏,槿花无此分。

依韵武平忆玉晨观

宋代 梅尧臣

世路多氛垢,人间浪逐名。
是非还自喻,宠辱固堪惊。
薄宦真何恋,丹砂傥可成。
终寻谷口隐,郑子岂其卿。

答韩三子华韩五持国韩六玉汝见赠述诗

宋代 梅尧臣

圣人於诗言,曾否专其中。
因事有所激,因物兴以通。
自下而磨上,是之谓国风。
雅章及颂篇,刺美亦道同。
不独识鸟兽,而为文字工。
屈原作离骚,自哀其志穷。
愤世嫉邪意,寄在草木虫。
尔来道颇丧,有作皆言空。
烟云写形象,葩卉咏青红。
人事极谀谄,引古称辨雄。
经营唯切偶,荣利因被蒙。
遂使世上人,只曰一艺充。
以巧比戏弈,以声喻鸣桐。
嗟嗟一何隔,甘用无言终。
然古有登歌,缘辞合徵宫。
辞由士大夫,不出於瞽蒙。
予言与时辈,难用犹笃癃。
虽唱谁能听,所遇辄瘖聋。
诸君前有赠,爱我言过丰。
君家好兄弟,响合如笙丛。
虽欲一一报,强说恐非衷。
聊书类顽石,不敢事磨砻。

有睹十一月七日

宋代 梅尧臣

来恨我马迟,去恨我马疾。
马蹄尘作云,已隔粲然质。
时时顾且遥,乱绪如有失。

阻风寄刁安国

宋代 梅尧臣

江风裂瓦鸣,浦口惊波作。
君驾何不来,客心空寂寞。

同永叔子聪游嵩山赋十二题 其三 二室道

宋代 梅尧臣

度岭失群山,千峰出天际。方欣左右看,屡改萦回势。

胜事谁与同,芬然有兰蕙。

月晕

宋代 梅尧臣

月晕已知风,灯花先作喜。
明日挂帆归,春湖能几里。

昨於发运马御史求海味马已归阙吴正仲忽分饷

宋代 梅尧臣

前欲淮南求海物,缄书未发报还台。
陆机黄耳何时至,罂品分传事按杯。

诸韩来会别

宋代 梅尧臣

诸韩行有日,别思会依依。
独叹从予少,还看似子稀。
呼童聊奏酒,洒水为开扉。
苏合染裘美,雪中阊阖归。

赴刁景纯招作将进酒呈同会

宋代 梅尧臣

日光如镕金,涌上沧海流。一沧复一沧,铸出万古愁。

大炉石破碎,世事安得休。明月只照夜,时时如屈钩。

常娥与玉兔,捣药何所瘳。大患不自治,更被虾蟆偷。

我思天地间,二物最取尤。措置尚若此,细故曷用忧。

著书欲传道,未必如孔丘。当时及后代,见薄彼耽周。

功名信难立,德行徒自脩。劳劳于我生,蒂挂同赘疣。

不如听邻笛,就其举杯瓯。笛不烦教养,酒不烦取求。

从今醉至春,从夏醉至秋。勿禁鸡㹠鱼,间荐鹑雁鸠。

况多南方物,咸腥美咽喉。计较无以过,试共阮籍谋。

醉和范景仁赋子华东轩树次其韵

宋代 梅尧臣

树影落东墙,影微人已醉。
休看枝上绿,但对眉间翠。

云中发江宁浦至采

宋代 梅尧臣

泊舟斫枯葭,歊火爇岸傍。
冒岭云冥爇,漫江雪飞扬。
拖冰修网涩,出水朱鬐殭。
旷然起远怀,风旗转危樯。
千帆共辞浦,搀错逆水翔。
落星始前瞻,瞬目已後相。
鮆鱼何时来,杨花吹茫茫。
沙草不可辨,雁立知汀长。
山头化石妇,忽变素质光。
岂复愿闻笛,莫逢桓野王。

依韵和载阳登广福寺阁

宋代 梅尧臣

过闻联骑出,登览思踰清。
晓涨林烟重,春归野水平。
始看僊杏发,已爱裌衣轻。
谁见吟余处,残阳上古城。

观王介夫蒙亭记因记

宋代 梅尧臣

吾年将五十,尚未暇读易。一闻蒙亭说,乃见适所适。

维时明进退,岂不在泉石。野服制升越,山庖盛鸡蹠。

床头龙唇琴,案上科斗籍。风物稍佳时,把酒会三益。

况以兄为郎,仕也人岂迫。垂之爱之深,自匪逢时客。

和欧阳永叔啼鸟十八韵

宋代 梅尧臣

南方穷山多野鸟,百种巧口乘春鸣。
百林参天不见日,满壑呼啸难识名。
但依音响得其字,因与尔雅殊形声。
我昔曾有禽言诗,粗究一二啼嚎情。
苦竹冈头泥滑滑,君时最赏趣向精。
余篇亦各有思致,恨未与尽众鸟评。
君今山郡日无事,静听鸟语如交争。
提壶相与来劝饮,戴胜亦助能劝耕。
我念此鸟颇有益,如欲使君劝以行。
劝耕幸且强职事,劝饮亦冀无独醒。
杜鹃蜀魄哭归去,小人怀土慎勿听。
城头春鸠自谓拙,鹊巢辄处安得平。
高窠乔木美毛羽,哢吭叶底无如莺。
口中调簧定何益,下啄蚯蚓孰曰清。
自余多类不足数,一一推本烦神灵。
我居中土别无鸟,老鸦鸜鹆方纵横。
教雏叫噪日群集,岂有劝酒花下倾。
愿君切莫厌啼鸟,啼鸟於君无所营。

过永庆院

宋代 梅尧臣

荒凉旧兰若,古屋两三重。
庭下已无柏,涧边唯有松。
石阶生薜荔,香座缺芙蓉。
化俗似禅衲,破来缝石缝。
梅尧臣

梅尧臣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 569篇诗文

宋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