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 :梅尧臣
送董传
社燕已归尽,秋莺犹绕林。久为梁国客,不起灞陵心。
徒步赴朋馆,远游无橐金。江君丈人意,莫入楚乡深。
送刘推官贡甫赴汝州
苑路如绳直,郊亭一雨过。浅沙车辙稳,晴树昼阴多。
牧马方鸣泽,芸瓜已满坡。今闻从事去,试听壤人歌。
同永叔子聪游嵩山赋十二题 其十一 登太室中峰
日夕望苍崖,崭崭在天外。及来步其巅,下见河如带。
半壁云树昏,山根已霶霈。
淮雨
雨脚射淮鸣万镞,跳点起沤鱼乱目。湿帆远远来未收,云漏斜阳生半幅。
游水帘岩
依韵和通判二月十五日雨中
仲春月既望,物候恰分中。窗听五更雨,花开前日风。
诗成止酒后,病怯举杯空。短发虽然黑,心如一老翁。
依韵和行之都官芭蕉诗
十月三日相公花下小饮赋四题·残菊
和吴冲卿学士省中植菊
园果已熟实未坠,野卉已老叶未瘁。
菊丛是时方发荣,潭上篱边俱有为。一从潭岛辅长年,一自篱根图暂醉。
今将移近省中兰,壅培早与陶潜异。黄土肥浓沃井泉,朱栏屈曲侵阶地。
劲风不到何动摇,清露能沾谁著意。看看重九各登高,金蕊满头无所忌。
及此频邀同舍欢,向来莫羡钟繇赐。我家蓬藋不足云,强对嘉章颜起愧。
仲春同师直至垅山雪中宿穰亭
永济仓书事
遇画工来嵩
朝来又入扬州郭,千万中人识者谁。唯有来嵩曾画我,依稀见似昔年时。
玉汝赠永与冰蜜梨十颗
直宿广文舍下
春晴对月
云扫鱼鳞静,天开桂魄清。梨花监中色,杜宇昼时声。寥落将寒食,羁离念故京。都无惜春意,樽酒为谁倾。
考试毕登铨楼
和昙颖师四明十题·狮子岩
杂言送王无咎及第後授江都尉先归建昌
和颖上人南徐十咏其八夫子篆
宿安上人
胥裴喜我至,冒雨夜出城。灯前相对语,怪我面骨生。
为言憔悴志,因意多不平。亦见子颔须,长黑已可惊。
知子有所立,毛发随世情。子心且如旧,后辈苦前轻。
梅尧臣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 569篇诗文
和杨子聪会董尉家
哭王几道职方三首 其二
河阳秋夕梦与永叔游嵩避雨於峻极院赋诗及觉
寄题沈比部江州齐云楼
永城杜寺丞大年暮春白杏花
寄桂州张谏议和永叔
叔治遗草虫枕屏
永叔寄诗八首并祭子渐文一首因采八诗之意警
和刁太博新墅十题 其七 移竹
续永叔归田乐秋冬二首
依韵和
蔡河阻浅
施君挽歌
五月七日见卖瓠者
永叔席上分韵送裴如晦
刘原甫观相国寺净土杨惠之塑像吴道子画又越
和范景仁王景彝殿中杂题三十八首并次韵 其三十三 庖烟
和资政侍郎湖亭杂咏绝句十首 其三 渔潭
苏祠部通判洪州
悼亡三首
昭信淮上
送曾子固苏轼
永叔请赋车螯
和普公赋东园十题 其六 假山
八月九日晨兴如厕有鸦啄蛆
雨燕
寄题沈比部朱州齐云楼
依韵和王景彝马上忽见槐花
张尧夫寺丞改葬挽词
李宣叔秘丞遗川笺及粉纸二轴
醉翁吟
依韵和太祝同诸君游园湖见寄
禽言四首 其三 山鸟
和颖上人南徐十咏其六季子庙
自尉氏南至京皆水及人胫
昨於发运马御史求海味马已归阙吴正仲忽分饷
丁端公北使
拟玉台体七首 其二 携手曲
效阮步兵一日复一日 其二
和昙颖师四明十题 其三 含珠林
晨起裴吴二直讲过门云凤阁韩舍人物故作五
留题毗陵潘氏宅假山
同永叔子聪游嵩山赋十二题 其五 玉女窗
早至颖上县
观王介夫蒙亭记因记
赠京西陈郎中
和韩仲文西斋閒夜有怀道损舅及予
答中道小疾见寄
泊昭亭山下得亭字
书哀
深夏忽见柰树上犹存一颗实
再寄歙州潘伯恭
张仲通追赋洛中杂题和尝历览者六章其五大字
哀国子黄助教
送何遁山人归蜀
夜行忆山中
依韵和永叔内翰西斋手植菊月过节始开偶书见
依韵李密学合流河口见怀
陶者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