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宋颂九首 其四 圣神

宋颂九首 其四 圣神

宋代 石介

具篙与舟,同朝天子。一发五豝,二君皆至。皇祖圣神,鸿光丕懿。

诗人石介的古诗

宋颂九首 其六 六合雷声

宋代 石介

往在艺祖,未遑拓㝢。遗我圣宗,启此北土。敢告太庙,惟皇孝武。

宋颂九首 其三 明道

宋代 石介

明道四月,睿德明发。帝褰帘箔,出临轩榻。总揽万机,指挥六合。

寄沛县梁子高

宋代 石介

南海怒蛟三尺角,埋藏水底叹吟呻。
明时直道难干禄,白首躬耕力养亲。
醉读兵韬斗龙豹,闲抽宝剑舞星辰。
茅斋东是留侯庙,顶有英灵还往频。

植萱

宋代 石介

一人横行,武王则羞。
今西夷之鬼。抗中国而敌万乘。
西夷之服,升黄堂而骄诸侯。
尊于天子,满于九州。
王法不禁,四民不收。
植萱于出阶兮,庶忘吾尤。

宋颂九首 其三 皇祖

宋代 石介

皇祖曰嘻,物情难筹。予代有周,天时人谋。罔有不同,予德其休。

读鲁晋

宋代 石介

节似鲁公犹被陷,忠如裴度亦遭谗。上无明主奸邪胜,我读遗篇泪满衫。

赠李李堂

宋代 石介

颛顼宅帝丘,放勋葬成阳。
有虞渔雷泽,三帝声汪洋。
圣人遗风烈,生民多材良。
吾宋八十年,贤杰近相望。
黄州号辞伯,两朝志文章。
尚书实大臣,朝延畏雄刚。
堂堂高夫子,立言肩荀扬。
凛凛李丞相,功来业萧张。
三人名未泯。相国方胜骧。
又生不世才,李常与李堂。
二子皆绝群,凤凰摩苍苍。
一举一万里,志气不可量。
新文各百首,寒金敲琳琅。
古音抱淳澹,云和与空桑。
豪气迈俦匹,骠褭与飞黄。
千里希一贤,四公乃同乡。
二子复颖耀,士风实深长。
遥知濮水上,千载流声光。

宋颂九首·圣神

宋代 石介

不疾而远,不怒而威。
惟圣惟神,其几其微。

送进士高枢拱辰

宋代 石介

韩门有李汉,柳氏得晦之。
其道卒无患,二子为藩离。
吾才诚驽弱,十年空孜孜。
韩阃与柳阈,岂敢辄潜窥。
二氏方肆行,斯文日已衰。
手持万丈斧,欲往断其枝。
以次及根柢,使不复蕃滋。
高生吾之壻,乃肯从吾为。
示我文一编,言辞不葳藤。
翅羽虽尚短,已去磨尾箕。
气力虽未全,已能搏蛟螭。
吾日觉老大。韩柳难企斯。
吾子年始壮,勇若熊与羆。
李汉不足慕,晦之当并驰。

宋颂九首 其四 皇祖

宋代 石介

予亦即祚,涵濡养抚。罔有失所,予德其裕。

三子以食贫困藜藿为诗以勉之

宋代 石介

吾世本寒贱,吾身守贫约。
家徒立四壁,无田负城郭。
终岁服一衣,无装贮囊橐。
吾虽得一官,官微月俸薄。
况属岁凶荒,饥民填沟壑。
吾幸有寸禄,不至苦陨获。
随分且饱煖,不然亦流落。
尔等勤初学,旡耻衣食恶。
仁义足饱饫,道德堪咀嚼。
二者肥尔躯,不同乳与酪。
尔无嫌粗粝,尔勿厌藜藿。
富贵自努力,青云路非邈。

送弟及之就彭门侍养

宋代 石介

城南车骑晓骎骎,欲去重留酒屡斟。
惜尔浪浪辞我泪,感予切切恋我心。
庭闱最乐无妨学,风月馀闲岂废吟。
别后不尤书信少,但闻为善是嘉音。

至日早离张村

宋代 石介

北阙千官集,南山万寿长。
何人距文石,独客踏寒霜。
指冻只尤落,马赢时恐僵。
丰凶卜来岁,犹喜矞云黄。

宋颂九首·金陵

宋代 石介

金陵峨峨,长江万里。
谁为巢穴,养此蛇豸。
天岂作限,而险而恃。
不顺不臣,敢亢天子。

送李堂病徂

宋代 石介

春风汶水温,晓日徂徕寒。
之子衔病徂,请予闻一言。
予知去病术,为子陈大端。
予尝学圣人,试将道比论。
道病非一日,善翳惟孔韩。
常罚绝于周,孔笔诛其奸。
春秋十二经。王道复全完。
佛老炽于唐,韩刀断其根。
原道千馀言,生民复眠餐。
道病由有弊,邪伪容其间。
身病由有隙,风邪来相干。
子欲治斯道,绝敞道乃存。
子欲治子身,杜隙身乃安。
此理近古翳,吾言有本原。

读诏书

宋代 石介

关中有山生虎狼,虎狼性{左虎右武}不可当。
去岁食人十有一,无辜被此恶物伤。
守臣具事奏圣帝,圣帝读之恻上意。
乃诏天下捕虎狼,意欲斯民无枉死。
吾君仁覆如天地,只知虎狼有牙齿。
害人不独在虎狼,臣请勿捕捕贪吏。

诏罢县令举

宋代 石介

一弦独不调,谓琴皆可废。一目独不张,谓网皆可毁。

易弦张其目,网在琴声遂。举令或非人,止当罪举吏。

遂令天下不得举,废琴毁网复何异。

送范曙赴天雄李太尉辟命

宋代 石介

吾家泰山徂徕间,浓岚泼翠粘衣冠。
君来访我茅屋下,正值山色含春寒。
终日把酒对山坐,几片山色落酒盘。
峰头云好望无倦,篘裹酒多倾不乾。
临行再拜殷勤别,请我一言披心肝,
吾贫无钱以赠君,门前峨峨横两山。
愿君节似两山高,眼看富贵如鸿毛。

温造御史

宋代 石介

一言胆落折藩臣,屈强何人对恃勋。
阙下惟闻温御史,蔡州自是李将军。

宋颂九首 其三 圣神

宋代 石介

圣机神谋,天秘地藏,风行雷动。旦秣我马,夕取其疆。

二君不知,晏眠于床。

石介

石介

石介(1005-1045)字守道,一字公操。兖州奉符(今山东省泰安市岱岳区徂徕镇桥沟村)人。北宋初学者,思想家。宋理学先驱。曾创建泰山书院、徂徕书院,以《易》、《春秋》教授诸生,“重义理,不由注疏之说”,开宋明理学之先声。世称徂徕先生。“泰山学派”创始人。关于“理”、“气”、“道统”、“文道”等论对“二程”、朱熹等影响甚大。从儒家立场反对佛教、道教、标榜王权,为宋初加强中央集权提供论据。主张文章必须为儒家的道统服务。曾作《怪说》等文,抨击宋初浮华文风。著有《徂徕集》二十卷。► 117篇诗文

宋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