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 :释清远
大唐国里无禅师,不许会兮祇许知。著肉汗衫如脱了,方知棒喝诳愚痴。
题灵光台壁 其二
百骸溃散一日言,一物长灵异时语。一日长灵犹可知,异时溃散凭谁举。
可知所以有生灭,解举方能忘取与。光明寂照遍河沙,慎勿于中论尔汝。
偈颂一一二首 其七十六
眉毛眼睫最相亲,鼻孔唇皮作近邻。至近因何不相见,都缘一体是全身。
偈颂一一二首 其八十六
山僧略升此座,大众永息狐疑。各各金毛师子,去来哮吼全威。
临济高声连喝,德山拈棒痛槌。纵有一言半句,终不别作路歧。
送常侍者西归省亲
本从绵竹过南方,依前归入绵竹去。井舍犹为旧日居,山川不改当时处。
邻人见之莫惊愕,亲里欢迎断思虑。有问南方所得时,瘦藤为我聊轻据。
偈颂一一二首 其二十六
打动龙门鼓,唤起铁馂馅。请君一咬破,山僧岂相赚。
先师曾得力,滋味今不减。若也不柰何,好个铁馂馅。
吴公明求赞
欲识坦然老,乃是龙门人。声名落四方,坐卧今十春。
会见移庵去,何妨邈形真。平生香火缘,对比即神通。
龙门偶作五首 其五
每念心中事,频开掌内珠。欲凭天上雁,待寄水中鱼。
此意终难写,斯言不可书。含毫竟寂寞,绕屋树扶疏。
颂古六十二首 其四十一
春来依旧一枝枝,同地同天道不疑。未彻之言人莫问,令余特地笑嘻嘻。
寒食礼先师真五首 其四
去人去矣叮咛嘱,住者相承无断续。若遇知音一和时,乃知去住常充足。
偈颂一一二首 其七
一与山门作境致,见者顿超无学地。二与后人作标榜,凡圣悟迷皆一样。
若是丛林向上关,有人踏著喜无量。
颂古六十二首 其七
草里寻常万万千,报云飞去岂徒然。鼻头是甚闲皮草,十字纵横一任穿。
偈颂一一二首 其一○二
抵死要行云水脚,刚然求悟本来心。为蛇画足劳筋骨,辜负青山绿水深。
应缘不错
法法无差是正修,见闻从此绝漂流。穷心未到忘心处,一聚根尘安得休。
勤禅人求赞
沧溟一滴咸无际,厚地纤尘广有馀。何事陋容人写得,祇缘踪迹在龙舒。
颂古六十二首 其五十一
宗师方便太慈悲,是汝之言实古锥。万里神光腾顶后,肯将生死嚇愚痴。
颂古六十二首 其十六
偈颂一一二首 其五十七
岂可唤钟作瓮,终不指鹿为马。善人难犯,水银无假。
冷地忽然觑破,管取一时放下。
病中示光道者
我病无形不可见,曼殊室利得深知。再三若欲通消息,推出床头木枕儿。
山中偶作三首 其三
休处言休便好休,五湖踪迹任遨游。莫嫌活计无多子,此个牟尼用到头。
龙门偶作五首 其三
呜呜鼯鼠啼,时人皆不喜。得意即相呼,意去当自止。
吉凶由之生,吾未见其理。此言如未闻,大梅有宗旨。
释清远
释清远(一○六七~一一二○),号佛眼,临邛(今四川邛崃)人。俗姓李。年十四出家,尝依毗尼。南游江淮间,遍历禅席,师事五祖演禅师七年。后隐居四面山大中庵,又住崇宁万寿寺。继住舒州龙门寺十二年。徽宗政和八年(一一一八),奉敕住和州褒禅山寺(《古尊宿语录》卷二九)。踰年,以疾辞,归隐蒋山之东堂。为南岳下十四世,五祖演禅师法嗣。宣和二年卒,年五十四。事见《筠溪集》卷二四《和州褒山佛眼禅师塔铭》,《嘉泰普灯录》卷一一、《五灯会元》卷一九有传。► 252篇诗文
偈颂一一二首 其六十七
与太平四面夜坐
六句偈六首
偈颂一一二首 其七十
元侍者求赞
游定明塔院作二颂 其二
释迦如来出山像赞
题灵光台壁 其一
偈颂一一二首 其十四
三句颂
颂古六十二首 其二十四
颂古六十二首 其三十一
偈颂一一二首 其九
戴巨济求赞
偈颂一一二首 其一○六
颂古六十二首 其三十
偈颂一一二首 其二十七
偈颂一一二首 其二十八
偈颂一一二首 其九十二
延促自尔
和圭首座二颂 其二
颂古六十二首 其四十六
偈颂一一二首 其六
颂古六十二首 其五十九
冯济川教授求赞
昕侍者求赞
偈颂一一二首 其三十二
颂古六十二首 其三十三
偈颂一一二首 其四十九
了妄元真
颂古六十二首 其三十五
读传灯录二首 其一
偈颂一一二首 其五十
颂古六十二首 其二十八
颂古六十二首 其五十六
颂古六十二首 其四十四
题孙钦之养素轩
颂古六十二首 其十
颂古六十二首 其十一
偈颂一一二首 其八十二
颂古六十二首 其十四
肱维那求赞
偈颂一一二首 其三十一
标指六偈
偈颂一一二首 其三十六
偈颂一一二首 其九十九
偈颂一一二首 其一一○
龙门偶作五首 其四
褒山定明禅师赞
妙语方知
偈颂一一二首 其十二
颂古六十二首 其五十八
游定明塔院作二颂 其一
颂古六十二首 其五十四
颂古六十二首 其三十二
偈颂一一二首 其四十五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