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 :释清远
岂可唤钟作瓮,终不指鹿为马。善人难犯,水银无假。
冷地忽然觑破,管取一时放下。
颂古六十二首 其三十九
一问当机绝异同,定乾坤箭验勋功。轰轰一掌胲腮下,笑杀雄山者老翁。
五祖演和尚赞
遇冤则亲,传虚果当。刚硬齿牙,生铁肠脏。风清淮楚,道实宗匠。
不有智悲,子孙安向。
偈颂一一二首 其四
昨朝六月二十六,无角铁牛生四足。哮吼一声人未知,撼动天关并地轴。
只履又西归,唱罢胡家曲。可怜末后太分明,无限清声遍溪谷。
戴巨济求赞
画出人皆识,相逢道更亲。起云峰后路,记得往来频。
龙门常住图师真知事求赞
寥廓无状,孰为龙门。有指南路,绝刀斧痕。因缘去住,任物所论。
黄竹寒湫,晓而复昏。
偈颂一一二首 其七十二
南阎浮提人,就中多闹乱。无想四禅天,根性最迟缓。
迟速不同伦,染净难回换。两个五伯文,元来是一贯。
贯贯,哑子拍手高声唤,聋人听得佯不管。天明日出是夜半,智者大师谭止观。
颂古六十二首 其三十六
春寒料峭,冻杀年少。切忌参商,别无奇妙。低头侍奉,欢喜问讯。
佛法商量,伤子性命。
偈颂一一二首 其五十六
十方世界龙门寺,大地山河是学徒。随顺众缘成解脱,算来全不费工夫。
述怀示学者
细思五十三年事,并入初中后夜心。须信刹那通过未,更无毫发作追寻。
随消旧业根先断,永绝新殃道已深。此是安身立命处,故吹一曲报知音。
偈颂一一二首 其七十六
眉毛眼睫最相亲,鼻孔唇皮作近邻。至近因何不相见,都缘一体是全身。
偈颂一一二首 其二十四
世人尽道路行难,本分真金入火看。炼去炼来金体净,一槌打作玉栏干。
寒食礼先师真五首 其一
云水参寻访此宗,十年磨刮太虚空。区区力尽还依旧,方知万法本来同。
寒食礼先师真五首 其五
清明寒食与诸人,共礼先师不动身。万法本闲心亦尔,将来谁是得吾真。
颂古六十二首 其四十八
鳌山成道足人传,莫是从前话不圆。赖有玄沙知始末,遍身红烂在渔船。
圭首座求赞
如圭如璋,惟子非我。且陋且拙,在余我可。子今传余,拙则成奇。
物感神会,形动心随。凝云不飞,寒月下映。孰谓之凡,孰谓之圣。
余犹尔也,奇拙同贯。嘻嘻期文,大朴未散。
偈颂一一二首 其九十八
天得一,斗牛女虚危室毕。地得一,草木山河并土石。
君得一,上下四维无等匹。万象森罗影现中,一颗圆明光的历。
有欢荣,有愁戚。或冤亲,或顺逆。富且贵,贫且乞。万样千般谁运为,空谷之声随应出。
鸳鸯绣了任君看,不露金针太绵密。褒禅奉劝各回头,莫待临行却啾唧。
识取摩诃般若光,万古悠悠是今日。
偈颂一一二首 其十四
露柱多年出家,灯笼久已落发。佛殿坚持禁戒,三门近得休歇。
大事本来平等无著,清凉满月度尽草木,丛林一似阳和齐发。
偈颂一一二首 其十
木伎机,石女儿。三冬阳气盛,六月降冬时。有语非干舌,无言切要词。
会我最后句,出世少人知。午斋晨粥无馀事,笺茗炉香话道奇。
偈颂一一二首 其二十八
圆明了知,不由心念。抵死要道,堕坑落堑。
白云端和尚赞
纲纪著明,不忘付授。净空无际,如日处昼。欲究根源,瞻之龙岫。
释清远
释清远(一○六七~一一二○),号佛眼,临邛(今四川邛崃)人。俗姓李。年十四出家,尝依毗尼。南游江淮间,遍历禅席,师事五祖演禅师七年。后隐居四面山大中庵,又住崇宁万寿寺。继住舒州龙门寺十二年。徽宗政和八年(一一一八),奉敕住和州褒禅山寺(《古尊宿语录》卷二九)。踰年,以疾辞,归隐蒋山之东堂。为南岳下十四世,五祖演禅师法嗣。宣和二年卒,年五十四。事见《筠溪集》卷二四《和州褒山佛眼禅师塔铭》,《嘉泰普灯录》卷一一、《五灯会元》卷一九有传。► 252篇诗文
颂古六十二首 其六
吴公明求赞
偈颂一一二首 其一
偈颂觉觉二首 其九十七
偈颂一一二首 其五十四
贤监院求赞
偈颂一一二首 其五十五
了妄元真
偈颂一一二首 其十八
偈颂一一二首 其四十七
动静常一
偈颂一一二首 其九十二
偈颂一一二首 其七十八
龙门偶作五首 其四
偈颂一一二首 其六十一
偈颂一一二首 其四十六
山偈
偈颂一一二首 其六十七
龙门偶作五首 其五
示围炉僧
偈颂一一二首 其一○三
偈颂一一二首 其二十
偈颂一一二首 其六
偈颂一一二首 其八十六
寒食礼先师真五首 其三
因举楞严经七处徵心成颂
颂古六十二首 其五十八
偈颂一一二首 其二十五
颂古六十二首 其四十七
颂古六十二首 其十七
偈颂一一二首 其五十九
寒食礼先师真五首 其二
偈颂一一二首 其四十
智海化士乞颂
观音像赞二首 其二
起晚
偈颂一一二首 其五
颂古六十二首 其二
偈颂一一二首 其四十二
偈颂一一二首 其八十七
观音像赞二首 其一
颂古六十二首 其二十
祖师地种花及总颂四首 其一 地
偈颂一一二首 其五十七
偈颂一一二首 其十三
和五祖老和尚寄铁牛歌
张公寿求赞
偈颂一一二首 其三十七
颂古六十二首 其十二
颂古六十二首 其四十一
偈颂一一二首 其五十
偈颂一一二首 其九十五
物我无差
偈颂一一二首 其十九
偈颂一一二首 其三十二
送郭大夫知钜野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