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陆
清代 :刘鹗
摴蒱小戏只消忧,但恨无人为点筹。几个疏星榆塞晓,半弯残月雁门秋。
六军先满俱成列,单马如飞肯少留?迟疾知几应甚速,不知何日取封侯。
次舍侄尊谦韵三首 其一
灯吐幽花岂我欺,客来惊见墨离离。平安有字诚堪喜,漂泊无离不自知。
此日禁花和露看,何时野鹤与云随?每怀竹下相从乐,煮茗谈诗事事宜。
月夜思家
清夜思家立,中庭片月流。惟忧故园菊,还似昔年秋。
为口长怜雁,知机独愧鸥。明年二三月,烟水五湖舟。
题南雄府壁二律 其一
榕阴满地草齐腰,官舍如僧更寂寥。隙地风凉人牧马,长廊吏散昼鸣枭。
寸心谩切公家务,两耳惟听使客轺。可是逢迎少蹉跌?谤声载道骨形销。
题宗性性庵
至理俱明彻,澄澄海不波。尚须妨蔽诱,直欲致中和。
水面风光好,天心月色多。是庵清兴足,随意得婆娑。
夜坐有感四首 其三
礼乐将兴日,干戈独盛时。圣躬无失德,天道苦难知。
嗟尔民何负,甘心贼忍为?不平徒怏怏,推枕起裁诗。
香山永安寺二首 其二
长廊徙倚惬幽期,衮衮黄尘暂息机。山鹿背人衔木实,石泉经息泻花池。
九天风露围青琐,三峡烟霞绕翠微。但恨山僧多俗客,饱看清致更无诗。
曾惟吉所藏杨宗瑞赠其师张仲儒卷
诸老风流尽,遗经孰与论?携持文墨在,隐约父师存。
世远情何极!人亡道愈尊。感君多古意,珍重付诸孙。
暇日有怀士彦四首 其三
沟壑崎岖徒自苦,每寻正学究天人。狼贪虎暴从渠斗,月窟天根自有春。
平昔操修惟至善,此来受用是清贫。是非黑白吾宁辨?愿振台纲洗瘴尘。
哭友兄陈养志二首 其一
用世有远志,读书多苦心。花残偏值雨,云薄不成霖。
翰墨风流尽,兴亡感慨深。池边老松树,无复共长吟。
哭友兄陈养志二首 其二
讲习常同席,间关共出山。青霄鹤背稳,白昼锦衣还。
雕鹗思腾汉,芝兰竟化菅。知君有遗恨,重我泪潸潸。
次舍侄尊谦韵三首 其三
离别经年岂不思,山林钟鼎苦何宜?喜闻门户能如昔,敢意田园近稍滋。
浮世于人多薄恶,同心为汝好扶持。蕃生书子犹烦教,他日成家未可知。
次颜子中都事韵
犹当相与守危关,自古忠臣铁作肝。非敢偷生忘故友,且须忍死报平安。
干戈荏苒情何极?礼乐隆平运未残。揽辔澄清当努力,诚心北望思漫漫。
白雁
稻粱寒暑老营营,赢得秋霜满背明。夜月芦花空有影,江天雪暮但闻声。
鲜鲜固与常禽异,皦皦尤为俗眼惊。珍重素衣须自爱,缁尘近日满江城。
寄雄州监郡
既往那容咎,方来尚可追。好将功折过,直以勇忘私。
董卓诚堪鄙,张巡岂是痴?凭君当静夜,仰屋试深思。
偶题二首 其一
阶前榕叶乱如雨,窗外老鸦啼向人。垂老观书偏损目,殊乡哭友倍伤神。
古今生死真常事,家国安危系此身。岭海愿言将息好,天根月窟有馀春。
题寄曹溪禅寺并东南山长老三首 其一
亲承祖意振宗风,一派曹溪万折东。傍石作亭怜卧虎,临泉持钵度降龙。
天开图画平山勇,人仰菩提四海同。劫火弥天仍独在,吾师信是佛中雄。
夜阑,再用前韵
夜半尚闻箫鼓响,开门领客兴来曾。历千万劫有今日,近四三年无此灯。
儿女竞歌桃叶渡,风光翻盛木香棚。承平愿与民同乐,老遇艰危气益增。
题王志亮元帅草庵
中原方致力,那复以家为?结草聊为屋,编花谩作篱。
招降多善策,横槊有新诗。文武才全备,王孙自一奇。
铁马
伊谁巧铸渥洼姿,檐外鏦铮一线羁。带甲有声如击刺,凭鞍无力任驱驰。
湘妃环佩天风急,蜀道霖铃夜雨悲。漫尔哀鸣求一顾,奈何钝质本无奇。
刘鹗
刘鹗(è)(1857年10月18日—1909年8月23日),清末小说家。谱名震远,原名孟鹏,字云抟、公约。后更名鹗,字铁云(刘铁云),又字公约,号老残。署名“洪都百炼生”。汉族,江苏丹徒(今镇江市)人,寄籍山阳(今江苏淮安区)。刘鹗自青年时期拜从太谷学派南宗李光炘(龙川)之后,终生主张以“教养”为大纲,发展经济生产,富而后教,养民为本的太谷学说。他一生从事实业,投资教育,为的就是能够实现太谷学派“教养天下”的目的。而他之所以能屡败屡战、坚韧不拔,太谷学派的思想可以说是他的精神支柱。
寄士彦佥宪十绝 其十
浮云道院诗二十二首,并引 其二十二
野史口号碑四十四首 其二十三
送徐伯高
寄黄州旧友四首 其一
野史口号碑四十四首 其三十
秋晚溪上
野史口号碑四十四首 其十一
题聂侯所藏美人图
野史口号碑四十四首 其三
水仙花二首 其二
送李子洁巡按
浮云道院诗二十二首,并引 其二十一
浮云道院诗二十二首,并引 其三
仙茅
通太傅院使存初弓麓庵,善书能诗
题赣太守文山与曾通判崖山追劄子后
题东城和尚旧所赠卷后
南城门外书所见二首 其一
寄士彦佥宪十绝 其一
送邝将军元帅还郴古诗十首 其九
龙虎台肃驾
寄旧友张汉杰二首 其一
浮云道院诗二十二首,并引 其九
十二月,桃花盛开,有感赋之
十月十四日,崇天门听诏,有喜二首 其二
野史口号碑四十四首 其十七
浮云道院诗二十二首,并引 其一
送孔与之赴乐安尉二首 其二
浮云道院诗二十二首,并引 其十八
岭南即事
拟古七首 其一
渊明漉酒巾
城南饮归
野史口号碑四十四首 其十
复元日韵
偶成二首 其二
分司北道留别监宪五首 其四
浮云道院诗二十二首,并引 其二
栽松
野史口号碑四十四首 其十五
度狼山
醉歌
倪行简由伴读除江陵教授,谭玄之集贤掾除南雄经历。命既下,二公 ...
拟古七首 其七
题刘翀霄五世图
野史口号碑四十四首 其十四
浮云道院诗二十二首,并引 其八
赠琴士翁希畴二首 其一
早发阳城,疾赴军垒,风雪失路,因记其苦二首 其二
野史口号碑四十四首 其三十四
野史口号碑四十四首 其十三
暇日有怀士彦四首 其一
浮云道院诗二十二首,并引 其十五
野史口号碑四十四首 其十二
送邝将军元帅还郴古诗十首 其二
大明殿观元旦朝仪
宿阳城 时腊月九日,辱和尚司乡访,还因赋
题集贤全大学士三首 其三
十月十四日,崇天门听诏,有喜二首 其一
夜坐有感四首 其二
感怀三首 其二
浮云道院诗二十二首,并引 其十二
群公见和又答四首 其一
仲宜以所植菊花见贻,以诗答之
高佥事招饮于城西门燕山亭
家叔西隐结亭,额曰暖翠,赋诗见寄,次韵寄亭上
题琴隐
洪都人李仲俊至
野史口号碑四十四首 其二十八
寄士彦佥宪十绝 其五
送邝将军元帅还郴古诗十首 其四
寄旧友张汉杰二首 其二
岁晚书怀
归来乎
浮云道院诗二十二首,并引 其十
送胡宗性归武宁二首 其二
拟古七首 其四
野史口号碑四十四首 其二十九
夜坐有感四首 其一
寄士彦佥宪十绝 其四
子卿持节图
哭饶上溪
拟古七首 其六
寄黄州旧友四首 其三
雪作,萧同可有诗,次韵
题栗侯所藏牡丹菊图二首 其二
题刘大观诗卷后
送邝将军元帅还郴古诗十首 其五
群公见和又答四首 其四
九日,置酒,与从事饮酣书事,示李子运
官军破苏村,恶其与贼通。贼兵破白沙,恶民之不相随
寄蒙君礼元帅
次友人韵
题彭氏月池二首 其一
分司北道留别监宪五首 其五
题刘养直南山书院三首 其一
秋江送别
清远峡
九月三日,龙虎台接驾,晚宿新店
野史口号碑四十四首 其三十二
寄士彦佥宪十绝 其三
雪罢,小立二首 其二
九日峡江舟中
野史口号碑四十四首 其二十
野史口号碑四十四首 其八
野史口号碑四十四首 其二十六
寄义士吴元良
寄士彦佥宪十绝 其七
野史口号碑四十四首 其九
寄雄州太守谭元凯
野史口号碑四十四首 其三十六
题应玚三入承明图
居庸关
次舍侄尊谦韵三首 其二
除日试笔
野史口号碑四十四首 其四十四
题刘养直南山书院三首 其三
勉学者
浮云道院诗二十二首,并引 其二十
赠琴士翁希畴二首 其二
香山永安寺二首 其一
有怀蒙泉都帅二首 其二
南城门外书所见二首 其二
元宵,奉邀使客张鹏飞照磨过官署小酌
游南华山
浮云道院诗二十二首,并引 其十一
群公见和又答四首 其二
暇日有怀士彦四首 其四
题南雄府壁二律 其二
雪罢,小立二首 其一
云松巢
大通驿阻风
连山县尹吉文曾玉辉没于寇,购得其妻高丽娘子及子燕京驴,为收骨 ...
采莲女
听琴图
题东山高卧图
浮云道院诗二十二首,并引 其十九
秋山图
有怀蒙泉都帅二首 其一
题渊泉二首 其一
题胡彬所藏乃祖澹庵书藁后二首 其一
寿安山
野史口号碑四十四首 其二十一
奉别瑞甫高掾郎还南台
暇日有怀士彦四首 其二
题集贤全大学士三首 其一
天池鱼
中秋有感
寄黄州旧友四首 其四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