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刘原耕并刘母黄氏宜人
清代 :刘鹗
我母忝同姓,为儿犹弟兄。亲方悲夭折,母独喜恩荣。
紫诰金花烂,斑衣鹤发明。暮年三釜养,重我泪如倾。
寿安山
汉皇遗寺在人间,长使忠臣带泪看。六曲楼台殊壮丽,九天风泪愈高寒。
乘舆血污黄金辇,圆殿苔生碧玉阑。利益福田真浪语,当年共想寿而安。
题南雄府壁二律 其二
少年馆阁恣游嬉,老去何期堕有司?酬应敢云千虑失,奔驰知忍几回饥?
据鞍尚觉精神壮,度岭方怜气力衰。何日归来茅屋里?夜凉閒听玉参差。
洪都人李仲俊至
避人避世愁无奈,全节全身计未差。始信盛衰元有数,敢期漂未老无家。
鳣鲸失势滋蝼蚁,鸾凤韬光噪晚鸦。未必苍天终困我,春风骨肉故园花。
寄士彦监宪
半载韶雄厌滞留,雨添新水送行舟。何因不动南来兴?所愿聊分北顾忧。
贾谊感时书溅泪,孔明经国笔为筹。使君倘采强边策,春满关南十五州。
偶成二首 其二
寸心长共白云驰,时绕苍龙阙角飞。群盗纷争何日了?中原北望几时归?
天心劫运应难测,世故人情愈觉非。坎止流行随所遇,商颜芝草及春肥。
次舍侄尊谦韵三首 其二
仕路莫踰科举捷,生涯赖有父书存。极知世事宜酬应,但得工夫更讨论。
一旦风云滋笔力,九天雨露沛君恩。归来了却为儿愿,碑刻封题记某坟。
岁晚书怀
一官岁晚尚驱驰,骨肉遥应怨别离。衰世功名何足贵?暮年风节正须持。
凌人劫运今还盛,报国忠心老未衰。奏凯还家归路好,綵幡春胜簇前旗。
暇日有怀士彦四首 其一
诚心公道宜开布,愚妇愚夫更有知。遇事当从彝理听,操心应比孽臣危。
海翁易虑鸥飞去,卢老忘机虎卧随。共说此君曾学道,是中滋味愿深思。
元宵,奉邀使客张鹏飞照磨过官署小酌
北走南奔今日苦,东涂西抺少年曾。何妨过此共明月,勿谓乱年无好灯。
天上鳌山空入梦,城中竹叶谩为棚。九城风景虽寥落,颇觉承平气象增。
暇日有怀士彦四首 其二
提携宝剑斩长蛟,独运神机不惮劳。快睹中天悬日月,徐看沧海息波涛。
剧谈英武今谁敌?若论猷为昔更高。老我惟当相羽翼,太平和气要薰陶。
次舍弟此心韵
猎猎尘沙吹晓风,无端马滑更霜浓。可怜鬓雪千茎白,才睹宫霜一朵红。
平昔亢宗徒有志,此行报国似无功。弟兄何限相思意,回首长安落日中。
明日,鹏飞照磨赐和,再用前韵二首 其一
自怜老去情怀别,笑拾花钿不复曾。良夜好天千载意,光风霁月四时灯。
暂辞江表烟尘海,偶上人间傀儡棚。一片忠君心似血,鬓边白发迩来增。
寄士彦佥宪十绝 其四
情好虽亲音问疏,秋来眠食近何如?因风敢致平安问,谩折梅花当寄书。
分司北道留别监宪五首 其四
玉节提兵昔见之,风流儒雅是吾师。据鞍矍铄诚堪画,横槊从容谩赋诗。
破贼要如驱海鳄,忧民那得避仙蜞?强兵富国当留意,乘兴长驱庶可期。
元日试笔
曾随仙仗立仙班,误逐红尘落世间。遥向孤城瞻凤阙,定须清梦绕龙颜。
乾坤劫运随云散,岭海春光带雨还。三祝圣躬千万寿,老臣长与护梅关。
玉泉山二首 其二
孤塔苍崖结搆牢,岿然俯视世滔滔。烟云连野心同远,楼阁依山步渐高。
性本虚明宜自得,无经悟入亦徒劳。可怜有客勤三礼,不见灵光现玉毫。
寄士彦佥宪十绝 其九
帝王曾此理薰弦,尚觉遗音满耳边。若使闻韶仍大嚼,绝胜骑鹤更腰缠。
赠琴士翁希畴二首 其一
唐虞世远已堪怜,况值干戈十八年。民愠不知谁为解?烦君共我理薰弦。
元日,宴集中庆堂。客散后,留鹏飞再酌,用前韵
宴罢惊看晓日晴,共传街市有欢声。故乡休问今奚似?薄酒何妨更尽情。
遣兴赋诗那用好?感时抚事苦难平。尘清共作江南计,旋买荒田趁早耕。
刘鹗
刘鹗(è)(1857年10月18日—1909年8月23日),清末小说家。谱名震远,原名孟鹏,字云抟、公约。后更名鹗,字铁云(刘铁云),又字公约,号老残。署名“洪都百炼生”。汉族,江苏丹徒(今镇江市)人,寄籍山阳(今江苏淮安区)。刘鹗自青年时期拜从太谷学派南宗李光炘(龙川)之后,终生主张以“教养”为大纲,发展经济生产,富而后教,养民为本的太谷学说。他一生从事实业,投资教育,为的就是能够实现太谷学派“教养天下”的目的。而他之所以能屡败屡战、坚韧不拔,太谷学派的思想可以说是他的精神支柱。
送孔与之赴乐安尉二首 其一
野史口号碑四十四首 其七
食黄瓜二章,章五句 其一
题胡彬所藏乃祖澹庵书藁后二首 其二
偶题二首 其一
野史口号碑四十四首 其八
野史口号碑四十四首 其四十一
拟古七首 其一
题刘大观诗卷后
哭友兄陈养志二首 其二
野史口号碑四十四首 其三十六
宿阳城 时腊月九日,辱和尚司乡访,还因赋
题王志亮元帅草庵
南城门外书所见二首 其一
夜坐有感四首 其四
分司北道留别监宪五首 其三
连山县尹吉文曾玉辉没于寇,购得其妻高丽娘子及子燕京驴,为收骨 ...
夜坐有感四首 其二
浮云道院诗二十二首,并引 其十八
拟古七首 其七
寄士彦佥宪十绝 其三
早发阳城,疾赴军垒,风雪失路,因记其苦二首 其二
四月十三,书所见
野史口号碑四十四首 其六
寄士彦佥宪十绝 其六
题渊泉二首 其二
野史口号碑四十四首 其二十六
十二月,桃花盛开,有感赋之
寄雄州太守谭元凯
寄雄州监郡
五王并马图
野史口号碑四十四首 其三十二
次韵家西隐叔见寄
拟古七首 其二
寄友,为红巾破九江府
寄士彦佥宪十绝 其五
题刘养直南山书院三首 其三
秋山图
送邝将军元帅还郴古诗十首 其三
双陆
野史口号碑四十四首 其四十二
野史口号碑四十四首 其四十四
浮云道院诗二十二首,并引 其十二
韶州围城
浮云道院诗二十二首,并引 其二十
寄士彦佥宪十绝 其十
过高氏十里庄
有怀蒙泉都帅二首 其一
赵贞常以善斲琴遇知,琴成奏之,称旨,题其琴曰天历正音。国子监 ...
野史口号碑四十四首 其十四
雪罢,小立二首 其一
奉别瑞甫高掾郎还南台
浮云道院诗二十二首,并引 其五
题聂侯所藏美人图
野史口号碑四十四首 其三十三
题王棣诗卷后
孙锡种盆菊,列为河图
野史口号碑四十四首 其二十九
寄士彦佥宪十绝 其一
浮云道院诗二十二首,并引 其二
至正甲申岁,大饥,民多艰食,殍死者相望,盗贼扰扰。予亦缺食, ...
送邝将军元帅还郴古诗十首 其四
群公见和又答四首 其二
大通驿阻风
玉泉滔二首 其二
倪行简由伴读除江陵教授,谭玄之集贤掾除南雄经历。命既下,二公 ...
送谢仲宜归五羊
野史口号碑四十四首 其十
浮云道院诗二十二首,并引 其二十一
独酌三首 其一
渊明漉酒巾
官军破苏村,恶其与贼通。贼兵破白沙,恶民之不相随
家叔西隐结亭,额曰暖翠,赋诗见寄,次韵寄亭上
请君勿系驴
听琴图
夜宿何家寨,寨中止魏、于二姓,为婚姻
浮云道院诗二十二首,并引 其九
分司北道留别监宪五首 其五
野史口号碑四十四首 其四
试灯小酌,用前韵
野史口号碑四十四首 其十五
题应玚三入承明图
野史口号碑四十四首 其二十七
感怀三首 其二
秋晚溪上
题渊泉二首 其一
次舍侄尊谦韵三首 其一
野史口号碑四十四首 其十八
题罗斗明
拟古七首 其四
除日试笔
九日,置酒,与从事饮酣书事,示李子运
醉歌
浮云道院诗二十二首,并引 其六
浮云道院诗二十二首,并引 其三
题朝阳斋
仲宜以所植菊花见贻,以诗答之
岁除,水仙、梅、菊盛开,与鹏飞照磨饮于花间,赋之
过龙门
寄蒙君礼元帅,并书蒙泉二大字以贻之
游南华山
水仙花二首 其二
野史口号碑四十四首 其二十一
寄旧友张汉杰二首 其一
浮云道院诗二十二首,并引 其二十二
野史口号碑四十四首 其三十
月夜思家
分司北道留别监宪五首 其一
寄士彦佥宪十绝 其七
野史口号碑四十四首 其三十八
仙茅
野史口号碑四十四首 其三十一
度狼山
闻邻哭有感
题东城和尚旧所赠卷后
野史口号碑四十四首 其十二
寄黄州旧友四首 其一
题琴隐
寄监宪
子卿持节图
寄旧友张汉杰二首 其二
南城门外书所见二首 其二
寄蒙君礼元帅
拟古七首 其六
野史口号碑四十四首 其二十
送胡宗性归武宁二首 其二
题栗侯所藏牡丹菊图二首 其二
乡人杨用甫成家于彼,载酒相劝,因书
浮云道院诗二十二首,并引 其十七
次颜子中都事韵
答胡海翁、胡宗性重谒
野史口号碑四十四首 其二十八
勉学者
九月三日,龙虎台接驾,晚宿新店
题礼部尚书巎子山
闻新事
野史口号碑四十四首 其二十四
夜坐有感四首 其一
关武行
通太傅院使存初弓麓庵,善书能诗
题寄曹溪禅寺并东南山长老三首 其三
九日峡江舟中
群公见和又答四首 其一
大明殿观元旦朝仪
群公见和又答四首 其四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