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 :何绛
虎头日出尚曈昽,艓子齐开上大通。借问狂夫何处去,锦帆都趁五更风。
自河头入山 其七
黄泥湾下几重滩,滩水如雷去不还。怪得道傍长太息,红尘飞处是人间。
集南园五先生祠 其一
明月正当户,良朋共此时。昔人不可作,大雅鲜能追。
忽睹师中律,难观霸上儿。因君发长叹,流俗竟如斯。
入粤始祖
仙穜来自迟结子,开基岭表泽何深。须知亿万筹难尽,总在当年一片心。
感秋 其七
孙恪当年事出关,美人北去泪潸潸。凭君莫过舒州寺,恐献山僧碧玉环。
广州竹枝辞 其八
河南十五采菱女,相约踏歌踏早潮。木兰为楫沙棠桨,日出东方烟雾消。
送梁药亭北上 其二
京雒春寒重,狐裘着几层。想君骑赐马,还蹋柳边冰。
裁札存山友,笼诗费寺僧。恐相吟咏者,难得旧时朋。
宿胡大灵水斋
永夜何曾寐,寒灯共此情。语难随漏尽,心易向君倾。
古道今时少,斯人薄俗轻。由来称俊杰,不倚侠流名。
鼎湖客夜呈湛慈和尚
不梦亦不觉,山空月复清。谁能此山上,垂手月中行。
万虑已皆寂,一心安所生。何期方丈外,容听夜钟声。
西湖后曲 其一
木鹅城下是菱溪,溪水东流不贮泥。好趁明月齐打桨,苏公堤过又甘堤。
寿王克广
英雄豪杰自天生,座上兵书拥百城。家本琅琊为旧族,筵开玳瑁按新声。
全才文武推冰玉,盛世科名属弟兄。欲伴赤松犹有待,留侯当日已功成。
登叔浑侄祝山园林
山桥通断岸,树杪见高台。松子当窗落,渔歌渡海来。
烟霞藏洞壑,云物净氛埃。虽去嬴秦远,桃花未可栽。
点头石
獦獠幡非动,生公石点头。一时捏怪者,流毒在千秋。
孤山吊胡烈妇墓 其二
身随黄壤心何烈,冢葬青山骨亦香。却恨世间公道少,不将巾帼易冠裳。
送白大师入山 其二
问师何所适,乃在樵山阴。古寺千章木,閒云一片心。
折花惊晓蚁,出食下幽禽。日夕惟清梵,因风度远林。
饶平留别陈巩宁
山城一月绪如丝,杯酒临行强共持。却指林中霜叶别,相逢应在着花时。
送离大师入石洞
罗浮高万丈,缥缈在东方。云雪藏精舍,天人待法王。
饥餐林下菌,闲梦瀑边床。别去何消息,梅花闻处香。
吴门送契如竹仙两大师归粤
真僧本无著,何事只怀归。好是梅花路,犹堪放钵衣。
一心能自了,双锡任时飞。计日还山寺,庭前雪渐霏。
送迹删上人入西宁 其二
道为吾道非吾道,山是他山莫认真。若种桃花遮洞口,又来尘世避秦人。
哀明死事都督冲汉羽公 其一
裹疮阵战捍危城,国破为臣敢独生。怪得珠江江上水,至今犹作怒涛声。
送郑珠江太史还朝
榆树今朝见,秋风满海涯。故人贤太史,倚棹入京华。
江上一杯酒,盘中七月瓜。离筵殊朴略,谅我是田家。
何绛
何绛,顺庆(今四川南充市北)人。徽宗宣和间进士(清康熙《顺庆府志》卷四)。► 332篇诗文
广州竹枝辞 其四
横塘曲为泽远弟池园作 其四
访光公兰若
斗洞避暑伍道翼园林
寄电白广文家绘阁
自电白至海安 其二
珠崖杂咏 其二
吴仲书寄惠墨莲歌以答之
自电白至海安 其六
送查德尹还浙江
宿诃林写蕉轩呈白大师
自电白至海安 其八
送沈山隐将军出镇石龙 其三
朝云墓十首次孙西庵先生韵 其六
家二兄入罗浮余之循州承陈独漉珠江送别后却寄 其一
送詹仙舟计偕 其一
泰山无字碑
赣州晤郑珠江简讨即送之入都 其四
赣州晤郑珠江简讨即送之入都 其三
秋夜独坐有怀冈州诸子
寄敏上人
送梁药亭春州修志 其二
题湘江秋霁图 其一
惠阳竹枝辞 其一
送黎雨亭之惠阳时余将有琼州之行
孤山吊胡烈妇墓 其一
绘空轩
西湖后曲 其二
送魏之秦 其二
送林芳之敬臣叔侄归冠石山
元日黄鹤楼留别毛子霞
感秋 其八
寄岑金纪时客琼南 其二
宿离患大师禅房
送远斋和尚还翠微 其一
送江南杭简夫之肇庆 其二
横塘曲为泽远弟池园作 其七
自河头入山 其八
赠赛娥校书 其一
入罗浮住石洞作
虎丘中秋 其七
宿玉屏峰顶
送孟行弟北上 其二
哭林益金
朝云墓十首次孙西庵先生韵 其一
哭朱三质
送魏之秦 其三
访高望公村舍 其二
惠阳竹枝辞 其三
送叶文弟北上 其二
寄张超然 其三
江上酒楼口占送肇楚归冈州
竹榻
题湘江秋霁图 其四
赠少年李道士
送谭目衡游龙川 其二
送任山有归冈州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