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 :何绛
永夜何曾寐,寒灯共此情。语难随漏尽,心易向君倾。
古道今时少,斯人薄俗轻。由来称俊杰,不倚侠流名。
寿文昌林君卫 其二
奇甸西看是十洲,仙人来往几时休。閒从石上观鱼井,鱼我相忘对白头。
送魏之秦 其三
十载慕颜容,五日事离别。悲歌易水傍,心为今日须。
征马向人鸣,边风助哽咽。斯须不可留,顷刻为胡越。
何以赠远人,愿子慎交结。
都门病中除夕有感
疏钟急雪暗相和,漏尽其如不寐何。老至渐知贫境乐,病来方惜壮年过。
空斋入夜镫光减,寒梦还家岁晏多。寂寞床头唯药草,半冬憔悴帝城阿。
寄李素公
一首新诗寄所思,通衢无水鲤鱼迟。诗成自愧非奇丽,未敢劳君付雪儿。
寄岑金纪时客琼南 其二
花梨树底醉颜酡,嚼罢槟榔发浩歌。虽是六时惊巨浪,人间何处不风波。
朝云墓十首次孙西庵先生韵 其一
自今歧路各西东,事与浮云失故踪。已觉逝川伤别念,更来清镜促愁容。
星霜渐见侵华发,火影应难到洞宫。最是不堪回首处,隔江吹篴月明中。
任肇楚下第归冈州诗以寄之时重阳后一日 其三
黄菊花开满砌间,未妨杯酒醉离颜。閒心羡尔溪山好,又得三年放白鹇。
自河头入山 其一
宵烟未散笋舆行,花落东风尚有声。茅屋隔松蒸秫火,光和残月到天明。
登叔浑侄祝山园林
山桥通断岸,树杪见高台。松子当窗落,渔歌渡海来。
烟霞藏洞壑,云物净氛埃。虽去嬴秦远,桃花未可栽。
泰山无字碑
秦帝东封出奉符,天孙碑碣倚云孤。当年尚未经坑火,此日如何一字无。
访胡星卿 其二
茅屋虽不广,乃有琴与书。相别十馀载,今来正夏初。
令言畅我怀,竹风吹我裾。酌我以旨酒,荐以盘中鱼。
君歌我载和,我歌愧不如。但求声相应,岂必锱与铢。
广州竹枝辞 其二
月泉寺口月明时,一叠秋风一叠词。今夜思君不得见,坐看孤月上高枝。
朝云墓十首次孙西庵先生韵 其七
满湖青草雁声春,摘尽庭兰不见君。唯对松筠听刻漏,欲书花叶寄朝云。
窗残更夜人何处,树蘸芜香鹤共闻。无复绮罗歌白日,青丝宝髻石榴裙。
虎丘中秋 其七
千人石上可怜秋,曾得君王永夜游。最喜碧桐三五树,不栽宫里省生愁。
粤台新柳 其四
婀娜新枝舞细腰,多连山口任风飘。期君莫恃为樊圃,脆软由来是柳条。
珠崖杂咏 其二
箬笠青裙一八姩,丹唇墨齿尽堪怜。外人不谙蛮言语,祇见槟榔满口边。
秋夜独坐有怀冈州诸子
独坐幽窗里,虫声响不休。草光清露下,月淡素云流。
心绪摇长夜,灯花对小楼。朋侪隔秋水,书札若为投。
送白大师入山 其二
问师何所适,乃在樵山阴。古寺千章木,閒云一片心。
折花惊晓蚁,出食下幽禽。日夕惟清梵,因风度远林。
宿胡大灵水斋
珠崖杂咏 其四
花梨树底结重阴,野鹿千头榛莽深。木客刳将沉水去,猩猩群坐语幽林。
何绛
何绛,顺庆(今四川南充市北)人。徽宗宣和间进士(清康熙《顺庆府志》卷四)。► 332篇诗文
石浪园 其二
入罗浮住石洞作
广州竹枝辞 其八
朝云墓十首次孙西庵先生韵 其十
古歌 其二
广州元夜歌 其九
赠美中侍者
送谭目衡游龙川 其二
赠禅起上人
淀心亭
自电白至海安 其二
自河头入山 其七
寿月涛上人 其一
送一株上人访海丰姚明府 其一
寄陶握山 其三
寄潘亦庶兼柬金纪时同客琼州
子夜曲 其三
江上寄陶苦子 其二
横塘曲为泽远弟池园作 其五
寿黄母郭太君
入粤始祖
赠洞玄上人 其一
寿王克广
孤山吊胡烈妇墓 其一
赠桃溪主人新宠 其二
送梁药亭北上 其二
访高望公村舍 其二
西湖后曲 其七
十四夜西湖歌
自河头入山 其二
元日黄鹤楼留别毛子霞
寄陶握山 其一
鼎湖客夜呈湛慈和尚
留别超上人
送江南杭简夫之肇庆 其一
寄会同广文吴惠远 其一
送魏之秦 其二
西湖曲 其一
哀明死事都督冲汉羽公 其三
自电白至海安 其七
华山访徐昭法
虎丘中秋 其一
广州元夜歌 其一
饶平留别陈巩宁
汉上寄别毛子霞
续奁 其一
赠桃溪主人新宠 其一
江上寄陶苦子 其三
过那乌
送叶文弟北上 其二
出宿江门寄别任肇楚
自电白至海安 其五
合江楼前走笔送刘鳌石还广州即有太原之行
癸未始秋得丹霞愿来大师书并惠木樨饯作此答之 其一
张超然蓝公漪将归八闽维舟合江同余访卫立组广文阻雨留饮斋中霁后 ...
感秋 其五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