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 :何绛
裹疮阵战捍危城,国破为臣敢独生。怪得珠江江上水,至今犹作怒涛声。
出都谣八章
鞭马射狐,狐入地呼。天高不闻,老狐别雏。
走兔不死,得见天子。飞鸟一群,壮士如云。
熟黍熟黍,缘无雀鼠。雀鼠之无,实赖天子。
离京十里,车声未已。一耳十环,官人之婢。
斩竹断木,不避民屋。青纹刺面,云是官仆。
易水漫漫,冰犹未泮。拙矣荆卿,一去不返。
下上高原,昭君之村。九原可作,庶释涕痕。
地动殃民,除税七分。身死为砾,无由报君。
集南园五先生祠 其一
明月正当户,良朋共此时。昔人不可作,大雅鲜能追。
忽睹师中律,难观霸上儿。因君发长叹,流俗竟如斯。
题湘江秋霁图 其一
湘山重叠倚天开,湘水悠悠去不回。一自屈平吟泽畔,千年无复有人来。
西畴春望 其二
寥寥天地外,知己岂无人。对此閒田里,殊惭怀土身。
农夫分五谷,鸟语乱三春。俯仰诚难问,年华空复新。
江上酒楼口占送肇楚归冈州
江树萧萧送客秋,片帆斜日下冈州。今宵只是前宵月,管尔清光不上楼。
送任山有归冈州
弹琴送归客,草草不成音。相见虽非远,终伤离别心。
鸟鸣朝树里,人立去帆阴。何以为今夕,閒庭月正深。
送迹删上人入西宁 其二
道为吾道非吾道,山是他山莫认真。若种桃花遮洞口,又来尘世避秦人。
石浪园 其二
路尽双桥接,楼台倚岸偏。千头梅子树,几片素馨田。
石涧归潮涨,林花带露鲜。板舆时奉母,泛览薄凉天。
任肇楚下第归冈州诗以寄之时重阳后一日 其二
郑老琵琶去不回,赖君指拨六幺来。世人自是知音少,君自弹君大小雷。
自河头入山 其八
春草斜侵石路微,春花如锦木芽肥。鹧鸪本是南翔鸟,每向车前傍我飞。
惠阳竹枝辞 其五
床下别郎何草草,欲送郎行怕兄嫂。自从郎渡合江头,侬鞋不踏门前道。
感秋 其六
朝汉台成千载馀,苍苍松柏绕阶除。蛮夷长老知天命,陆贾南来一纸书。
独坐柬罗颢甫胡大灵 其二
明月照衣带,松风吹我怀。何必饮美酒,兹事亦殊佳。
纷纷复纷纷,多恐与吾乖。
赠美中侍者
袈裟着破尚童年,文雅风流是皎然。浮念尽销金磬外,沉香自爇寺兰边。
山云遮寺宜裁服,溪水当门好悟禅。大笑一身六千里,久同师谢世间缘。
重过光半大师兰若
为爱精蓝僻,崎岖入碧峰。客堂人少到,云影自重重。
雨过溪声长,林昏露气浓。山深鸟亦静,閒立路边松。
感秋 其五
伪汉花田一望秋,素馨栽罢美人愁。阎罗法密民犹在,百粤王孙几姓刘。
琼南杂咏 其二
穷溟无复雁南翔,腊月家家插稻秧。椰斝静倾粘实酒,梅花白映菊花黄。
自电白至海安 其十
双溪直下水迢迢,又逐东风过小桥。见有雁飞犹未海,望无山处渐闻潮。
登海潮岩
岧峣石室倚沧溟,渐上秋山兴渐增。峭壁倒悬梯两道,小窗斜见浪千层。
人踪绝处逢猴酒,鸟道通时接禹藤。最喜徵徭犹未到,杖藜閒日不妨登。
自电白至海安 其三
黄茅障里树苍苍,问禁先须自入乡。何事村中人尽道,狐狸休惮畏豺狼。
何绛
何绛,顺庆(今四川南充市北)人。徽宗宣和间进士(清康熙《顺庆府志》卷四)。► 332篇诗文
自河头入山 其五
送李方水掌教临皋 其四
广州元夜歌 其一
广州元夜歌 其八
广州竹枝辞 其三
广州竹枝辞 其二
朝云墓十首次孙西庵先生韵 其七
广州竹枝辞 其一
西湖后曲 其四
广州竹枝辞 其四
潘子登以诗扇见赠赋此答之
留别林君卫 其二
十八夜多异精舍与超有上人坐月
集古诗附无题
古歌 其一
送岑霍山客游江南
宿胡大灵水斋
送岑圣眉北上 其二
宿玉屏峰顶
寄懿士侄时馆罗浮之梅花村此余时在海南诗也
西湖后曲 其二
哭林益金
赠少年李道士
挽杨烈妇二章
题湘江秋霁图 其四
独坐柬罗颢甫胡大灵 其一
赣州晤郑珠江简讨即送之入都 其四
寄寿李慧庵
寄容廷恂 其二
送魏之秦 其二
送詹仙舟计偕 其一
送江南杭简夫之肇庆 其一
哀明死事都督冲汉羽公 其一
粤台新柳 其六
宿滋广上人五山精舍
出宿江门寄别任肇楚
广州竹枝辞 其五
过知淡叔茅亭
仙湖客舍同野望雨望两侄赋
寿崔母李太君 其一
重游雷峰寺
粤台新柳 其五
访胡星卿 其二
寄会同广文吴惠远 其一
西湖后曲 其一
送沈山隐将军出镇石龙 其三
大通访迹删和尚 其一
寿王克广
孤山吊胡烈妇墓 其二
江门会葬家节生职方
赠赛娥校书 其一
子夜曲 其三
涧上访徐昭法
赠李少君 其一
自电白至海安 其七
送叶文弟北上 其一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